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高熲,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熲少明敏,有器局。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高祖得政,素知熲强明,又习兵事,多...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高熲,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熲少明敏,有器局。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
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
高祖得政,素知熲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渝意。熲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对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琉,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涉。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对熲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争上旨,遂遣颎。熲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歔欷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熲预为上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军还,待宴于卧内,上撤御帏以踢之。进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迁相府司马,任寄益隆。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熲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干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威高蹈【注】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颎每坐期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
炀帝即位,拜为太常。时诏收周、齐故乐人及天下散乐。颎奏曰:“此乐久废。今或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帝不悦。帝时侈靡,声色滋甚,又起长城之役,颎甚病之。对帝遇启民可汗恩礼过厚,颎谓太府卿何稠曰:“此虏颇知中国虚实、山川险易,恐为后患。”复谓观上雄曰:“近来朝廷殊无纲纪。”有人奏之,帝以为谤讪朝政,于是下诏洙之,渚子徒边。
熲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    (选自《隋书》卷四十一,有删节)
【注】高蹈: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义项为①远游②过隐居的生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寻:不久
B.冲方辞父在山东辞:告辞
C.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听事:处理政务
D.渚子徒边徙:流放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云渤海蓚人也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①焚挢而战②吾尝跤而望矣
C.①朝臣莫与为此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①及蒙任寄之后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主政时,知晓高颎精明强干,且熟习军事,计谋丰富,就将池召入丞相府,随着其它官员困奢侈放纵而被疏远,高祖更加看重高颎。
B.高祖命令攻击叛军,官军到河阳,诸路大军都不敢领先出战,诸将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在这种情况下,高颎主动请缨,临危受命,最终大败叛军。
C.对于官职,高颎不刻意乞求,在自己处于上升势头的时候,反而避开权力地位,上表辞职让位于人,但皇上没有接受反而授予左卫大将军之职。
D.高颎文武兼备,被委以重任后,忠于君主,以天下为己任;然而因对炀帝所作所为感到忧虑并有坦言,最终以诽谤中伤朝政之罪被诛***。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B(辞:推辞)    
小题2:B(B都表修饰;A前表判断,后表感叹;C前介词,后连词;D前补足音节,后主谓之间)
小题3:C(皇上想成就高颎让贤的美名,曾同意他解除仆射的官职)
附文言文翻译
高颎字昭玄,自称是渤海穆蓚人。高颎少年聪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读了一些史书,特别擅长辞令。当初,在孩童时,家有—棵柳树,有百尺多高,繁茂挺拔如同车盖。乡里的老年人说:“这家要出大贵人。”十七岁,周的齐王宇文宪召引他做记室。不久随越王宇文盛进攻隰州叛乱的胡人,平定了叛乱。
高祖主持朝政,早知道高颎精明强干,并且熟习军事,计谋丰富,便想延揽入丞相府。于是派邗国公杨惠传达丞相的意思,高颎领会旨意十分高兴地说:“愿意接受驱使。即使事业不能成功,我也不怕灭族之灾。”于是任丞相府司录。当时长史郑泽、司马刘昉都因为奢侈放纵被疏远,高祖愈加看重高颎认他为心腹重臣。尉迟迥起兵叛乱,派遣自己的儿子尉迟惇率步骑兵八万,进驻武陟。高祖命令韦孝宽攻击叛军,官军到河阳,诸路大军都不敢领先出战。高祖见诸将没有统—指挥,便命令崔仲方前去监军,崔仲方以父亲在山东为由推辞。
那时高颎见郑译、刘昉都没有前往前线的意向,便主动请求出行,很合高祖的心意,于是派遣高颎。高颎接受指令立即出发,派人代为辞别母亲,说忠孝不能两全,便感慨叹息着上了路。到军中,在沁水上架桥,贼军在上游放下点着火的小船,高颎预先制作土狗(水中障碍,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的土墩)以抵御火船,渡过沁水后烧掉桥与叛军背水一战,大败叛军。军队撤回,出席皇帝内室举办的宴会,皇帝竞撤下御帐赏给他。晋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升任丞相府司马,信任倚托的地位更加提高。
高祖接受周的禅让,高颎拜受尚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他。高颎很注意避开权力地位,上表章请求辞职,请苏威接替。皇上想成就他让贤的美名,同意他解除仆射的官职。几天后,皇帝说“苏威在前朝隐居不肯做官,高颎能推举他。我听说推荐贤能的人受上赏,怎么能让他丢官呢?”于是命令高颎恢复原位,不久拜为左卫大将军,原来的官职不变。高颎时带坐在朝堂北边的一棵槐树下办公处理政务,那棵树不在行列之内,主事的要砍掉它,皇帝特别指示不要砍,用它昭告后人。高颎被看重竟然到这种程度。
隋炀帝即位,高颎任太常令。当时有诏会集周、齐旧时候的乐人以及天下散乐。高颎上奏道:“这些音乐早已失传,现在如果征集,恐怕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们会弃本逐末,互相传授学习这些东西。”皇帝不高兴。皇帝那时生活奢侈,声色(歌舞和女色)之事日甚一日,又发动筑长城的劳役,高颎为此很担忧,对太常丞李懿说:“周的天元皇帝因爱好音乐而灭亡,前代的教训不远,怎么能重蹈覆辙呢!”那时皇帝对待启民可汗十分优厚,高颎对太府卿何稠说:“这家伙熟知中原的短处长处、山川的地理状。恐怕要成为后患。”还列观王杨雄说:“近来朝廷太没有规矩了。”有人把这些言论上奏皇帝,皇帝认为是诽谤中伤朝政,于是下诏处死高颎,他的儿子全部流放边疆。
高颎在文武两方面都有大才,又明达世务。自从被寄以重任之后,竭诚尽忠,引荐忠贞贤良的人才,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在朝中执政近二十年,朝野一致推重佩服,没有不好的议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高熲,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熲少明敏,有器局。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高祖得政,素知熲强明,又习兵事,多】;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面对加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坟典之肆:书店。坟典,即“三坟”“五典”,传说中的上古书籍。
B.刘东山,世宗时三辅捉盗人。三辅:西汉时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其治理的地区亦称三辅,后指京城及附近地区。
C.到巳牌时分,忽然作起大风,扬沙拔木,非常厉害。巳牌:古代以“地支”顺序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官府前设牌报时,巳牌即巳时,相当于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D.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举人:秀才参加会试被录妈者统称举人,会试的第一名叫解元。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父彦谦,仕隋,历司隶刺史。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开皇中,天下混壹,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视今虽平,其亡,跬可须也。”彦谦惊曰:“无妄言!”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仇秘书省。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谓裴矩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隐太子与王有隙,王召玄龄与计,对曰:“国难世有,惟圣人克之。大王功盖天下,非特人谋,神且相之。”乃引杜如晦协判大计。故太子忌二人者,奇谮于帝,皆斥逐还第。太子将有变,王召二人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王为皇太子,擢右庶子。太子即位,为中书令。第功班赏,与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第一,进爵邗国公,食邑千三百户。
进尚书左仆射。帝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广耳目,访贤材。比闻阅牒讼日数百,岂暇求人哉?”乃敕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会诏大臣世袭,授宋州刺史,徙国梁,遂为梁国公。未几,加太子少师。始诣东宫,皇太子欲拜之,玄龄让不敢谒,乃止。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凡粮械飞输,军伍行留,悉裁总之。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
晚节多病,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稍棘,召许肩舆入殿,帝视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自胜。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帝得疏,谓高阳公主曰:“是已危慑,尚能忧吾国事乎!”
《新唐书 列传第二十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谓隋祚方永祚:君主的位置。
B.非特人谋特:仅仅。
C.第功班赏第:排名。
D.比闻阅牒讼日数百比:比较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很有才华,见识过人,人们都认为隋朝能够长治久安。但他却认为隋朝统治很快就会灭亡。
B.吏部侍郎高孝基是当时的知名人士,他认为房玄龄才能出众,与众不同,今后必能成国家栋梁。
C.在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王位争夺中,房玄龄不仅自己为李世民出谋划策,还举荐杜如晦同谋大计。
D.房玄龄晚年多病,唐太宗让他卧床治事。病情加重后,征召他赴宫可以乘轿入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成字咸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艰难之际,流寓于四方,避地北海,遂为营丘人。父祖以儒学吏事闻于时。家世中衰,至成犹能以儒道自业。善属文,气调不凡,而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画,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娱于其间耳。
故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如孟郊之鸣于诗,张颠之狂于草,无适而非此也。笔力因是大进。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曰李营丘焉。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敛衽以推之。尝有显人孙氏知成善画得名,故贻书招之。成得书且愤且叹曰:“自古四民不相杂处,吾本儒生,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奈何使人羁致入戚里宾馆,研吮丹粉而与画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所以碎琴也。”却其使不应。孙忿之,阴以贿厚原营丘之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不逾时而果得数图以归。未几成随郡计赴春官较艺,而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成乃见前之画,张于谒舍中。成作色振衣而去。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晚年好游江湖间,终于淮阳逆旅。子觉以经术知名,践历馆阁。孙宥尝为天章阁待制,君京,故出金帛以购成之所画甚多,悉归而藏之。自成殁后名益著,其画益难得,故学成者皆摹仿成所画峰峦泉石,至于刻画图记名字等,庶几乱真,可以欺世,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所同焉。或云又兼善画龙水,亦奇绝也。但所长在于山水之间,故不称云。
(选自《宣和画谱》,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偶:遇,遇时
B.至不名而曰李营丘焉名:称名字
C.而成漫不省也漫:怠慢
D.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所同焉信:确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敛衽以推之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十有一月耳
C.但所长在于山水之间,故不称云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成本是唐朝皇族后代,家道中落,还能以儒家道德自守,文章写得不同凡响,磊落有大志,不屑于结交权贵,才纵情于诗酒和画画之中。
B.李成画山水如同唐诗人孟郊鸣唱于诗歌,像书法家张旭颠倒狂放纵飘逸于狂草。在当时凡谈论山水画的人,都必定以李成为古今第一人。
C.李成以善画得名,当时的王公贵戚很多都想用高价购买他的画,但他却认为自己画画是为了个人身心自娱,不是用来赚钱谋利,所以不理会他们求购的恳请。
D.李成死后,他的画更加难得,有些人摹仿他的画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甚至可以蒙蔽世人,这从侧面也说明了人们对他画的爱慕和认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大受,字占咸,湖南祁阳人。幼沉敏,初授内则,即退习其仪。既长,家贫, 躬耕山麓。同舍渔者夜出捕鱼,为候门,读书不辍。乾隆元年,授编修。二年,大考翰林诸臣,日午,上御座以待。大受卷先奏, 列第一,超擢侍读。四年,授安徽巡抚。初视事,决疑狱,老吏骇其精敏。庐、凤、颍诸府时多盗,有司多讳匿,大受定限严缉,月获盗五十辈,得旨褒美。淮南、北饥,发仓谷赈之。谷且尽,继以麦。又告粜江南、广东,且发且储。时频岁饥民掠米麦以食,有司以盗论。哀其情,奏原六十馀人。麦熟,禁造酒及大商囤积。又以高阜斜陂不宜稻麦,福建安溪有旱稻名畬粟,不须溉灌,前总督郝玉麟得其种,教民试艺有获。因令有司多购,分给各州县,俾民因地种植。 事闻,上谕曰:“诸凡如此留心,甚慰朕怀。”
是年,常州、镇江、太仓三府州被水灾,发仓治赈。 江南旧多借堰圩塘,或有久废者,被水后尤多溃败,工钜费重,民力不能胜。大受出官粟借之,召民兴筑,计时而成。于江浦缮三合、永丰、北城诸圩,于句容复郭西塘黄堰,苏州、太仓疏刘家河,灌溉潴①泄,诸工毕举。七年秋,黄河决古沟、石林,高、宝、兴、泰、徐诸州县罹其患,大受驰视以闻。乃命多具舟,候水至分载四出,舳舻②数百里。
十年,有旨蠲③明年天下钱粮,大受疏请核准漕项科则,晓谕周知;汇核地丁耗羡,同漕项并完;酌定业户减租分数,通饬遵行。得旨嘉奖。常州俗好佛,家设静堂,自立名教。江宁、松江、太仓渐染其习。大受疏请饬有司防禁,移佛入庙;堂内人田屋产,量为处置。上谕曰:“此等事须实力,不可欲速。不然,则所谓好事不如无也。”
大受清节推天下。以微时极贫,禄不逮亲养,自奉如布衣时。十六年,以病乞解任,未几,卒,谥文肃。
(《清史•三O七》)
注:①潴(zhū)蓄积。②舳舻:首尾相接的船只。③蠲(jiān)免除。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视事,决疑狱,老吏骇其精敏视:治理
B.又告粜江南、广东,且发且储粜:卖粮食
C.被水后尤多溃败被:遭受
D.酌定业户减租分数,通饬遵行饬:整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谷且尽,继以麦B.又以高阜斜陂不宜稻麦
  若属等皆且为所虏属予作文以记之
C.乃命多具舟D.不然,则所谓好事不如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于其身者,则耻师焉,惑矣
小题3: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陈大受年幼时沉着机敏,长大以后,家境贫寒,亲自在山脚下耕种。在等候为渔人开
门时仍不忘读书学习。
B.陈大受在安徽巡抚任上,判决疑案,精明敏锐。当时庐、凤、颍各地多盗贼,他
限定期限严加缉拿,当月捕获盗贼五十人。
C.常州、镇江、太仓一带遭受水灾,陈大受考察灾情,体恤民力,打开官仓赈济百姓,
并号召百姓修筑堤防,按时完工。
D.陈大受作官为民,饥荒时开仓赈济百姓,发生水患时,一边开仓放粮,一边号召百
姓兴修水利。一生提出无数的建议,全部得到皇上的赞同和奖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成语的出处按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归类正确的是(    )
①四面楚歌 ②胡服骑射 ③请君入瓮 ④鞠躬尽瘁 ⑤水落石出 ⑥刻舟求剑 ⑦鹏程万里 ⑧一鼓作气 ⑨飞黄腾达 ⑩咸与维新
A.①②③/④⑤⑨/⑥⑦⑧/⑩B.①③⑧/②④/⑤⑥⑦/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⑨/⑥⑦/⑧⑩D.①②③⑧/④⑤⑨/⑥⑧/⑦⑩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