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贼陷睢州,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九年,成进士。斌出为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湖南,将二万人至关欲留,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贼陷睢州,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九年,成进士。斌出为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湖南,将二万人至关欲留,斌以计出之,至洛阳哗溃。十六年,调江西岭北道。明将李玉廷率所部万人据雩都山寨,约降,未及期,而郑成功犯江宁。斌策玉廷必变计,夜驰至南安设守。玉廷以兵至,见有备,却走;遣将追击,获玉廷。
康熙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方廷推,上曰:“今以道学名者,言行或相悖。朕闻汤斌从孙奇逢学,有操守,可补江宁巡抚。”濒行,谕曰:“居官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尚华侈,其加意化导,非旦夕之事,必从容渐摩,使之改心易虑。”十月,上南巡至苏州谕斌曰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
淮、扬、徐三府被水,常州知府祖进朝以失察属吏降调,斌察其廉,奏留之。又疏荐吴县知县刘滋、吴江知县郭琇廉能最著,而徵收钱粮,未能十分全完,请予行取。下部皆议驳,特旨允行。
斌令诸州县立社学,修泰伯祠及宋范仲淹、明周顺昌祠,禁妇女游观。苏州城西上方山有五通神祠,几数百年,远近奔走如鹜。谚谓其山曰“肉山”,其下石湖曰“酒海”。少妇病,巫辄言五通将娶为妇,往往瘵死。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教化大行,民皆悦服。
方明珠用事,国柱附之。布政使龚其旋坐贪,为御史陆陇其所劾,因国柱贿明珠得缓;国柱更欲为斌言,以斌严正,不得发。及蠲江南赋,国柱使人语斌,谓皆明珠力,江南人宜有以报之,索赇,斌不应。比大计,外吏辇金于明珠门者不绝,而斌属吏独无。
二十五年,上为太子择辅导臣,廷臣有举斌者。诏曰:“自古帝王谕教太子,必简和平谨恪之臣,统率宫僚,专资辅翼。汤斌在讲筵时,素行谨慎,朕所稔知。及简任巡抚,洁己率属,实心任事。允宜拔擢,以风有位。”授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
二十六年十月,自通州勘贡木归,一夕卒,年六十一。          
(《清史稿》,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扬、徐三府被水覆盖
B.斌策玉廷必变计估计
C.挈斌避兵浙江衢州带领
D.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告诫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居官以正风俗为先国柱更欲为斌言
B.而徵收钱粮而斌属吏独无
C.斌察其廉谚谓其山曰“肉山”
D.以斌严正,不得发今以道学名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总兵陈德调任调江西岭北道时,率领两万人马途经潼关,想在此暂驻,汤斌没有答应,反而设法让他离开。
B.汤斌教导孙奇逢学习,被皇上得知后,认为汤斌的操行很好,于是让他补江宁巡抚。
C.苏州城西上方山的五通神祠,虽然已有数百年历史,但依旧香火不断,引得远近的人都争相前往。
D.朝廷免征江南赋税时,余国柱把功劳都归在自己身上,并以此为由,派人向汤斌索取贿赂。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A. 应解释为“遭受”。
小题2:B.  A项第一个“为”字是动词,作为;第二句个是介词,替,给。B项两个“而”字都是副词,表转折。C项第一个“其”是人称代词,指常州知府祖进朝;第二个是指示代词,那。D项第一个“以”字是介词,因为;第二个是介词,凭借。
小题3:C.   A项是总兵陈德调往湖南时。B项是汤斌跟从孙奇逢学习。D项余国柱让人告诉汤斌,说都是由于明珠的功劳,。
参考译文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朝末年,农民军攻陷睢州。父亲汤契祖为避战乱,带着汤斌到了浙江衢州。九年,中进士。汤斌被派出做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往湖南,率领两万人马到潼关后想暂驻,汤斌用计策让他离开,结果队伍到洛阳后哗变溃散。十六年,汤斌调任江西岭北道。南明将领李玉廷率领部下万人占据雩都山寨,向汤斌表示归降,还没到归降期,而郑成功进攻江宁。汤斌估计李玉廷一定会改变计划,连夜奔往南安设防。李玉廷因为大兵来到,见有防备,连忙撤退。汤斌派将追击,捕获李玉廷。
康熙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员,朝廷大臣已推举了候选人,皇上说:“现在凭借道学出名的,有的言行不一。我听说汤斌跟随孙奇逢学习,操行很好,可以补江宁巡抚。”汤斌临行时,皇上对他说:“做官应把正风俗作为首要的事。江苏习俗崇尚奢侈,应该努力教化引导,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一定要慢慢地进行,使他们改变原来的观念。”十月,皇上南巡,到苏州,对汤斌说:“一向听说苏州阀门为最繁华的地区,今日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崇尚虚华,安于享受,从商的人多,耕田的人少。你应当使他们去掉奢侈之习返归淳朴,事事都要追求它的根源,以农业为本,也许可以挽救颓废的风气。”
淮安、扬州、徐州三府遭受水灾,常州知府祖进朝因失察下属官员而降职调任,汤斌知道他很廉洁,奏请将他留任。又上疏推荐吴县知县刘滋、吴江知县郭(王秀)在廉洁及才能方面最为著名,尽管征收钱粮,没能按十分全部完成,请准予调京任职。此疏下到吏部讨论后被驳回,皇上特下谕旨,允许照此办理。
汤斌命令各州县建立社学,修泰伯祠及宋代范仲淹、明代周顺昌祠,禁止妇女到寺观游荡。苏州城西上方山有座五通神祠,已有数百年历史,远近的人都争相前往。谚语称那座山为“肉山”,山下的石湖为“酒海”。年轻的女子有病,巫医便说这是五通神要娶她为妇,往往使女子病死。汤斌收缴五通神的偶像,凡是木头做的便烧掉,土做的便沉到湖里,并告诫各州县凡有类似的祠堂全部毁掉,撤下原来的材料修学宫。于是,教化普遍推行,百姓都心悦诚服。
当时,明珠正在掌权,余国柱跟随他。布政使龚其旋因贪赃罪,被御史陆陇其弹劾,由于余国柱贿赂明珠得以解脱。余国柱也想在汤斌这里为他说情,因汤斌严厉正直,没能进行。当朝廷免征江南赋税时,余国柱让人告诉汤斌,说这都是由于明珠的功劳,江南人对他应有所报答,以此索取贿赂,汤斌对余国柱的索取不予理睬。到考核天下官员时,外省官吏载金到明珠门下的络绎不绝,而唯独没有汤斌属下的官吏。
二十五年,皇上为太子选择辅导大臣,朝臣中有推荐汤斌的。皇帝下诏说:“自古帝王教育太子,一定要挑选谨严、恭敬的大臣,统领僚属,以专门辅佐协助太子。汤斌在任翰林院讲官时,一向是行为谨慎,这是我深知的。等到汤斌被选拔任命为巡抚以后,使自己廉洁来率领属下,并实心办事。的确应该提拔,用来感化在位者。”于是授汤斌为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
二十六年十月,从通州勘查外地进贡的木料回来,一夜之间便故去,年龄六十一岁。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贼陷睢州,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九年,成进士。斌出为潼关道副使。总兵陈德调湖南,将二万人至关欲留,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初,始皇尊宠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赵高者,生而隐宫;始皇闻其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使教胡亥决狱;胡亥幸之。赵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当高法应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
官。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赵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乃见丞相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材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斯曰:“不及也.”高曰:“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审计而定之!”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扶苏发书,泣,入内舍,欲自***。蒙恬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诸阳周。更置李斯舍人为护军,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会蒙毅为始皇出祷山川,还至,赵高言子胡亥曰:“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以为不可,不若诛之!”乃系诸代。太子胡亥袭位。
二世欲诛蒙恬兄弟,二世兄子子婴谏曰:“赵王迁***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亡国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诛***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二世弗听,遂***蒙教及内史恬。恬旦:“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帝也。”乃吞药自***。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雅:平素
B.愿君审计而定之审:仔细
C.数以不能辟地立功数:屡次
D.使者数趣之趣:催促
小题2:下列各项中都是秦帝国迅速灭亡的内在因素的一项是  (     )
①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
②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
③士卒多耗,数上书,直言诽谤
④“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
⑤诛***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   
⑥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帝也
A.①②⑥B.①④⑤
C.②③⑤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文中“初,始皇尊宠蒙氏,……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这段文字是插
叙内容,对后文相关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既突出中心事件又节省笔墨。
B.在李斯面前,赵高以二世胡亥代表的特殊身份,为丞相李斯长远的切身利益考虑,
言辞恳切,打动了李斯,使他改变了原先的态度,诈诏立胡亥为太子。
C.二世袭位之后,仍然听信赵高的谗言,***害了为泰国的国防、内政做出过重大贡献
的蒙氏兄弟,可见他受赵高蒙蔽之深而表现得昏庸之极、残暴之烈。
D.子婴引用历史事实规劝二世,说明***害忠良导致亡国的道理:蒙氏权重位显,诛***
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一旦被害,必然使朝中大臣和在外军队离心离德。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斯论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
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①,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②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易》曰:“眇③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④人凶。”其能视且履
者幸也,而卒于凶者,益其自取邪!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⑤,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尤可畏哉!
【注】①禁学士:指秦始皇坑儒生犯禁者。②嚬蹙:皱眉蹙顿。“嚬”同“颦”。③眇:瞎一眼。④咥(dié):咬。⑤儒效:儒家治世的功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满足
B.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迎着
C.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或许
D.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安闲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斯迎合时事而乱国的一组是(   )
①李斯助之,言其便利            ②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 
③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      ④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
⑤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    
⑥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
A.①③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李斯事秦从未实行荀卿之学,其主要问题在于“趋时”。
B.作者由论李斯事秦进而论为仕的经验教训,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悖谬无义”之政,应为自身的地位、富贵而考虑。
C.此文主旨鲜明,立论新颖,论证严密,逐层深入,有物有序,发人深省。
D.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事秦,行暴政,故天下乱。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冕传(节选)   【明】宋濂
①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思母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庶道讪笑,冕亦笑。
②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之为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高庭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武,冕倚楼长嘨,使者闻之惭。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③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
④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注释】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等。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窃:偷偷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策:竹制的马鞭。
C.吾可溺是哉溺:沉溺。
D.自题为梅花屋题:命名,题名。
小题2: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表明王冕率直、真切的个性的一组是
①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
②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
③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
④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
⑤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
⑥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冕虽然出身农家,但经过自己的苦学,最终成为一名学问通达的儒者。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激赏的。
B.王冕对大小官吏倚楼长啸,嬉笑怒骂,视若无人,足见其傲骨铮铮。
C.王冕相貌魁伟,有副美髯,为人磊落有大志,死的时候已经实现了自己所有的志向。
D.他很擅长画梅花,不逊于杨补之。求他画的人很多,他以画卷的长短决定需要多少米来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论范增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问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 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增.独恨其不蚤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曰:否。增之欲***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 《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以羽***卿子冠军①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②也。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帝,则帝***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其所立,项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卿子冠军:宋义.义帝任命的上将军.直接领导项羽、刘邦。号辫子冠军.在领导起义军救赵时。因坐观秦军圈赵被项羽矫命所***。②义帝:项粱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义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秘密的交往
B.增之欲***沛公,人臣之分也。职分,职责
C.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提拔,选拔
D.羽既矫***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可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说明范增离开项羽的好时机和能成为大丈夫的一组是(   )(3分)
A.当以羽***卿子冠军时也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
B.增劝羽***沛公,羽不听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而欲依羽以成功
D.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增之去。善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刘邦用陈平的离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使项羽对范增产生了怀疑,并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范增一怒之下,离开项羽,要回彭城。
B.项梁、项羽之所以能迅速兴起,是因为项梁他们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帝;而其他诸侯之所以背叛项羽,是因为他弑义帝。
C.苏轼认为义帝单单派遣刘邦先入函谷关却不派项羽,在众人之中赏识卿子冠军宋义,并提拔为上将军,这样做是不贤能的。
D.苏轼认为范增已经七十岁了,与项羽的关系和谐就留下辅助他,不和谐就离开他,不在此时明白离开和留下的道理,却想依赖项羽成就大业,这实在是浅薄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初举孝廉。顺帝末,江淮盗贼群起,州郡不能禁。或说大将军梁冀曰:“朱公叔兼资文武,海内奇士,若以为谋主,贼不足平也。”冀亦素闻穆名,乃辟之,使典兵事,甚见亲任。及桓帝即位,顺烈太后临朝,穆以冀亲重,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奏记,以劝戒冀。
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论》。穆又著《绝交论》,亦矫时之作。梁冀骄暴不悛,朝野嗟毒,穆以故吏,惧其衅积招祸,复奏记谏。冀不纳,而纵放日滋,赂遗左右,交通宦者,任其子弟、宾客以为州郡要职。穆又奏记极谏,冀终不悟。穆言切,然亦不甚罪也。
永兴元年,河溢,漂害人庶数十万户,百姓荒馑,流移道路。冀州盗贼尤多,故擢穆为冀州刺史。州人有宦者三人为中常侍,并以檄谒穆。穆疾之,辞不相见。冀部令长闻穆济河,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及到,奏劾诸郡,至有自***者。以威略权宜,尽诛贼帅。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有宦者赵忠丧父,归葬安平,僭为玉匣、偶人。穆闻之,下郡案验。吏畏其严明,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而收其家属。帝闻大怒,下穆廷尉狱。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帝览其奏,乃赦之。
穆居家数年,在朝诸公多有相推荐者,于是征拜尚书。穆既深疾宦官,及在台阁,旦夕共事,志欲除之。乃上疏言可悉罢省,遵复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帝不纳。后穆因进见,口复陈常侍、小黄门宜皆罢遣,博选耆儒宿德,与参政事。帝怒,不应。穆伏不肯起。自此中官数因事诋毁之。穆素刚,不得意,居无几,愤懑发疽。延熹六年,卒,时年六十四。禄仕数十年,蔬食布衣,家无余财。
论曰朱穆见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绝交》之论蔡邕以为穆贞而孤穆徒以友分少全因绝同志之求党侠生敝而忘得朋之义蔡氏贞孤之言其为然也!
——选自《后汉书.列传三十三》,有删改。
注:僭:超越本分,过分,旧时指下级冒用上级的名义或器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遵复往初,率由旧章大抵
B.梁冀骄暴不悛阻止
C.赂遗左右,交通宦者交流、沟通
D.乃辟之,使典兵事掌管、主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穆以冀亲重以威略权宜,尽诛贼帅
B.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帝览其奏,乃赦之
C.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后穆因进见,口复陈常侍、小黄门宜皆罢遣
D.奏劾诸郡,至有自***者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穆从小就对父母非常孝顺,且喜好学习。他集中精力练习、背诵,有时因为注意力太集中,连自己的帽子掉了都不知道。
B.大将军梁冀专权,骄横跋扈,朱穆连上奏记劝谏,从一开始就言辞激烈地批评梁冀的错误,但梁冀始终没有接受朱穆的批评。
C.朱穆为人刚直,痛恨宦官,在冀州刺史任上,就因严惩一宦官僭越礼仪的行为而触怒朝廷,被捕关押在廷尉狱。幸得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申诉方获赦免。
D.朱穆痛恨时俗浇薄,风化不淳,于是写文章矫正世俗。但被时人认为是孤僻之人,所以,被贬居家后再也没人敢向朝廷举荐他。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