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冯盎,高州良德人也。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僚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冯盎,高州良德人也。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僚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素曰:“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可奇也。”即令盎发江、岭兵击之。贼平,授金紫光禄大夫,仍除汉阳太守。
武德三年,广、新二州贼帅高法澄、冼宝彻等并受林士弘节度,***害隋官吏,盎率兵击破之。既而宝彻兄子智臣又聚兵于新州,自为渠帅,盎趋往击之。兵交,盎却兜鍪大呼曰:“尔等颇识我否?”贼多弃戈肉袒而拜,其徒遂溃,擒宝彻、智臣等,岭外遂定。或有说盎曰:“自隋季崩离,海内***动。今唐虽应运,而风教未浃,南越一隅,未有所定。公克平五岭二十余州,岂与赵佗九郡相比?今请上南越王之号。”盎曰:“吾居南越,于兹五代,本州牧伯,唯我一门,子女玉帛,吾之有也。人生富贵,如我殆难,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越王之号,非所闻也。”
四年,盎以南越之众降。贞观五年,盎来朝,太宗宴赐甚厚。俄而罗窦诸洞僚叛,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时有贼数万屯据险要,不可攻逼。盎持弩语左右曰:“尽吾此箭,可知胜负。”连发七矢,而中七人,贼退走,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太宗令智戴还慰省之,自后赏赐不可胜数。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唐朝起信宜(现广东西南境内)百越土著居民,被冠上“罗窦洞僚”的称呼。
(二)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谟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徵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山川阻深,兵远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
(节选自《贞观政要》)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金紫光禄大夫,仍除汉阳太守除:授官
B.太宗令智戴还慰省之省:看望
C.贼退走,因纵兵乘之乘:追赶
D.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就:立即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直接反映冯盎英勇善战与不贪名利的个性的一组是(   )
A.盎驰至京,请讨之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
B.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
C.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四年,盎以南越之众降
D.连发七矢,而中七人越王之号,非所闻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寿初年,潮、成等五州僚人造反。冯盎亲自前往京师请旨讨伐。文帝诏左仆射杨素与他议论敌方形势,盎分析得头头是道。杨素很为惊叹,于是命他领江岭兵进行讨伐。
B.唐武德三年,冯盎率兵平定了高、冼的叛乱,当时有人游说冯盎称王。冯盎不贪求称王称霸而是归降高祖,体现了他的明智。
C.贞观元年,有人举报冯盎反叛,说他已起兵拒境,太宗采用魏徵的招降建议,派人招降了冯盎,终使岭南安定,并留下“魏徵一席言,胜于十万兵”的美谈。
D.文段(一)记叙了冯盎英勇善战,以民族统一为重,平定战乱的事迹;文段(二)借魏徵进谏的史实让我们看到纳谏与进谏的君臣形象,同时也让我们看出冯盎反叛一事缺少真凭实据。
小题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可奇也。(3分)
                                                                     
(2)人生富贵,如我殆难,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4分)
                                                                        
(3)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想不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物,很令人感到罕见。
(2)人生富贵,能像我这样的恐怕很难,我常常担忧不能担负起重担,而毁了先人所创建的勋绩。
(3)现在如果派出使者,把朝廷的打算明白地告诉他们,不必动用大军,他们就会自己来归顺朝廷。
解析

小题1:就:到达,接近
小题2:C项第一句表明的是善于指挥作战,而非本人的英勇善战。
小题3:魏征的建议不是招降,而是安抚晓喻;太宗是派人安抚晓谕而非招降。
小题4:(1)3分。“意”1分,理解为“料想”“想到”“意料到”等均可;“奇”1分,理解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感到罕见”“感到不寻常”等;句意1分。
(2)4分。“殆”“克”“坠”各1分,句意1分。
(3)3分。“遣”“致”各1分,句意1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冯盎,高州良德人也。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僚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三梦记(节选)
白行简
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尝奉使,夜归。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堂院,路出其侧。闻寺中歌笑欢洽。寺垣短缺,尽得睹其中。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妻在坐中语笑。刘初愕然,不测其故久之。且思其不当至此,复不能舍之。又熟视容止言笑,无异。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刘掷瓦击之,中其罍洗,破迸走散,因忽不见。刘逾垣直入,与从者同视,殿序皆无人,寺扃如故,刘讶益甚,遂驰归。比至其家,妻方寝。闻刘至,乃叙寒暄讫,妻笑曰:“向梦中与数十人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籍,因而遂觉。”刘亦具陈其见。
元和四年,河南元微之为监察御史,奉使剑外。去逾旬,予与仲兄乐天,陇西李杓直同游曲江。诣慈恩佛舍,遍历僧院,淹留移时。日已晚,同诣杓直修行里第,命酒对酬,甚欢畅。兄停杯久之,曰:“微之当达梁矣。”命题一篇于屋壁。其词曰:“春来无计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实二十一日也。十许日,会梁州使适至,获微之书一函,后寄《纪梦诗》一篇,其词曰:“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入慈恩院里游。属吏唤人排马去,觉来身在古梁州。”日月与游寺题诗日月率同。
  贞元中扶风窦质与京兆韦旬同自毫入秦,宿潼关逆旅。窦梦至华岳祠,见一女巫,黑而长。青裙素襦,迎路拜揖,请为之祝神。窦不获已,遂听之。问其姓,自称赵氏。及觉,具告于韦。明日,至祠下,有巫迎客,容质妆服,皆所梦也。顾谓韦曰:“梦有征也。”乃命从者视囊中,得钱二镮,与之。巫抚拿大笑,谓同辈曰:“如所梦矣!”韦惊问之,对曰:“昨梦二人从东来,一髯而短者祝酹,获钱二镮焉。及旦,乃遍述于同辈。今则验矣。”窦因问巫之姓氏。同辈曰:“赵氏。”自始及末,若合符契。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就:靠近,走进去
B.同诣杓直修行里第诣:拜见
C.刘亦具陈其见具:详细地
D.宿潼关逆旅逆旅:客舍,旅店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其妻在坐中语笑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一髯而短者祝酹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破迸走散,因忽不见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日月与游寺题诗日月率同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三个梦恰好是三种梦的类型:第一个梦是你所做的事在别人的梦境里,第二个梦是说你在现实中看到了别人的梦中情景,第三个梦是说两个人的梦境彼此完全相通。
B.第一个故事中,刘幽求捡了一块瓦片投进去,击中了罍洗,围坐的人们惊惶失措,马上走得不见人影。刘幽求就打开庙门进去看,寺庙里却无一人,寺庙窗子也关得好好的。
C.第二个故事是讲述元缜与白居易的事,本文作者便是白居易之弟。白居易猜到元缜抵达梁州,元缜梦见白居易游历佛院,这固然是巧合,但也说明元白二人友情深厚真切。
D.第三个故事中,窦质梦见了一名长得又黑又高的穿青裙白衣的女巫师。第二天,窦质到华岳祠真的遇上了和梦中完全一样的巫师。而那女巫师居然也做到了与窦质同样的梦。
小题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
刘 俯 身 窥 之 见 十 数 人 儿 女 杂 坐 罗 列 盘 馔 环 绕 之 而 共 食 见 其 妻 在 坐 中 语 笑。(2分)
(2)翻译:
①兄停杯久之,曰:“微之当达梁矣。”命题一篇于屋壁。(4分)
译文:                                                                
②明日,至祠下,有巫迎客,容质妆服,皆所梦也。(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信乃令军中毋***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平日学问)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信书虽不传,就本传所载战事考之,可见其纯用权谋,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也。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信建大将之旗鼓建:建造
B.诸将效首虏效:呈献
C.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顾:只是
D.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连:统率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韩信用兵“用权谋”的一组是(3分)            (   )
①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②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
③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④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
⑤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⑥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A.①②⑤B.③⑤⑥C.①③④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韩信先选轻骑持汉红旗隐蔽山上,乘机更换旗帜扰乱赵军军心;又背水布阵,迫使汉军殊死作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胜利。
B.诸将对韩信反常规背水布阵,并说今日破赵会餐不信服,所以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胜利后经韩信解释,佩服不已。
C.赵军事先占据便利形势,看见汉军阵形后大笑轻敌,在韩信等佯弃鼓旗逃走后又空壁逐利,中计丢失军营,大乱而败。
D.井陉口之战,韩信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活用兵法,取得胜利,所以,他虽没有兵书传世,仍可考察出他善用“变诈之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乃令军中毋***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3分)
译文:                                                            
(2)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4分)
译文:                                                            
(3)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卢斌,开封人。以笔札事晋邸,太宗即位,补殿直。端拱中,又为永举军、华州巡检。时大贼侯和尚、刘渥劫兴平、栎阳,***捕贼官二人。斌率兵掩袭,且追且斗,薄南山,渡渭水,抵凤翔,复至耀州,擒锥并尽。
为梓、遂十二州都巡检使,太宗谕之曰:“川陕人情易摇,设有寇攘,虽他境亦当袭逐,仍许便宜从事,不须中覆。”淳化二年,贼任诱等寇昌、合州。斌率兵顿昌州南牛斗山,侦知贼在龙水镇,值大雨,斌驰马四十里,骑从数十人,遂斩诱等百余级,贼众悉平。
三年,富顺监蛮掠荣州,斌晨夜倍道以赴,得州兵千人,署随军粮料以张其势。蛮乃遁,追至地头镇东南八十里,树栅,招其酋甫羌一阿奴纲,谕以朝旨,歃血刻石为盟而遣之。俄而荣、戎、资州、富顺监贼十五队钞乡邑,斌擒三百人,部送阙下,余悉临敌斩戮。
李顺为乱,斌即率兵六百抵成都,斗战连月,***数万人。明年,成都不守,斌还梓州,集十州兵赴援,知州张雍委以监护之任。会江水泛溢,毁子城。斌劝谕州民,翌日,畚锸大集,自城西大濠中掘堑深丈,决西河水,注之以环城。二月,贼渠相里贵众二十一万傅城下,城中兵裁三千。斌曰:“军法倍兵不战,然狂丑乌合,非训练之师,以吾仗天子威灵,必可歼荡。”即感厉士伍,负土塞南北门,为固守之计。又突出与贼战,击刺三十余合,贼稍却。俄复大设机石、连弩、冲车、云梯,四面鼓噪乘城,矢石乱下,斌与州将随机设备。长围八十日,会王继恩令石知颙率兵来援,斌出东门迎劳王师,贼不战而溃。斌乘胜追斩及纳降二万余。
斌在川峡六年,以孤军御寇,累立战功,表求入奏。太宗遣使谕之曰:“俟妖孽尽殄,当召汝。”既而贼党集梓、绵、汉三州境上,斌往平之。未几,代还,太宗亲加劳问
卒,年五十。子文质殿中丞。
(选自《宋史·卢斌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设有寇攘,虽他境当袭逐设:布置
B.会江水泛溢,毁子城会:给好
C.谕以朝旨,歃血刻石为盟而遣之谕:告诉
D.俟妖孽尽殄,当召汝俟:等到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卢斌平贼有功的一组是                  (   )
①遂斩诱等百余级,贼众悉平         
②得州兵千人,署随军粮料以张其势
③斌擒三百人,部送阙下,余悉临敌斩戳                 
④以吾仗天子威灵,必可歼荡
⑤斌乘胜追斩及纳降二万余
⑥未几,代还,太宗亲加劳问
A.②③⑥B.①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卢斌在太宗时补官任殿直、有乱贼猖狂,***捕贼官,他率兵剿灭。淳化二年,有贼作乱,卢斌率兵冒雨奔袭,平定乱贼。
B.乱贼在荣州抢掠,卢斌昼夜兼程救援。追赶乱贼,在地头镇建营寨,并与蛮人首领结盟。又有乱贼在乡镇抢掠,他率兵平息。
C.李顺作乱,成都失守,卢斌在梓州召集兵力救援。他在城中以三千兵与二十多万敌人对峙,坚守八十天,援军来到,奋力突围。
D.卢斌深得太宗信任。他出任都巡检使,太宗嘱咐他负起处置乱贼的重任wb请求回朝奏报却被太宗以乱贼没有全灭为由婉拒。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斌率兵掩袭,且追且斗,薄南山,渡渭水,抵凤翔,复至耀州,擒锥并尽。(5分)
译文:                                                                                                                                           
(2)即感厉士伍,负土塞南北门,为固守之计。又突出与贼战,击刺三十余合,贼稍却。(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鸣机夜课图》记
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府君由是得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
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母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既而摩铨顶曰:“好儿子!尔他日何以报尔母?”
记母教铨时,组紃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历四十昼夜,无倦容。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我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讫而卒。
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妇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注:①夏楚:戒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盘罍间未尝有俭色俭色:不丰盛的情况
B.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夜分:半夜
C.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女子:你的儿
D.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母女:母亲和媳妇
小题2:比较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意阿丈有此女  ②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③鸡鸣卧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A.①与②的“乃”相同,③与④的“焉”不同。
B.①与②的“乃”相同,③与④的“焉”也相同。
C.①与②的“乃”不同,③与④的“焉”相同。
D.①与②的“乃”不同,③与④的“焉”也不同。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吾母“贤良美德的一组是(   )
①吾母脱簪珥,治酒浆 ②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③好儿子!尔他日何以报尔母  ④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  ⑤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⑥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
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记叙了母亲平凡而辛勤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B.选文中所写母亲对父母孝、对子女慈、相夫教子等,虽然都属于传统道德的范围,但仍具有现实意义。
C.本文作者叙述母亲诸多琐事,用铺叙手法,再加上一些感情浓烈的语词,因而对母亲的赞美和热爱极为具体化。
D.文中的细节描写有点睛之妙,比如“先外祖长身白髯”一段中,外祖父的得意,母亲的聪颖,以及父女间融洽的亲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题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5分)
译文:                                                       
(2)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先世家沛。父世珍,始徒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朔入濠见子兴。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秋九月,元兵复徐州,彭大、赵均用奔濠,德崖等纳之。子兴礼大而易均用,均用怨之。德崖遂与谋,伺子兴出,执而械诸孙氏,将***之。太祖方在淮北,闻难驰至,诉于彭大。大怒,呼兵以行,太祖亦甲而拥盾,发屋出子兴,破械,使人负以归,遂免。
十三年春,贾鲁死,围解。太祖收里中兵,得七百人。子兴喜,署为镇抚。时彭、赵所部暴横,子兴弱,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计降驴牌寨民兵三千,与俱东。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卒二万。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是年,张士诚据高邮,自称诚王。
十四年冬十月,元丞相脱脱大败士诚于高邮,分兵围六合。太祖曰:“六合破,滁且不免。”与耿再成军瓦梁垒,救之。力战,卫老弱还滁。元兵寻大至,攻滁,太祖设伏诱败之。然度元兵势盛且再至,乃还所获马,遣父老具牛酒谢元将曰“守城备他盗耳,奈何舍巨寇戮良民?”元兵引去,城赖以完。脱脱既破士诚,军户大振,会甲馋,避胖共柄,江淮乱益炽。
十五年春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祜等拔和州,檄太祖总其军。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日:“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元兵十万攻和,太祖率众破之,元兵皆走渡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其季也季:弟兄间排行最小的。
B.发屋出予兴,破械破:打开。
C.遣张天祜等拔和州拔:攻占,攻取。
D.比视事,剖决如流视事:看事情。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太祖能审时度势的一组是:       (   )
①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②得毋当举大事乎?
③闻难驰至,诉于彭大
④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
⑤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
⑥太祖故后至,就左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在少年时期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不幸。自然灾害的考验,亲人的相继辞世的打击,使得他无依无靠,生活无着,只得出家为僧。
B.至正十二年秋天,彭大、赵均用投奔濠州,郭子兴认为赵均用容易对付而惹恼了赵均用,差点招致***身之祸,幸亏太祖带兵前去救了他。
C.在张士城高邮称王之时,太祖计降驴牌寨、夜袭张知院、俱攻滁州城,这些都是他在准确分析彭、赵以及郭的形势以后做出的一系列大事,
D.太祖高瞻远瞩,深知六合对于滁州的重要性,在一战而败元军的情况下,能头脑清醒地认识到将来形势的发展,另用他策巧妙的保全了滁州。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4分
(2)遣父老具牛酒谢元将曰:“守城备他盗耳,奈何舍巨寇戮良民?”(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