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③,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g,淳厚。③谯周:人名。
12.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躬:亲自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改变
C.齐桓得管仲而霸霸:称霸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疾:疾病
13.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烝烝之性,遂以成疾密以祖母年高
B.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之二虫又何知!
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吾尝终日而思矣
D.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今君乃亡赵走燕
14.小题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他想调回内地,朝廷也不加干涉,于是就去汉中做了太守,从此因失宠心怀怨恨。
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兑现了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承诺。
15.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
译文: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译文: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10分)(1)臣小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行1分;零丁1分;成立1分;大意2分)
(2)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白”1分;“书”1分;“弗之劾”宾语前置1分;大意2分)
解析

小题1:疾,憎恨,厌恶
小题2:A“以”,介词,因为;B“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动词/这,此;C“而”转折连词,但是/表修饰;D于是,就/却,竟然
小题3:“他想调回内地,朝廷也不加干涉,于是就去汉中做了太守,从此因失宠心怀怨恨。”错
小题4:无
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他另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文学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就上奏章说:臣子李密陈言:臣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落福分微薄……
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的名声,不是徒有虚名。”于是就停止召见他。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再一次征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候,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魏,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细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自己相匹敌,因此说话细碎。”张华认为他的话对。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县县令,却憎恨一个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到汉中担任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万分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人们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权势的朝臣做依靠,不如回家种田。在上清清楚楚,这话怎么能这么说。”武帝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人也。少失父,佣赁以养母,以孝闻于乡里。年十六,乡人蔡道斑为湖阳戍主,道斑攻蛮锡城,反为蛮所困,道根救之。匹马转战,***伤甚多,道斑以免,由是知名。
齐建武末,魏主拓跋宏寇没南阳等五郡,明帝遣太尉陈显达率众复争之。道根与乡里人士以牛酒候军,因说显达曰:“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显达不听,道根犹以私属从军。及显达败,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
永元中,以母丧还家。闻高祖起义师,乃谓所亲曰:“金革夺礼,古人不避,扬名后世,岂非孝乎?时不可失,吾其行矣。”率乡人子弟胜兵者,悉归高祖。
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魏人见意闲,且战又不利,因退走。
豫州刺史韦睿围合肥,克之。六年,魏攻钟离,高祖复召睿救之,道根率众三千为睿前驱。至徐州,建计据邵阳洲,筑垒掘堑,以逼魏城。道根能走马步地,计马足以赋功,城隍立办。及淮水长,道根乘战舰,攻断魏连桥数百丈,魏军败绩。
道根性谨厚,为将能检御部曲,所过村陌,将士不敢掳掠。每所征伐,终不言功。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喻曰:“明主自鉴功之多少,吾将何事。”高祖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曰:“此人口不论勋。”处州郡,和理清静,为部下所怀。在朝廷,虽贵显而性俭约,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入室则萧然如素士之贫贱者。
十六年,都督豫州诸军事。将行,高祖引朝臣宴别道根于武德殿,召工视道根,使图其形像。豫部重得道根,人皆喜悦。高祖每称曰:“冯道根所在,能使朝廷不复忆有一洲。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十二》,有删节)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主拓跋宏寇没南阳等五郡   寇:攻占
B.召工视道根,使图其形像     图:图画
C.道根能走马步地  步:丈量
D.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喻曰   喻:解释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乡人蔡盗斑为湖阳戍主      ②何故不怀瑾握玉,而自令见放为
B.①因说显达曰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C.①率乡人子弟胜兵者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①出与魏军战                ②竖子不足与谋
小题3. 下列句中能表现冯道根“谨厚“的一项是( )
①少失父,佣赁以养母   ②为将能检御部曲  ③所过村陌,将士不敢掳掠  ④每所征伐,终不言功   ⑤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  ⑥豫部重得道根,人皆喜悦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
A.冯道根幼年丧父,靠给别人打工挣钱养母,所以在当地以孝出名。乡人蔡道斑任湖阳戍主时,攻打蛮锡城,没有想到反被蛮人围困,是道根救了他,由此道根更为出名。
B.建武末年,魏帝拓跋宏攻占南阳等五郡,太尉陈显达受皇命率军与之作战,冯道根与乡人用牛肉和酒迎接陈军,大力支援,故陈军大胜,又收复了失地。
C.魏军攻打钟离,高祖下诏让韦睿解救钟离,冯道根率三千兵士充当韦睿的前军参与作战,到达徐州后,计划占据邵阳洲,并身先士卒,积极备战,终于在淮河水涨时击败魏军。
D.冯道根性格谨慎敦厚,做将领能够驾驭士卒,从村边小道走过,将领士卒不敢掳掠。每征伐一地,始终不谈及自己的功劳,高祖知道后,赞扬他不贪功。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
                                                                                  
(2)在朝廷,虽贵显而性俭约,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入室则萧然如素士之贫贱者。
                                                                                        
(3)高祖每称曰:“冯道根所在,能使朝廷不复忆有一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注】(术:方法。客光,细小的缝隙。③不盈科不行:不流满坑洼就不会向前流淌。④成章:通晓文理,精熟所学。⑤达:通达。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j
A.孟子认为,看过大海的人,就会觉得江、河等难以称得上是水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世间的其他言论吸引了。
B.孟子提醒为学之人,要学习大海的波澜壮阔;不能事无大小,巨细无遗,像日月之光那样连细小的缝隙都要照到。   
C.孟子以流水“不盈科不行”为喻,说明为学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只有学识积累到一疋程度,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和境界。
D孟子认为君子有志于道,要先通晓文理,精熟所学,透彻地体悟圣人思想,才能够登上顶峰,达到高远的境界。  
(2)从文中来看,孟子通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篇》)
(1).孔子在这则材料中谈到——- 与 ——-的关系,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尚气节,读书务明理以致用,不苟事言说。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迁淮西。会例革南士,就为吏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以岁月及格,授庐州录事判官。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以廉能称。
历建德县尹,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绍兴路总管王克敬,以计口食盐不便,尝言于行省,未报。而克敬为转运使,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沮之者以为有成籍不可改,艮毅然曰:“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且浙右之郡,商贾辐辏,未尝以口计也。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于是议岁减绍兴食盐五千六百引。寻有复排前议者,艮欲辞职去,丞相闻之,亟遣留艮,而议遂定。
迁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绍兴之官粮入海运者十万石,城距海十八里,岁令有司拘民船以备短送,吏胥得并缘以虐民。及至海次,主运者又不即受,有折缺之患。艮执言曰:“运户既有官赋之直,何复为是纷纷也!”乃责运户自载粮入运船。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移文往返,连数岁不绝,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运户乃免于破家。
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吉之安福有小吏,诬民欺隐诡寄田租九千余石,初止八家,前后数十年,株连至千家,行省数遣官按问,吏已伏其虚诳,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复勒其民报合征粮六百余石,宪司援诏条革去,终莫能止。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行省用艮言,悉蠲之。艮在任岁余,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卒年七十一。
(选自《元史·良吏传》)
小题1.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苟事言说        苟:随便
B.以岁月及格        及格:到了期限
C.运户既有官赋之直  直:通“值”,费用
D.准宪司所拟可也    准:准备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尝言于行省/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丞相闻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小题3. 下列各句都表现王艮为百姓着想的一项是(  )
①以计口食盐不便,尝言于行省。
②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
③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
④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
⑤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
⑥行省用艮言,悉蠲之。
A.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艮崇尚气节,为官时因为廉洁能干而被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
B.王艮在任两淮转运盐使司经历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免除了加在当地百姓头上的不当盐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C.调任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王艮在没有得到批复的情况下,果断地下令免除了许多运户的钱粮,使他们免于***。
D.在做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王艮建议把向安福百姓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得到了上级的支持。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3分)
(2)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3分)
(3)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每题3分)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内,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画竹一枝,直白金一锭,然人多以馈遗得之。昶,字仲昭,永乐十三年进士,后改庶吉士,历官太常寺卿。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其后,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益见昶所画竹石,亦遂不复画竹。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②氍毹(qú shū):一种毯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写:摹画。
B.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期:约定。
C.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颔:点头。
D.昶……同以文名,同善画竹               名:闻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绂始为作画                      B.昆山夏昶者……亚于绂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D.然人多以馈遗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绂“高介绝俗”的一组是 (  )
①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②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③虽豪贵人勿顾也             ④明旦访其人赠之
⑤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⑥绂颔之而已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能做工,而且会唱歌和作诗,还爱好读书,“写山木竹石”,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藏的书来换,王绂才给他作画。
D.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夏昶见到张益的《石渠阁赋》后,就不再作赋了;张益见到夏昶画的竹石后,也从此不再画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