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张   元张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也。祖成,假平阳郡守。父延俊,仕州郡,累为功曹主簿。并以纯至为乡里所推。元性谦谨,有孝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张   元
张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也。祖成,假平阳郡守。父延俊,仕州郡,累为功曹主簿。并以纯至为乡里所推。
元性谦谨,有孝行,微涉经史,然精释典。年六岁,其祖以其夏中势,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日:“衣以盖形,为覆其亵。元不能亵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
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及元年十六,其祖丧明三年。元恒忧泣,昼夜读佛经,礼拜以祈福祜。后读《药师经》,见“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然七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行道。每言:“天人师乎!元为孙不孝,使祖丧明。今以灯光普施法界,愿祖目见明,元求代暗。”如此经七日,其夜梦见一老翁,以金鎞疗其祖目,于梦中喜跃,遂即惊觉。乃遍告家人。三日,祖目果明。
其后,祖卧疾再周,元恒随祖所食多少,衣冠不解,旦夕扶侍。及祖没,号踊绝而后苏。随其父,水浆不入口三日。乡里咸叹异之。县博士杨轨等二百余人上其状,有诏表其门闾。
(《北史·列传七十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莫不重其性命        B.今为人所弃而死
C.昼夜读佛经          D.县博士杨轨等二百余人上其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今以灯光普施法界       ②以金鎞疗其祖目
B.①乃以杖击其头           ②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面去
C.①祖异而舍之             ②诸小儿竞取而食之
D.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其祖丧明三年.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祖父)谓其贪戏               B.(张元)将欲更弃之
C.(张元)号踊绝而后苏           D.(老翁)以金媲疗其祖目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涉经史,然精释典。
②将欲更弃之。
③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④其后,祖卧疾再周。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元讲孝道的一组是    (    )
①元不能亵露其体于白日之下      ②元恒忧泣,昼夜读佛经
③愿祖目见明,元求代暗          ④衣冠不解,旦夕扶侍
⑤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张元小时贪玩,一年夏天,因为中午炎热,他的祖父想把他放到井中沐浴,张元却坚决不肯听从。还说,“我不能把身体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B.张元小时候就与一般孩子不同,邻居家的杏子落在他家园中,张元拾到后,就送还给杏树的主人,而其他的小孩拾到后却自己享用。
C.张元快成年时,祖父已经失明三年,张元一直忧愁哭泣,每天早晚诵读佛经,做礼拜,以祈求神灵降福给自己的祖父。
D.张元的祖父卧病时,张元随祖父的饭量大小进食,日夜服侍在祖父身旁。祖父死后,张元悲号气绝,与他父亲一样,三天水汤不进,邻里们都感叹不已。
答案
1.D。古代的“博士”与现代的“博士”内涵不同。2.C。A介词,表方式,相当于“用”。B副词,相当于“就"。C①代词,指张元;②代词,指杏。D代词,他的,指张元的。3.B。省略的是“叔父”,而不是张元。4.①稍稍涉猎经史,但是却精通佛家经典。②抓起狗仔想再次扔掉它。③如果被人丢弃而死,那就不符合道义了。④后来,他祖父卧床生病两年。5.B。①表现其讲礼仪⑤表现其仁爱之心。6.A。“张元小时贪玩”文中没有根据,属无中生有。
解析
[译文]张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祖父张成,代理平原郡太守。父亲张延俊,在州郡做官。逐步升迁为功曹主簿,都因非常纯朴而受到乡邻的推崇。
张元生性谦虚谨慎,孝顺父母,只稍稍涉猎经史,却精通佛家经典。六岁那年,他的祖父因为夏天中午炎热,想把张元放到井中沐浴。张元却怎么也不肯听从。祖父说他贪玩,就用手杖敲打他的头说:“你为什么不肯洗浴?”张元回答说:“衣服是用来遮盖形体的,是为了覆盖隐秘之处的,我不能随便把身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祖父感到惊异就放了他。
南边的邻居有两棵杏树,杏子熟后有许多落在张元家园中。其他许多小孩争着拣杏子吃,张元拣到杏子,就送还给杏树的主人。村头小路上有一只被人丢弃的狗仔,张元就把它拣回家豢养。他的叔父愤怒地说:“养这个东西干什么?”抓起狗仔想再次把它扔掉。张元回答说:“凡是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重视它们生命的。如果是上天所生,上天所灭,那是自然的法则,如果被人丢弃而死,那就不符合道义了;如果看见了而不收养,那就是没有仁爱之心。因此我才把它捡回来喂养。”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准许他喂养。不久,就有一条母狗衔着一只死野兔放到张元面前,然后走开。张元十六岁时,他的祖父已经失明三年了。张元一直忧愁哭泣,昼夜诵读佛经,做礼拜以祈求神灵降福。后来他诵读《药师经》,有“盲人得以复明”的话,就请来七个僧人,点燃七只灯,七天七夜诵《药师经》,做道场。每个人都说:“天人师啊,张元作为孙子不孝顺,使祖父失明,如今用灯光普照法界,希望祖父的眼睛能够见到光明,张元请求代替祖父失明。”像这样作了七天道场,张元夜里梦见一个老翁,用金鎞治疗祖父的眼睛。梦中他欢喜跳跃,于是就惊醒了,张元就把梦中的情景告诉家里人,过了三天,祖父的眼睛果然复明了。
后来,祖父卧病两年,张元随祖父的饭量大小进食,不脱衣帽,早晚服侍。祖父死后,张元悲号气绝而后复苏。同他的父亲一样,三天滴水未进,邻里都感叹不已,认为张元很奇异。县里的博士杨轨等二百多人把张元的事情上报,皇上下诏令表彰其家族。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张   元张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也。祖成,假平阳郡守。父延俊,仕州郡,累为功曹主簿。并以纯至为乡里所推。元性谦谨,有孝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刘   宽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日:“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日:“臣不敢醉,但任重贵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日:“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日:“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里服其不校            校:计较。
B.灾异或见,引躬克责      躬:自身。
C.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化:风俗人心的变化。
D.其性度如此              度:推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故吾惧其死也           ②昔其用武而不终也
B.①认者得牛而还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     ②而从六国破亡之言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宽尝于坐被酒睡状。
④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
4.“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B.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道歉呢?
C.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容易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D.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刘宽行为宽厚仁慈的一组是:    (  )
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④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⑤宽须臾遣人视奴                      ⑥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日:“羹烂汝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宽为人宽厚,他不仅没有责罚那个失牛的人,反而加以宽慰,这使得他在州里赢得了声誉。
B.刘宽历任郡守,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整治百姓。属吏有错,他只是象征性地施刑以示;羞辱,从不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则归功于下属。
C.刘宽以德为政。他巡视属县时,对老年人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
D.刘宽性情温和慈爱。夫人在早晨会客时让侍女故意以肉汤污其官服以试其会不会发   怒,但刘宽不但神情自若,反而关心侍女烫伤了没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一6题。
梅尧臣
梅尧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读学士询从子也。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荫为河南主薄,钱惟演留西京,特磋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唱。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尧臣益刻厉,精思苦学,由是知名于时。宋兴,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盖少也。尝语人日:“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也。”世以为知言。历德兴县令,知建德、襄城县,监湖州税,签书忠武、镇安判官,监永丰仓。大臣屡荐宜馆阁,受召,赐进士出身。
宝元、嘉祜中仁宗有事郊庙,尧臣预祭,辄献歌诗,又尝上书言兵。注《孙子》十三篇,撰《唐载记》二十六卷、《毛诗小传》二十卷、《宛陵集》四十卷。尧臣家贫,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善谈笑,与物无忤,恢嘲刺讥托于诗,晚益工。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织文乃尧臣诗也,名重于时如此。
(《宋史·列传二0二》)
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侍读学士询从子也从子:侄子。
B.以深远古淡为意 古淡:质朴淡泊。
C.以为知言   知:知己。
D.尧臣益刻厉   益:更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由是知名于时       ②名重于时如此
B.①间出奇巧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①用询荫为河南主簿    ②广用骑射***首虏多,为汉中郎
D.①凡诗,意新语工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3.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初未为人所知。           ②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
③欧阳修与为诗友。         ④其织文乃尧臣诗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后为至也。
②大臣屡荐宜在馆阁。
③贤士大夫多从之游。
④恢嘲刺讥托于诗。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梅尧臣“诗才”的一组是    (    )
①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            ②用询荫为河南主簿
③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        ④世以为知言
⑤宝元、嘉祜中仁宗有事郊庙,尧臣预祭,辄献歌诗
⑥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梅尧臣是宣州宣城人,他特别擅长写诗。他的诗,追求一种深远质朴淡泊的意境,并常   于平淡中.显现出匠心独运的功力,可惜起初还不被人赏识。
B.后来,梅尧臣做了河南主簿,与名人钱惟演成为忘年之交,又与欧阳修结为诗友,在这   些名人的支持下,他终于在宋代文坛上一下子出了名。
C.梅尧臣曾在德兴、建德、襄城任职,并先后担任过几任地方官。大臣们多次举荐梅尧臣 担任馆阁之职,因而他受到皇帝的召试,并被赐进士出身。
D.梅尧臣喜欢饮酒,名贤及士大夫与之交往甚密,并常常带着酒到其家共享。梅尧臣十分   健谈,且无所畏惧,嬉笑怒骂之情皆寄寓于诗中,晚年尤其如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海   瑞
海瑞,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日:“昨闻海瑞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日:“囊胡公按部,令所过无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隆庆元年,徐阶为齐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客,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鹰犬,博噬兽类,其罪又浮于高拱。”人韪其言。
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自免去。有势家朱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瑞锐意兴革,请竣昊淞、白峁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扶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货。下令飙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乡以避。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怒颇兴。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勤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年半岁。小民闻瑞去,号泣载道,家绘像寺祀之。
(《明史·海瑞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署南平教谕                署:代理,暂任。
B.令老仆艺蔬自给            艺:种植。
C.发橐金数千                发:发放。
D.素疾大户兼并              疾:憎恨,厌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曩胡公按部          按部:巡查部属。
B.布袍脱粟           脱粟:糙米。
C.墨者白免去         墨者:贪官。
D.中人监织造者        中人:才德一般的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徐阶为齐康所劾             ②为减舆从
③豪有力者至窜他乡以避       ④以右昼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足多者。
②人韪其言。
③闻瑞至,黝之。
④按问其家无少贷。
5.以下八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海瑞为官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  )
①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发橐金数千,纳之库
③康乃甘心鹰犬,博噬兽类,其罪又浮于高拱   ④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⑤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⑥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
⑦又裁节邮传冗费                          ⑧小民闻瑞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
A.①③⑦⑧    B.②④⑤⑥
C.①④⑥⑧    D.②③⑤⑦
6.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海瑞为官生活俭朴,就连替母亲祝寿也极为俭省。
B.海瑞认为,徐阶在任职期间虽有失误,但忧勤国事,仍有值得称赞之处。
C.海瑞巡抚应天十府时,下属官员十分怕他,有的甚至自动辞职,有势之家有的黝门,有的远避他乡。
D.海瑞摧豪强,扶穷弱,因而受到小民的欢迎;裁节冗费,不让供顿,为此遭到士大夫的怨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卓 茂
卓茂字予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日:“子亡马几何时?”对日:“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日:“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日:“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遭之乎?”人日:“往遗之耳。”茂日:“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日:“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秉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阃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日:“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日:“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后汉书·卓茂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希望。
B.后以儒术举为侍郎      举:推举。
C.茂辟左右问之日        辟:躲避。
D.岁时遗之,礼也        遗:馈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亭长为从汝求乎?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②精思附会,十年乃成
C.①默解与之,挽车而去      ②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D.①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      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B.律设大法,礼顺人情
C.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D.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遗之而受,何故言邪?
②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③苟如此,律何故禁之?
④以律治汝,何所措手足乎?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    )
①举为侍郎,给事黄门。             ②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
⑤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    ⑥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解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了丢失的马,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
B.卓茂担任密令时,有人告发部下一位亭长收受别人赠送的米肉。卓茂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怕亭长而自愿送给亭长的礼物,并非亭长乘威所致。
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律条的规定,亭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D.卓茂认为,不论是邻里老人,还是官吏百姓,都应该“有仁爱,知相敬”,有经纪礼义以互相往来,以顺应人情,不应死守教条,无限上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徐有功
徐有功,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转蒲州司法参军,绍封东莞男。为政宽仁,不行杖罚,吏人感其恩信,递相约日:“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由是,人争用命,终于代满,不戮一人,载初元年,累迁司刑丞。时酷吏周兴、来俊臣、丘神绩、王弘义等构陷无辜,皆抵极法,公卿震恐,莫敢正言。有功独存平恕,诏下大理者,有功皆议出之.前后济活数十百家。常于殿庭论奏曲直,则天厉色诘之,左右莫不悚慄,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寻转秋官员外郎,转郎中。
俄而,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构陷当死,则天谓公卿日:“古人以***止***,我今以恩止***,就群公乞知古等,锡以再生,各授以。官,宁申来效。”俊臣、张知默等又抗表请申大法,则天不许之。俊臣乃独引行本,重验前罪,奏日:“行本潜行悖逆,告张知与卢陵王反不实,罪当处斩。”有功驳奏日:“俊臣乖明主再生之赐,亏圣人恩信之道,为臣虽嫉恶,然事君必将顺其美。”行本竟以免死。
道州刺史李仁褒及弟榆次令长沙,又为唐奉一所构,高宗末私议吉凶,谋复李氏,将诛之,有功又固争之,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奏有功日:“臣闻两汉故事,附下罔上者腰斩,面欺者亦斩;又《礼》云:析言破律者***。有功故出反囚,罪当不赦,请推按其罪。”则天虽不许系问,然竞坐免官。久之,起为左台侍御史,则天特褒异之。时远近闻有功授职,皆欣然相贺。
(《旧唐书·列传三十五>)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乖明主再生之赐。       乖:
②请推按其罪            按:
③臣闻两汉故事          故事:
④常于殿庭论曲直        曲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俊臣乃独引行本②今其智乃皮不能及
B.①古人以***止***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①又为唐奉一所构②起为左台侍御史
D.①有功故出反囚②轩东故尝为厨
3.把下列各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
②就群公乞知古等,锡以再生!
③为臣虽当嫉恶,然事君必将顺其美:
4.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徐有功的哪些事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