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注】(术:方法。客光,细小的缝隙。③不盈科不行:不流满坑洼就不会向前流淌。④成章:通晓文理,精熟所学。⑤达:通达。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j
A.孟子认为,看过大海的人,就会觉得江、河等难以称得上是水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世间的其他言论吸引了。
B.孟子提醒为学之人,要学习大海的波澜壮阔;不能事无大小,巨细无遗,像日月之光那样连细小的缝隙都要照到。   
C.孟子以流水“不盈科不行”为喻,说明为学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只有学识积累到一疋程度,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和境界。
D孟子认为君子有志于道,要先通晓文理,精熟所学,透彻地体悟圣人思想,才能够登上顶峰,达到高远的境界。  
(2)从文中来看,孟子通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答:                                                                   
答案

(1)B
(2)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1分)孟
子通过这一事例,说明达到较高的水准和境界,眼界自然就开阔了;(1分)为学之人立志
要高远,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准和境界(1分)。
解析
(1) 孟子以观水和日月之光为喻,指出学习必须具备观大海、观日月的眼光,
由波澜可以想见大海之深广;由缝隙中的光可以想见日、月之本体。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篇》)
(1).孔子在这则材料中谈到——- 与 ——-的关系,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尚气节,读书务明理以致用,不苟事言说。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迁淮西。会例革南士,就为吏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以岁月及格,授庐州录事判官。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以廉能称。
历建德县尹,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绍兴路总管王克敬,以计口食盐不便,尝言于行省,未报。而克敬为转运使,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沮之者以为有成籍不可改,艮毅然曰:“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且浙右之郡,商贾辐辏,未尝以口计也。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于是议岁减绍兴食盐五千六百引。寻有复排前议者,艮欲辞职去,丞相闻之,亟遣留艮,而议遂定。
迁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绍兴之官粮入海运者十万石,城距海十八里,岁令有司拘民船以备短送,吏胥得并缘以虐民。及至海次,主运者又不即受,有折缺之患。艮执言曰:“运户既有官赋之直,何复为是纷纷也!”乃责运户自载粮入运船。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移文往返,连数岁不绝,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运户乃免于破家。
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吉之安福有小吏,诬民欺隐诡寄田租九千余石,初止八家,前后数十年,株连至千家,行省数遣官按问,吏已伏其虚诳,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复勒其民报合征粮六百余石,宪司援诏条革去,终莫能止。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行省用艮言,悉蠲之。艮在任岁余,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卒年七十一。
(选自《元史·良吏传》)
小题1.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苟事言说        苟:随便
B.以岁月及格        及格:到了期限
C.运户既有官赋之直  直:通“值”,费用
D.准宪司所拟可也    准:准备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尝言于行省/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丞相闻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小题3. 下列各句都表现王艮为百姓着想的一项是(  )
①以计口食盐不便,尝言于行省。
②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
③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
④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
⑤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
⑥行省用艮言,悉蠲之。
A.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艮崇尚气节,为官时因为廉洁能干而被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
B.王艮在任两淮转运盐使司经历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免除了加在当地百姓头上的不当盐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C.调任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王艮在没有得到批复的情况下,果断地下令免除了许多运户的钱粮,使他们免于***。
D.在做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王艮建议把向安福百姓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得到了上级的支持。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3分)
(2)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3分)
(3)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每题3分)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内,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画竹一枝,直白金一锭,然人多以馈遗得之。昶,字仲昭,永乐十三年进士,后改庶吉士,历官太常寺卿。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其后,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益见昶所画竹石,亦遂不复画竹。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②氍毹(qú shū):一种毯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写:摹画。
B.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期:约定。
C.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颔:点头。
D.昶……同以文名,同善画竹               名:闻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绂始为作画                      B.昆山夏昶者……亚于绂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D.然人多以馈遗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绂“高介绝俗”的一组是 (  )
①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②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③虽豪贵人勿顾也             ④明旦访其人赠之
⑤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⑥绂颔之而已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能做工,而且会唱歌和作诗,还爱好读书,“写山木竹石”,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藏的书来换,王绂才给他作画。
D.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夏昶见到张益的《石渠阁赋》后,就不再作赋了;张益见到夏昶画的竹石后,也从此不再画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首饰
[清]李渔
珠翠宝玉,妇人饰发之具也,然增娇益媚者以此,损娇掩媚者亦以此。所谓增娇益媚者,或是面容欠白,或是发色带黄,有此等奇珍异宝覆于其上,则光芒四射,能令肌发改观,墨。墨垄±当而山灵,珠藏于泽而泽媚同一理也。
若使肌白发黑之佳人满头翡翠,环鬓金珠,但见金而不见人,犹之花藏叶底,月在云中,是尽可出头露面之人,而故作藏头盖面之事。巨眼者①见之,犹能略迹求真,谓其叁亘当丕些些!使去粉饰而全露天真,还不知如何妩媚;使遇皮相之流。,止谈妆饰之离奇,不及姿鸯窈窕,毒以人饰珠翠宝玉,非以珠翠宝玉饰人也。
故女人一生,戴珠项翠之事,止可一月,万勿多时。所谓一月者,自作新妇于归之日始,至满月卸妆之日止。只此一月,亦是无可奈何。父母置办一场,翁姑婚娶一次,!E些.垫些壅堡!丕墨以慰其心。过此以往,则当去桎梏而谢羁囚,终身不修苦行矣。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此二物者,则不可不求精善。富贵之家,无论多设金玉犀贝之属,各存其制,屡变其形,或数日一更,或一日一更,皆未尝不可。贫贱之家,力不能办金玉者,宁用骨角,勿用铜锡。骨角耐现,制之佳者,与犀贝无异,铜锡非止不雅,且能损发。
(节选自《闲情偶记•声容部•治服第三》)
[注]①巨眼者:指见识高、鉴别能力强的人。②皮相之流:只从外表上看,不深入了解的人。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增娇益媚者以此     益:更加
B.是以人饰珠翠宝玉     是:这
C.自作新妇于归之日始   归:女子出嫁
D.则当去桎梏而谢羁囚   谢:去掉
5.下面四组句子,分别表明①“增娇益媚”和②“损娇掩媚”的一组是(3分) 
A.①玉蕴于山而山灵   ②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B.①珠藏于泽而泽媚   ②肌白发黑之佳人满头翡翠
C.①花藏叶底         ②使去粉饰而全露天真
D.①月在云中         ②去桎梏而谢羁囚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谈论首饰的小品文,其中心观点是“女子一生,戴珠顶翠之事,止可一月,万勿多时”。
B.在作者看来,只有长相不足的妇人才应该佩戴首饰,而天生丽质的美人是不需要首饰的,戴了也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
C.作者认为,首饰以金银翡翠为最佳,其次是犀角和珍珠,再次是牛角与兽骨,最差的则是铜和锡做的簪子和耳环。
D.本文以首饰为例,运用比喻、对比手法,含蓄地说明人应当心存本真,适当地修饰自我,切不可附庸风雅,弄巧成拙。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玉蕴于山而山灵,珠藏于泽而泽媚同一理也。(4分)
译文:                                                                      
(2)犹能略迹求真,谓其美丽当不止此。(3分)
译文:                                                                           
(3)非此艳妆盛饰,不足以慰其心。(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昊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一带。’(参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③会曰: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孕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厉清节     厉:通“砺”,磨炼        B.滂执公仪诣蕃   执:捉拿,拘捕
C.请署功曹     署:代理,暂任            D.滂死则祸塞      塞:消弭,平息
⒍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3分)
①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②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③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④滂在职,严整疾恶
⑤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⑥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⒎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自己如存有私心,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而且曾在休息时候拒绝召见为乡人所不齿的外甥。
D.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⒏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3分)
②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4分)
③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