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十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节选自苏辙《巢谷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梅州遗予书曰遗:遗留,留给
B.遂弃其旧学,畜弓箭畜:储备,置办
C.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恨:遗憾
D.县釜而爨,易子而食县:同“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予以罪谪居筠州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C.昔赵襄子厄于晋阳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通过巢谷的弃文从武、与作者兄弟的交往刻画了他重朋友义气,具有古代侠士遗风的义士的形象。
B.当作者兄弟俩被贬谪岭南时,巢谷以年老多病之体,万里步行,去见他俩,不幸病死于途中,这突出表现了巢谷的古道热肠、侠士风概。
C.本文选材典型,叙事简洁,辞藻华丽,富有感染力,人物形象鲜明,意蕴高妙,回味无穷,这就是苏辙行文的特色所在。
D.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发表议论,将巢谷比作春秋末年忠于赵襄子的高恭,除了揄扬巢谷之外,还有讥刺世人趋炎附势的意味。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既 见 握 手 相 泣 已 而 道 平 生 逾 月 不 厌 时 谷 年 七 十 有 三 矣 瘦 瘠 多 病 非 复 昔 日 元 修 也。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于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史臣日: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许,平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仲文伪北,让军颇骄北:败逃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薄:轻视
小题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于仲文“谋略”的一组是(  )
①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仲文年青时候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对他实施进攻。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阻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于仲文可谓深谙此道,在城截止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懈之时,挑选精锐骑兵,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出谋划策,力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勒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城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小题1:找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  )(3分)
A.则人谁肯固矣坚守,固守B.其必济成功
C.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一起D.侃率之以乘城攻打
小题2: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项城为叛军困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皆为陛下所成就       D.为君翻作《琵琶行》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②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尽心下》
  【注】①或:同“惑”,奇怪。②介然:经常。
 
(1)从选段一来看,“王之不智”体现在“        ,       ”,孟子认为君王要做到“智”,应该远离“       ”。(用原文回答)(3分)
(2)以上两个选段阐述了一个相同的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 “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取材于《后汉书·卷九十八》)
[注]①陈定: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濮阳令归去:前往B.常卑辞厚礼辞:言辞
C.故不造也造:拜访D.征,皆不就就:任职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   )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  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 
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⑥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③④⑥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3分)
                                                                          
(2)劭鄙其人而不肯对。(3分)
                                                                       
(3)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日:“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日:“敢问其次。”日:“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论语·子路》)
小题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把义放在最高标准,孔子在与子贡的谈话中把品德修养和国家利益放在最高标准。
B.孔子和孟子都一致谈到了作为“士”的行为准则:言是不需要信,行也是不需要果。
C.信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实孔子也认为“信”是“士”的重要标准。
D.孟子还说过:“君子不亮(通“谅”,即信),恶乎执?”即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有操守?所以孟子并不认为君子不需要讲信用。
小题2:不少书籍都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孔子的格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