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值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值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使以他木处此,即不能高,亦将横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则以才不得展开至瘁,弗复自永其年矣。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子能若是哉?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之,是天地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溢分毫溢:增益,超出
B.其义何居居(jī):语助词
C.又复从而刻之刻:苛刻、刻薄
D.反似德之者德:感恩
小题2:比较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岁长一寸是已          ②已见天地之私
③又复从而刻之          ④孰知之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小题3:文中“茂叔”、“笠翁”与下列篇目作者相同的一项是(    )
A.《陋室铭》《采草药》B.《爱莲说》《芙蕖》
C.《爱莲说》《雁荡山》D.《陋室铭》《活板》
小题4: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最为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黄杨的“知命”规劝世人要逆来顺受,安守困境。
B.以黄杨的“知命”为奉劝世人要矢志奋斗,战胜逆境,必有出头之日。
C.以黄杨的“知命”劝喻世人当知“艰苦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奋发有为,摆脱困厄以求成功。
D.以黄杨的“知命”,为封建时代穷苦知识分子编织一个在困境里创造虚假繁荣来自我安慰的玫瑰色的梦。

答案

小题:C
小题:C
小题:B
小题:C
解析

小题:C(减损、减少)
小题:C(①同“矣”,②已经,③④的“之”同为代词,代黄杨。)
小题:B(“茂叔”为周敦颐之字,“笠翁”为李渔之号)
小题:C(注意题干“最为”二字,从积 极的方面来把握文旨)
译文
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植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使以他木处此,即不能高,亦将横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则以才不得展而至瘁,弗复自永其年矣。困于天而能自全其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
黄杨木生长在千米高山云雾笼罩的岩壁上,以岩缝中的滴水和雨露为养分,可以说吸收了天地之精华而长成。黄杨生长极其缓慢,有千年黄杨长一寸之说。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这样评价黄杨木说:“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黄杨木长得慢是大家共知的,但是至于闰年反缩一寸,倒是未有人考证过。苏轼也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但即便是这样,黄杨也安守困境,冬不改柯,夏不换叶,所以李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知命树”,安于天命,老天不让他长高,强争也没用。李渔说,按常理,闰年闰月,树木应该多长一寸才是,现在黄杨非但不多长,反而缩短一寸,这造物主对它的安排实在太不公平了。但黄杨并不恨天怨地,而照样把枝叶长得很茂盛。所以李渔评价它有君子之风,说“莲是花中君子,黄杨就是树中君子”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值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天子重言
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谅闇①,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惧,患之。高宗乃言曰:“以余一人正四方,余惟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言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言,有辅周室之固。
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隐②。成公贾入谏,王曰:“不榖禁谏者,今子谏,何故?”对曰:“臣非敢谏也,原与君王隐也。”王曰:“故不设榖矣?”对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王射之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也;其不鸣,将以览民则也。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贾出矣,不榖知之矣。”明日朝,所进者五人,所退者十人。群臣大说,荆国之众相贺也。故《诗》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其庄王之谓邪!成公贾之隐也,贤于太宰嚭之说也。太宰嚭之说,听乎夫差而吴国为墟;成公贾之隐,喻乎荆王,而荆国以霸。
【注】①谅闇:皇帝居丧。②隐:隐语。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王射之曰射:猜测
B.有鸟止于南方之阜阜:山上
C.故言无遗者遗:馈赠
D.工诵之,士称之称:赞颂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将以定其志也必有以也
B.天子其封虞邪其三年不动
C.听乎夫差而吴国为墟喻乎荆王,而荆国以霸
D.虽无鸣,鸣将骇人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明爱弟之言,有辅周室之固
A.将军身披坚执锐B.成以其小,劣之
C.既来之,则安之D.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小题4: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臣下要注意进谏的方式,隐语比直谏有效。
B.人主不能轻易发言,以成王与唐叔虞,荆王与成公贾为例进行论证。
C.人主要重视臣下言论,举周公旦、成公贾为例进行论证。
D.人主要出言谨慎,并且要重视臣下言论。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余一人正四方,余惟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言而令成王益重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辽东公翟黑子有宠于太武,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觉。黑子谋于著作郎高允曰:“主上问我,当以实告,为当讳之?”允曰:“公帷幄宠臣,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中书侍郎崔鉴、公孙质曰:“若首实,罪不可测,不如姑诛之。”黑子怨允曰:“君奈何诱人就死地。”入见帝,不以实对,帝怒***之。帝使允授太子经,及崔浩以史事就收,太子谓允曰:“入见至尊,吾自导卿,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太子见帝,言高允小心慎密,且微贱;制由崔浩,请赦其死。帝召允问曰:“《国书》皆浩所为乎?”对曰:“臣与浩共为之。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帝怒曰:“允罪甚于浩,何以得生。”太子惧曰:“天威严重,允小臣,逮乱失次耳。臣向问,皆云浩所为。”帝问允:“信如东宫所言乎?”对曰:“臣罪当灭族,不敢虚妄。殿下以臣待讲日久,哀臣欲丐其生耳。实不问臣,臣亦无此言,不敢迷乱。”帝顾谓太子曰:“直哉,此人情所难而允能为之,临死不易辞,信也;为臣不欺君,贞也。宜特除其罪以旌之。”遂赦之。他日,太子让允曰:“吾欲为卿脱死则卿不从,何也?”允曰:“臣与崔浩实同史事,死生荣辱,义无独殊,诚荷殿下再造之慈,违心苟免,非臣所愿也。”太子动容称叹。允退,谓人曰:“我不奉东宫指导者,恐负翟黑子故也。”            (选自《北史·高允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重为欺罔也重:加重
B.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脱:倘若,如果
C.临死不易辞易:交换
D.他日,太子让允曰让:询问
小题2:下列各句中,宾语前置情况不相同的一句是
A.时人莫之许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彼不我恩也D.何以得生
小题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高允诚实的一组是
①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
②臣与浩共为之。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
③实不问臣,臣亦无此言,不敢迷乱。
④高允小心慎密,且微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4:下列对文章分析和概括的语句,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翟黑子不听高允“有罪首实……不可重为欺罔”的劝告,结果招来***身之祸。
B.崔浩主管修史的事情,不肯听取高允的建议,结果被逮捕入狱。
C.高允没有听从太子的吩咐,据实回答皇上的问话,不但没有获罪,反而受到表彰。
D.高允不愿说违心话,是他为人诚实的表现,也是他从翟黑子被***总结出的教训。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帷幄宠臣,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
译文:
(2)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
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踢俱
将兵攻湖阳,城守不下。踢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湖阳军帅欲***其妻子,长吏以下共相谓曰:“樊重于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
在后。”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之,遂得免脱。世祖即位,拜光禄大夫,位特进,次三公,十五年,定封宏寿张侯。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吾非不喜荣势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保身全己,岂不乐
哉!”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帝闻之,常敕驺骑临朝乃告,勿令豫
到。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甚重之。二十七年,卒。遗敕薄葬,一无所用,以为棺柩一藏,不宜复见,如
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人同坟异藏。帝善其令,以书示百官,因曰:“今不顺寿张侯
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赙钱千万,布万匹,谥为恭侯,赠以印绶,车驾亲送葬。论曰:昔楚倾襄王问阳陵君曰:“君子之富何如?"对曰“假人不德不责.食人不使之役,亲戚爱之,众人善之。’’若乃樊重之拆契止讼,其度几君子之富乎!分地以用天道,实廪以崇礼节,取诸理化,则亦可以施于政也。与夫爱而畏者,何殊间哉!
(选自《后汉书·樊宏列传》)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君子之富何如
A.B.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实廪以崇礼节其庶几君子之富乎
C.D.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是直接表现樊宏高尚品格或鲜明的是非观念的一组是
①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②不求苟进       ③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
④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⑤遗敕薄葬,一无所用 ⑥赙钱千万,布万匹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宏的祖先是周朝的仲山甫,因受封于樊,故以樊为姓。他的父亲继承了祖辈的传统,善于农业生产和经商,是当地有名的大家族。
B.王莽末年,义兵起事攻打湖阳时,樊宏在妻子、儿女被扣作人质的情况下,利用“令出譬伯升”的机会,毅然留在义军营中,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大义灭亲的精神。
C.樊宏为人谦恭和顺,谨慎戒惧,从不用非正当手段谋取功名利禄。他还经常告诫子弟:“蓄贵盈溢,未能终者。”并以“保身全己”为乐来勉励他们。
D.樊宏临终遗令薄葬,陪葬之物一概不用。汉光武帝善其令,把遗书传给百官们看,表示将遵从樊宏遗愿,并说自己百年之后也打算采用这种方法。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樊重子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
译文:
(2)吾非不喜荣势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
译文:
(3)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今殷若涉水无津涯,如之何?”太师曰:“王子,天笃下灾亡殷国。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①,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乃遂***王子比干,刳视其心。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遂行。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乃作《麦黍之诗》以歌咏之。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史记•宋微子世家》)
[注]①泆(yì):放纵。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笃下灾亡殷国笃:沉重,重重B.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 御:控制,据为己有
C.刳视其心刳:剖开D.过故殷虚虚:虚无,空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乃问于太师、少师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①箕子者,纣亲戚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是何能为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①殷有三仁焉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纣王在位时朝政黑暗的一组是   (   )
①纣即立,不明,淫乱于政               ②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
③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   ④乃被发佯狂而为奴
⑤***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⑥宫室毁坏,生禾黍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子对纣王昏庸、政治腐败的状况十分担忧,而纣王自以为帝王之命是上天赐予的,对微子的多次劝谏置若罔闻。太师劝微子为了国家得到治理而暂时离开。
B.箕子在纣王第一次使用象箸时,便敏锐地看到这种做法如不加制止,将会使国家面临危机。殷朝灭亡后,他以《麦黍之诗》来抒发深沉的感伤之情。
C.王子比干认为君主有了过失,做臣子的应以死劝谏,否则百姓将受害,而百姓是没有罪过的。他直言劝谏纣王,竟被纣王残忍地***害。
D.微子离去,箕子成了奴隶,比干直谏而死。在孔子看来,虽然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都是仁者。司马迁实际上认同了孔子的这个评价。
小题5:将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殷若涉水无津涯,如之何?
(2)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
(3)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之赵奢》)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用事者九人用事者:主事的人B.赵奢日:“内之。”内:进入
C.秦军鼓噪勒兵鼓噪:击鼓呐喊D.秦军军武安西军:驻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王乃令赵奢将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B.又召乐乘而问焉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D.岂轻于天下邪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   )
①奢以法治之,***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③奢对日:“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④军国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⑤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
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依法从严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
C.面对强秦伐韩,在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表现了非凡的胆识。
D.秦军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此施计,让其被表象蒙骗,中圈套而归,终使秦军大败。
小题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