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丽,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言,以为美谈。”子建之论善矣。任昉为王俭主簿,俭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俭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正用此语。
今世俗相承,所作文或为人诋河,虽未形于辞色,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欧阳公作《尹师鲁铭》文,不深辩其获罪之冤,但称其为文章简而有法。或以为不尽,公怒,至诒书他人,深数责之曰:“简而有法,惟《春秋》可当之,修于师鲁之文不薄矣。又述其学曰‘通知古今’,此语若必求可当者,惟孔、孟也。而世之无识者乃云云。此文所以慰吾亡友尔,岂恤小子辈哉!”王荆公为钱公辅铭母夫人蒋氏墓,不称公辅甲科,但云:“子官于朝,丰显矣,里巷之士以为太君荣。”后云:“孙七人皆幼。”不书其名。公辅意不满,以书言之,公复书曰:“比蒙以铭文见,辄为之而不辞。不图乃犹未副所欲,欲有所增损。鄙文自有意义,不可改也。宜以见还,而求能如足下意者为之。如得甲科为通判,何足以为大夫人之荣?一甲科通判,苟粗知为辞赋,虽市井小人,皆可以得之,何足道哉?故铭以谓闾巷之士,以为大夫人荣,明天下有识者不以置荣辱也。至于诸孙,亦不足列,孰有五子而无七孙者乎?”二公不喜人之议其文亦如此。                                                     (洪迈《容斋续笔》续笔卷十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达:通达事理的
B.不深辩其获罪之冤辩:分辩,辩白
C.王荆公为钱公辅铭母夫人蒋氏墓铭:铭文
D.比蒙以铭文见属属:嘱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但称其为文章简而有法此语若必求其可当者
B.虽未形之于辞色子建之论善矣
C.简而有法而世之无识者乃云云
D.鄙文自有意义,不可改也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二公不喜人之议其文”的一组是(     )
①卿何所疑难,文之佳丽,吾自得之         ②虽未形之于辞色,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
③或以为不尽,公怒,至诒书他人           ④此文所以慰吾亡友尔,岂恤小子辈哉
⑤公辅意不满,以书言之                   ⑥宜以见还,而求能如足下意者为之
A.①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④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子建赞同杨德祖的观点,认为世人作文都难免有缺点;他对丁敬礼诚心邀请自己位其文章润饰的做法大为肯定。
B.作者在文中抨击宋朝文坛的不良习俗,指出某些人常常不能正确对待批评意见,即使表面隐忍不发,回家后还是怒气冲天。
C.有人对欧阳修的《尹师鲁铭》提出看法,认为他写得不够全面。欧阳修非常生气,认为自己“简而有法”“通知古今”的评价已经很高了。
D.钱公辅认为王安石写的墓志铭中没提及自己“甲科”之事,对他母亲的七个孙子也不书其名,希望他能作适当补充,而王安石不以为然。
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第一个自然段的句子断句。(3分)
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俭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3分)
②明天下有识者不以置荣辱也。(3分)
答案

小题:C。
小题:D。
小题:B。
小题:A。
小题:(1)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3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俭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让昉修改,任昉便改动了几个字。(关键词语“正”、 “因”、“定”各1分)
②以此表明天下的有识之士不会以一个小小的甲科通判为荣辱。(“明”、“置”各1分,译出“以”后省略的成分1分)
解析

小题:C。(“铭”是名词作动词,“撰写”之意。)
小题:D。(A项“其”: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些。B项“之”:代词,指态度;助词,的。C项“而”:连词,表并列;表转折。D项“也”,均表肯定语气。)
小题:B。(①是丁敬礼的话,②说的是普遍情况,⑤是公辅所为,此三句均不是直接表现“二公不喜人之议其文”的。)
小题:A。(文中并未提及杨德祖持何观点,更谈不上曹子建赞同其观点。)
小题:见译文
(1) (3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 (关键词语“正”、 “因”、“定”各1分)② (“明”、“置”各1分,译出“以”后省略的成分1分)
参考译文:
(三国时著名文学家)曹植在致曹杨德祖的信中说:“世人写作,不可能没有毛病,我常喜欢人们对我的作品品头论足,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我当即改定。过去丁敬礼曾写了一篇小文章,让我加以润色,我自知才能不及他,因而极力推辞。敬礼对我说:‘您有什么可以为难的,文章改得好,是我受益,人们都以为我写得好;万一改得不好也没有关系,后世又有谁会知道是哪一位替我改定了文稿?’我时常感慨丁敬礼这番通达事理的话语,把其作为美谈。”曹植的论述真是太好了。(南朝著名学者)任昉担任王俭的主簿,有一次,王俭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让任昉修改。任昉便改动了几个字,王俭感叹说:“后世谁会知道我的文章是您修改的?”用的正是这个典故。
当今(的文人)早已形成了一种老传统,所作的文章如果受到别人的指责,即使在当时没有怒形于色,反唇相讥,而到返回家中后怒气冲天的人,比比皆是。欧阳修撰《尹师鲁铭》,不为他无辜获罪的冤屈申辩,只是称赞他写文章简而有法。有人认为写得不够全面,欧阳修勃然大怒,以至于给别人写信,严厉地责备说他坏话的人:“简而有法,只有(儒家经典)《春秋》可以当之无愧,我以此称赞尹师鲁的文章,评价可谓不低了。我又称他的学问‘通知古今’,如果要找一个真正符合如此要求的人,那只有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呢才行。然而,世间的无知狂徒却还要说三道四,妄加评论。我写这篇铭文只是为了告慰亡友的在天之灵,难道还(需要)顾虑无知小子之类?”(荆国公)王安石为为钱公辅的母亲蒋老夫人撰写墓志铭,铭文中没有提及公辅参加科举高中甲科,只是说:“他的儿子在朝中做官,地位尊贵,家资殷实,里巷之人都认为这是老夫人的荣耀。”结尾又说:“她的七个孙子年龄都很小。”却没有列举他们的名字。钱公辅心在不满意,因而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想法,王安石复信说:“前者承蒙厚爱,嘱托我为老夫人撰写墓志铭,我慨然应允,毫不推辞。没想到我写的铭文竟然不合你的心意,因而想有所增减。拙文自有其道理,是不可更改的。希望你将它送还,然后另求能合你心意的人重新撰写。至于强调你高中甲科得任通判,又何足为老夫人的荣耀?一个区区的甲科通判,如果略知辞赋之道,即使是一个市井小人,也可以轻易得到,何足挂齿?以此表明天下的有识之士不会以一个小小的甲科通判为荣辱。至于几位孙子,也没有必要罗列他们的名字,谁有五个儿子却没有七个孙子呢?”由此看来,欧阳修与王安石二人也很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作品提出异议。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杨掞(yàn)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间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曰:“事亟矣,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掞今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积尝宴容,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洪生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壁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壁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宋史·杨掞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稽数:核实数目。
C.洪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沉细:沉稳细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
次五尺至一丈,数问跌不顾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
尝用其策为“小子房”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以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以勇败
小题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B.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
C.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
D.掞从容日:“斩之诚是……”
小题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杨掞力求上进的一组是( )
①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 ②事亟矣,掞请行。 ③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 ④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⑤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
A.①②④B.③④C.③⑤D.①②⑤
小题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杨掞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B.杨掞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在制置使孟珙手下为官时,曾因财务事招致贾似道要***他,杨掞不惜金钱结交豪杰,说服贾似道赦免了他。
C.杨掞曾说服孟珙不精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孟珙竟傲慢地坐着接受杨掞拜见,杨掞很受触动,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杨掞受向士肇征召人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来后他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王登死后,人们认为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土业,遂登第
(2)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①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注: ①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画地以质之父质:问
B.一切……时日之说屏不用屏:除去
C.年荒劝振劝振:鼓励振作精神
D.霍人罢市巷哭罢市:市上停止买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而静存为要若舍郑为东道主
B.父欣然从施从良人之所
C.设里社、里谷坛君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D.廉吏不敢欺位卑足羞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曹端至孝和清廉的一组是             (   )
A.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B.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C.遭艰归……服阕,改蒲州学正
诸生得人师矣
D.既丧,庐墓六年
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小题4:下列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设里社、里谷坛,让面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
(2)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壮夫缚猫
(清)沈起凤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
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返。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
富家某,钦其勇,设筵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生缚虎状,听者俱色变,而焦亦张大其词,口讲指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汗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眈眈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
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xī)鼠。怀才者宜知,用材者亦宜知也。
铎曰:丙吉①问牛喘,而兵刑钱谷不对。非不对也,是不能也。于何知之?知之于焦生之缚猫。
注释:①丙吉,西汉时人,任丞相时,乘车外出,见到路旁群众殴斗,死伤者横道,他若无其事,不闻不问。而见到有人驱牛行路,牛喘息不已,他便下车询问牛走了多少路,为何喘息。后来人们责备他对待这两件事的态度不恰当,他回答说:“民斗相伤,是京兆尹职权范围内的事,而现在刚刚春天,尚未大热,牛行而喘,我做丞相的负责调和阴阳,因此忧虑而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投亲不值:值:盘缠
B.众皆辟易辟:退避
C.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徐:缓慢
D.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函,包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挟飞仙以遨游
B 而焦亦张大其词/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C 焦大惭而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 知之于焦生之缚猫/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A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
答:
B于何知之?知之于焦生之缚猫。
答: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奇是一位勇士,常人不能伏虎,他却能一次击毙两虎并且擒一小虎,确有过人之神勇。但是,他用擒虎的那套办法来对付猫,就无济于事了。
B.本文从焦奇缚猫这件小事推知作为宰相的丙吉也并非什么都懂,世人认丙吉不问兵刑钱谷是他不想做,作者却认为是他不能做。
C.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能擒虎的人,不一定能缚猫;反之亦然,对于“怀材者”与“用材者”,都是有启迪作用的。
D.根据立意的需要,文章不但写焦奇擒虎,而且写焦奇缚猫;写它们的形态与动作,灵活而机敏;而焦奇的一举一动无不笨拙、粗鲁、失之用力过分,读之不禁令人捧腹,文笔极具情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小人费无忌
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於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於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①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③将以方城②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 “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奔。
注释:①城父:楚北境之邑 ②连尹:楚国官名,这里指伍奢,子胥之父。③方城:楚之险阻要塞。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害太子建,欲去之害:嫉恨
B.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僻:偏僻
C.居一年,乃恶之曰恶:诬陷
D.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集:聚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以妻事怨/不赂者以赂者丧
B.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A.王为建取妻於秦而美
答:
B.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楚及宋平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古
注释:申犀:申舟;楚国大大,名无畏,字子舟,申犀是他的儿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师将去宋去:离开
B.筑室,反耕者反:使……返回
C.寡君使元以病告病:生病
D.尔无我虞虞:欺骗
小题2:翻译画线的句子
A.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答:
B.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