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鸣机夜课图》记蒋士铨吾母姓钟氏,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鸣机夜课图》记
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府君由是得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
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母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既而摩铨顶曰:“好儿子!尔他日何以报尔母?”
记母教铨时,组紃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历四十昼夜,无倦容。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我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讫而卒。
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妇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注:①夏楚:戒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盘罍间未尝有俭色俭色:不丰盛的情况
B.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夜分:半夜
C.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女子:你的儿
D.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母女:母亲和媳妇
小题2:比较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意阿丈有此女  ②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③鸡鸣卧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A.①与②的“乃”相同,③与④的“焉”不同。
B.①与②的“乃”相同,③与④的“焉”也相同。
C.①与②的“乃”不同,③与④的“焉”相同。
D.①与②的“乃”不同,③与④的“焉”也不同。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吾母“贤良美德的一组是(   )
①吾母脱簪珥,治酒浆 ②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③好儿子!尔他日何以报尔母  ④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  ⑤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⑥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
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记叙了母亲平凡而辛勤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B.选文中所写母亲对父母孝、对子女慈、相夫教子等,虽然都属于传统道德的范围,但仍具有现实意义。
C.本文作者叙述母亲诸多琐事,用铺叙手法,再加上一些感情浓烈的语词,因而对母亲的赞美和热爱极为具体化。
D.文中的细节描写有点睛之妙,比如“先外祖长身白髯”一段中,外祖父的得意,母亲的聪颖,以及父女间融洽的亲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题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5分)
译文:                                                       
(2)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5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我的母亲姓钟,小时候和几个哥哥跟着我外祖父滋生公读书。十八岁嫁给我父亲。那时我父亲四十多岁,性情豪爽,爱结交朋友,喜欢施舍财物给别人,散给人家许多钱,使家里一贫如洗,家中常常宾客满座。我母亲摘下金玉首饰,换了钱办酒席,席上酒菜丰盛,毫不减色。结婚两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她经历穷困的生活,别人都不能忍受的,我母亲却心情坦然,没有忧愁的样子,亲戚和同族人争相称赞她的贤慧。我父亲于是考虑再到北方去做官,把我母亲和我寄放在外祖父家,靠他们生活。
外祖父高身材、白胡子、喜欢喝酒。酒喝得高兴,就大声念他做的诗,叫我母亲指出诗句的缺点。母亲每指出一个字不妥当,外祖父就斟酒一杯喝下肚;指出几个字后,他就乐陶陶地捋着胡须大笑,拳起酒杯大声说:“想不到老汉我竟有这样的好女儿!”接着抚摩我的头顶说:“乖孩子,你将来用什么来报答你娘啊?”
回忆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读书。母亲手里操作,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懈怠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很快又抱着我哭说:“儿啊,你在这时候不肯学习,我怎么去见你父亲!”到半夜时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儿,母亲摇醒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母亲的脸,泪水正纵横流落,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
庚戌年,外祖母病势严重,母亲侍候她,所有汤药、茶水、食物,一定先尝过再给她吃,服侍四十昼夜,没有倦怠的样子。外祖母临死前,哭泣着说:“女儿身体本来虚弱,现在为了服侍我,比哪个哥哥都劳累,真把你拖垮了。日后我女婿回来,替我说:‘我死没有别的遗憾,只遗憾看不见我外孙成家立业。’希望你们好好教导他!”说完就死了。
我十岁时,父亲回来了。过了一年,他又带着母亲和我一起出游,到过燕、秦、赵、魏、齐、梁、吴、楚好多地方。父亲做错了事,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有时(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怒气稍稍消解,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每次审理有关人命的重案,母亲总是拉着我立在他桌子前说:“希望你想到还有这样一个儿子!”父亲就频频点头。
过了十年,我们回到家乡,在鄱阳县定居下来,那时我将近二十岁。第二年,娶妻张氏。母亲把媳妇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教她纺纱织布、刺绣缝纫,就像我小时候教我读书一样。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鸣机夜课图》记蒋士铨吾母姓钟氏,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先世家沛。父世珍,始徒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朔入濠见子兴。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秋九月,元兵复徐州,彭大、赵均用奔濠,德崖等纳之。子兴礼大而易均用,均用怨之。德崖遂与谋,伺子兴出,执而械诸孙氏,将杀之。太祖方在淮北,闻难驰至,诉于彭大。大怒,呼兵以行,太祖亦甲而拥盾,发屋出子兴,破械,使人负以归,遂免。
十三年春,贾鲁死,围解。太祖收里中兵,得七百人。子兴喜,署为镇抚。时彭、赵所部暴横,子兴弱,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计降驴牌寨民兵三千,与俱东。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卒二万。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是年,张士诚据高邮,自称诚王。
十四年冬十月,元丞相脱脱大败士诚于高邮,分兵围六合。太祖曰:“六合破,滁且不免。”与耿再成军瓦梁垒,救之。力战,卫老弱还滁。元兵寻大至,攻滁,太祖设伏诱败之。然度元兵势盛且再至,乃还所获马,遣父老具牛酒谢元将曰“守城备他盗耳,奈何舍巨寇戮良民?”元兵引去,城赖以完。脱脱既破士诚,军户大振,会甲馋,避胖共柄,江淮乱益炽。
十五年春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祜等拔和州,檄太祖总其军。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日:“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元兵十万攻和,太祖率众破之,元兵皆走渡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其季也季:弟兄间排行最小的。
B.发屋出予兴,破械破:打开。
C.遣张天祜等拔和州拔:攻占,攻取。
D.比视事,剖决如流视事:看事情。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太祖能审时度势的一组是:       (   )
①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②得毋当举大事乎?
③闻难驰至,诉于彭大
④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
⑤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
⑥太祖故后至,就左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在少年时期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不幸。自然灾害的考验,亲人的相继辞世的打击,使得他无依无靠,生活无着,只得出家为僧。
B.至正十二年秋天,彭大、赵均用投奔濠州,郭子兴认为赵均用容易对付而惹恼了赵均用,差点招致杀身之祸,幸亏太祖带兵前去救了他。
C.在张士城高邮称王之时,太祖计降驴牌寨、夜袭张知院、俱攻滁州城,这些都是他在准确分析彭、赵以及郭的形势以后做出的一系列大事,
D.太祖高瞻远瞩,深知六合对于滁州的重要性,在一战而败元军的情况下,能头脑清醒地认识到将来形势的发展,另用他策巧妙的保全了滁州。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4分
(2)遣父老具牛酒谢元将曰:“守城备他盗耳,奈何舍巨寇戮良民?”(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荀或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或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日:“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日:“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或独将宗族至冀州。而袁绍已夺馥位,待或以上宾之礼,或度绍终不能成大事,初平二年,或去绍从太祖。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或,或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这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太祖将伐刘表,问或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已掩其不意。”太祖遂行。
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或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或劳军于谯,或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荀或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除亢父令除:授予官职。
B.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冲:冲击。
C.其辞悖慢悖:悖逆。
D.太祖乃以绍书示彧示:给……看。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苟或有“王佐之才”的一组是(3分)(   )
①举孝廉,拜守宫令   
②公能断大事,应变元方
③待或以上宾之礼   
④可显出宛、叶而闻行轻进,已掩其不意
⑤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⑥以彰殊勋,密以咨或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荀彧年少的时候,南阳何颗就认为他不同寻常,很推重他。董卓之乱时,苟或辞官到了冀州,后来跟随太祖。
B.迎天子回都后,太祖接到袁绍给他的信,太祖看后勃然大怒,出入的举动和平常不同,大家都说是败给张绣的缘故,只有苟或认为有其他忧虑。
C.荀彧很有见识和谋略。他分析太祖在气度和谋虑上都胜过袁绍,即使袁绍目前实力雄厚,也难有所作为,太祖听了很高兴。
D.十七年,董昭等人说太祖功劳很大,应该晋升为国公;苟或却持异议,认为太祖兴义兵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定国家,不应该受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5分)
②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或疾留寿春,以忧薨。(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知俊,字希贤,徐州沛县人也。姿貌雄杰,倜傥有大志。始事徐帅时溥,为列校,溥甚器之,后以勇略见忌。唐大顺二年冬,率所部二千人来降,即署为军校。知俊披甲上马,轮剑入敌,勇冠诸将。太祖命左右义胜两军隶之,寻用为左开道指挥使,故当时人谓之“刘开道”。天祜三年冬,以兵五千破岐军六万于美原。三年五月,封大彭郡王。
时知俊威望益隆,太祖雄猜日甚,会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无罪见诛,知俊居不自安,乃据同州叛,分兵以袭雍、华。太祖闻知俊叛,遣近臣谕之曰:“朕待卿甚厚,何相负耶?”知俊报曰:“臣菲背德,但畏死耳!王重师不负陛下,而致族灭!”太祖复遣使谓知俊曰:“朕不料卿为此。昨重师得罪,盖刘捍言阴结郡、凤,终不为国家用。我今虽知枉滥,悔不可追。
致卿如斯,我心恨十盖刘捍误予事也,捍一死固未塞责。”知俊不报,遂分兵以守潼关。太祖率兵进讨,攻潼关,下二寻而王师继至,知俊乃举族奔于凤翔,岐王李茂贞厚待之,加检校太尉。寻命率兵攻围灵武。武节度使韩逊遣使来告急,太祖令康怀英率师救之,师次邻州长城岭,为知俊邀击,怀英败茂贞说,署为泾州节度使。
既而为茂贞左右石简颥等间之,免其军政,寓于岐下。茂贞犹子继崇镇秦州,因来宁觐,知俊途穷至此,不宜以谗嫉见夺,茂贞乃诛简颗等以安其心。继崇又请令知俊挈家居秦州,刊丰给,茂贞从之。未几,邪州乱,茂贞命知俊讨之。时郡州都校李保衡纳款于朝廷,末帝遣霍威率众先入于郡,知俊遂围其城,半栽不能下。会李继崇以秦州降于蜀,知俊妻孥皆迁于成:遂解邻州之围而归岐阳。以举家入蜀,终虑猜忌,因与亲信百余人夜斩关奔蜀。
蜀王王建待之甚至,即授武信军节度使,寻命将兵伐岐,不克,班师。久之,复命为都统领军伐岐。时部将皆王建旧人,多违节度,不成功而还,蜀人因而毁之。先亦,忌之,尝谓近侍日:“吾渐衰耗,恒思身后。刘知俊非尔辈能驾驭,不如早为之所。”伪蜀天汉年冬十二月,建遣人捕知俊,斩于成都府之炭市。
(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十三》,有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寻用为左开道指挥使             寻:不久
B.昨重师得罪                      得罪:获罪
C为知俊邀击                       邀:拦截
D.蜀人因而毁之                   毁:败坏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刘知俊骁勇善战和反复无常的一组是(3分)(   )
姿貌雄杰,倜傥有大志               轮剑人敌,勇冠诸将
A.B.
率所部二千人来降因与亲信百余人夜斩关奔蜀
以兵五千破岐军六万于美原遂解邻州之围而归岐阳
C.D.
刘知俊非尔辈能驾驭,不如早为之所   知俊乃举族奔于凤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刘知俊本来在徐州镇主帅时溥手下做列校,后来被猜忌而率部属两千人投降后梁。
祖曾任命他担任左开道指挥使,所以当时人又称他“刘开道”。
B.太祖的猜忌、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无罪被杀使刘知俊惶恐不安,于是刘知俊占据同乱,和太祖分庭抗礼,后又逃跑到凤翔投奔岐王李茂贞。
C.投奔李茂贞后,刘知俊先是担任检校太尉,后因为击败康怀英的军队立下战功又担州节度使,而后又因受到李茂贞的猜忌被剥夺了军政大权。
D.刘知俊才能突出,蜀王王建虽然优待他,但对他也很猜忌,因担心自己死后没有人驾驭刘知俊,于是派人逮捕刘知俊,并把他处死以绝后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致卿如斯,我心恨恨,,盖刘捍误予事也,捍一死固未塞责。(5分)
(2)知俊途穷至此,不宜以谗嫉见夺,茂贞乃诛简颗等以安其心。(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三年,逢恩俱徙掾江陵。半岁,邕管奏君为判官,改殿中侍御史,不行。
拜京兆府司录。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京兆改凤翔尹,以节镇京西,请与君俱。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史判官。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改虔州刺史。民俗相朋党,不诉杀牛,牛以大耗;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度支符州,折民户租。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君独疏,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欢为贺。
改澧州刺史。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君曰:“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官害民!”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君年且老,当日日拜走仰望阶下,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选自曾国藩纂《经史百家杂钞》,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形貌魁硕 魁硕:壮伟貌
B.用前能拜三原令用:任命
C.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倍经:常数的两倍
D.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案:查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署“刚正”或“爱民”特点的一项是(3分)  (   )
①君方质有气                       ②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
③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             ④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⑤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       ⑥ 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张署为人方正质朴有气度,擅长文词。邕管奏请任张署为判官,后改任殿中侍御史,而张署没有就任。
B.张署平时做事认真,为人严肃,下属禀报事务都不敢平视。后来他因为办事能力强,由京兆尹改任凤翔尹。
C.张署在虔州任上非常重视教化,派人到别的大郡学习礼仪,回来进行宣讲和教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张署为人正直,勇于担当,竭力为民谋求利益,不惜违逆上级意旨,甚至不惧因此而获罪,深受百姓爱戴。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3分)
译句:                                                                             
                                                                            
(2)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3分)
译句:                                                                             
                                                                            
(3)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4分)
译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武儒衡,字庭硕。才度俊伟,气直貌庄,言为妄,与人交友,终始不渝。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以望其知。而儒衡谒见,未尝辄易所好,但与之正言直论,余庆因亦重之。
宪宗以元衡横死王事,尝嗟惜之,故待儒衡甚厚。累迁户部郎中。十二年,权知谏议大夫事,寻兼知制诰。皇甫镈以宰相领度支,剥下以媚上,无敢言其罪者。儒衡上疏论列,镈密诉其其事,帝曰:“勿以儒衡上疏,卿将报怨耶!”镈不复敢言。
儒衡气岸高雅,论事有风彩,群邪恶之。尤为宰相令狐楚所忌。元和末年,垂将大用,楚畏其明俊,欲以计沮之,以离其宠。有狄兼谟者,梁公仁杰之后,时为襄阳从事。楚乃自草制词,召狄兼谟为拾遗,曰:“朕听政余暇,躬览国书,知奸臣擅权之由,见母后窃位之事。我国家神器大宝,将遂传于他人。洪惟昊穹,降鉴储祉,诞生仁杰,保佑中宗,使绝综维更张,明辟乃复。宜福胄胤,与国无穷。”乃兼谟制出,儒衡泣诉于御前,言其祖平一在天后朝辞荣终老,当时不以为累。宪宗再三抚慰之,自是薄楚之为人。然儒衡守道不回,嫉恶太甚,终不至大任。寻正拜中书舍人。时元稹依倚内官,得知制诰,儒衡深鄙之。会食瓜阁下,蝇集于上,儒衡以扇挥之曰:“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同僚失色,儒衡意气自若。迁礼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年五十六。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八)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待儒衡甚厚    厚:优待     
B.群邪恶之   恶:讨厌
 
C.当时不以为累    累:劳苦     
D.儒衡深鄙之  鄙:轻视
小题2:下列各项中,均能表现武儒衡具有“性格耿直”的一组是                (  )
①未尝辄易所好  ②儒衡上疏论列   
③论事有风彩                    ④宜福胄胤,与国无穷  
⑤欲以计沮之                     ⑥同僚失色,儒衡意气自若
A.①②⑥ B.③④⑤C.①②⑤ 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整肃朝纲,武儒衡论事不避权贵,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但因为他喜欢向皇帝告密而被同僚忌恨。
B.宪宗准备重用武儒衡,令狐楚害怕他的明智俊异,便想方设法阻挠,以离间皇帝对武儒衡的宠信。
 
C.皇甫镈向皇帝的“报怨”有报复武儒衡的意图,但在宪宗识破并当面提出批评后,就不敢再说了。
 
D.令狐楚荐用狄兼谟,用意是以武氏篡权影射儒衡。武儒衡便向宪宗祖上武平一隐退之事来应对。
小题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以望其知。(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儒衡守道不回,嫉恶太甚,终不至大任。(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食瓜阁下,蝇集于上,儒衡以扇挥之曰:“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