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铣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累除马邑郡丞除:担任
B.执靖将斩之执:捉住
C.王者之师,义存吊伐吊:慰问,安抚
D.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虞:欺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而以私怨斩壮士乎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①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①乃度岭至桂州②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①潜令间谍离其心腹②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②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③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              ④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⑤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⑥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杨素认为他将来做官一定能做到自己现在的位置。
B.李靖在攻打萧铣的战斗中,看重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C.李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吊民伐罪,对待俘虏不该太苛刻,结果使很多敌人主动归降。D.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战功卓著,可以和汉代的李陵相媲美。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3分)
答:                                                  
②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4分)
答:                                                  
③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3分)
答: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D
小题5:①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
②投降了还要抄没他们的家产,恐怕不符合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救助出来的本意吧。
③你带领三千轻骑兵深入到突厥内地,最后攻克了定襄。
解析

小题1:虞:意料,预料
小题2:都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就”。A中两个“而”分别表示转折和承接关系;B中两个“以”都是连词,分别是表示目的和因果关系;D中两个“其”都是代词,第一个是“他的”的意思,第二个是“他”的意思。
小题3:①②不是直接体现,③不能体现。
小题4:唐太宗的意思是李靖要超过李陵很多,而不是相媲美。
小题5:①关键词:若、时、必、以,3分。
②关键词:降、籍、救焚拯溺、义,4分。
③关键词:卿、以、虏庭、克复,3分。
参考译文: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县人。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他的舅舅是韩擒虎,号称为名将,每和李靖谈论兵法,没有不称赞他好的时候,抚摸着他(的头)说:“可以和他谈论孙、吴的兵法的,只有这个人。”开始的时候在隋朝做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都称赞他。杨素曾经摸着他的座椅对李靖说:“你最终应该坐到这里。”
在隋朝大业末年,授予马邑郡丞的官职。正碰上唐高祖李渊去攻打突厥,李靖观察李渊,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意图,于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将要前往扬州,向朝廷报告事变,路过长安,因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罢。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喊道:“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高祖认为他的话很有气魄,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他),于是就放了他。
贞观四年,李靖又上奏十条计策来对付萧铣,高祖听从了他的意见,萧铣在夔州聚集军队。萧铣认为当时正是秋汛季节,江水上涨,三峡道路十分危险,坚信李靖不能进军,于是让士兵休息,不加防备。九月,李靖就带兵前进,将下三峡,将领们都请求停止进军来等待江水退了再说。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会不能丧失。来到江陵,扎营在城下,萧铣十分害怕,这时才从江南征调人马,果然调集不到。李靖打败了他的勇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虏带甲的士卒4000多人,又率领军队包围萧铣所居城堡。萧铣派人请求投降,李靖当即进入占据了江陵城,军队号令如山,纪律严明,没有私下掳掠的现象。
当时诸将都说萧铣的将士与官军以死拒战的人,罪行严重,应抄没他们的家资来奖赏将士们,李靖说:“我们是仁义之师,作战的意义在于吊民伐罪。人家投降了还要抄没他们的家产,恐怕不符合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救助出来的本意吧。只怕从这往南的各个城镇都会坚守不投降了,这不是一个好计策。”于是没有那样做。江汉一带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不争着归降的。李靖凭借战功被授予上柱国的官职,封为永康县公。李靖于是度过五岭来到桂州,派人分路招抚各部落。部落大首领冯盎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都派人来请降。李靖秉承皇帝的意旨授予他们官爵。
突厥各部叛变,朝廷计划进军攻打,任命李靖为代州行军总管。李靖率领三千勇猛的骑兵出敌不意,从马邑直走恶阳岭来逼迫敌军,突利可汗没有料到李靖会这样做,看到官军突然来到,于是很害怕,议论纷纷:“唐军如果不是全国军队都来了,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呢?”一天之内多次自相惊扰。李靖通过侦察知道这种情况,暗中让间谍挑拨突利可汗和他心腹将领的关系,突利可汗亲近的康苏密前来投降。贞观四年,李靖进攻定襄,打败了突厥,突利可汗仅仅一个人逃走了。唐太宗曾对他说:“从前李陵带领步兵五千去攻打匈奴,最后不免自己投降了匈奴,才得到史书留名;你带领三千轻骑兵深入到突厥内地,最后攻克了定襄,威名震慑了北边的胡人,这真是从古到今所没有的功绩。”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小题3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D.失其所与,不知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③以乱易整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替代④替
B.①驻军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
C.①驻军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替代④给予
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
小题3:下面列举了烛之武的一些话语,这些话语中对秦国有利的一句是
A.亡郑以陪邻
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小题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指秦国,“贰于楚”是说郑对晋怀有二心,同楚亲近。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邻”的意思是:增加邻国的土地。
C.君之所知也
“所知”的内容是“晋军早晨渡河回国,晚上就筑墙将焦、瑕两地划给秦国了”。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君图之”意思是:希望秦君考虑损晋利秦这件事。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臣愿得谒之谒:拜见。
B.今行而无信信:凭信之物。
C.秦王购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
D.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善:好好地。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走投无路,处境困窘。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迫害。
C.仰天太息流涕涕:眼泪。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小题3: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何厌之有                  ④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
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庆殊命。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宋国建,奉常郑鲜之举为博士,仍迁世子舍人。高祖受命,补太子舍人。雁门人周续之隐居庐山,儒学著称,永初中,征诣京师,开馆以居之。高祖亲幸,朝彦毕至,延之官列犹卑,引升上席,上使问续之三义,续之雅仗辞辩,延之每折以简要。既连挫续之,上又使还自敷释,言约理畅,莫不称善。徙尚书仪曹郎,太子中书舍人。
时尚书令傅亮自以文义之美,一时莫及,延之负其才辞,不为之下,亮甚疾焉。庐陵王义真颇好辞义,待接甚厚,徐羡之等疑延之为同异,意甚不悦。少帝即位以为正员郎兼中书寻徙员外常侍出为始安太守领军谢晦谓延之曰昔荀勖忌阮咸斥为始平郡今卿又为始安可谓二始。黄门郎殷景仁亦谓之曰:“所谓俗恶俊异,世疵文雅。” ……
世祖登阼,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子竣既贵重,权倾一朝,凡所资供,延之一无所受,器服不改,宅宇如旧。尝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往道侧。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辄据鞍索酒,得酒必颓然自得。常语竣曰“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竣起宅,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表解师职,加给亲信三十人。
孝建三年,卒,时年七十三。追赠散骑常侍、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如故。谥曰宪子。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自潘岳、陆机之后,文人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所著并传于世。                                           (节选自《宋书选译·颜延之传》)
【注】①彦:英才。②登阼:皇帝登基。③卤簿: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亲幸幸:皇帝驾临某地
B.引升上席引:被引领
C.奉常郑鲜之举为博士举:举荐
D.寻徙员外常侍寻:寻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今不幸见汝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言约理畅,莫不称善素善留侯张良
C.俱以词彩齐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以为金紫光禄大夫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颜延之文才卓著的一组是(      )
①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
②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
③续之雅仗辞辩,延之每折以简要
④言约理畅,莫不称善
⑤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
⑥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延之从小丧父,家庭贫寒,但他不为困境所限,勤奋读书,写出的文章在当时无人可比。
B.宋武帝曾亲临学馆,把颜延之升坐上席,让他与周续之谈论三义,颜延之依仗能言善辩,说了许多道理。
C.颜延之恃才自负,得罪了人,后来还是被排挤出京,调任始安郡太守。
D.在儿子官位贵重、权势显赫之时,颜延之仍不改当年的器用服饰、居室屋宇,并表示不喜欢见达官贵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共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潘锦芳传
(清)施补华
潘锦芳,湖州卖酒翁也。少习拳勇技击,谊心直气,市井无赖咸惮之,已而折节为善。谦谨畏事,犯而不校。晚年酒益雠,家富,子孙内赀①为品官,翁称封君②,而谦谨加甚。每入市井,伛偻旁行,与庸保③语,兄之弟之。郡县大夫与缙绅之征而归者,敬翁为人,诣之,匿不敢见。为人平争斗,偿逋负,事解不居其名。
咸丰庚中,粤贼攻湖州,赵忠节公以乡兵守城,指翁告人曰:“此游侠之雄也,惜乎老矣!”辛酉之,贼陷会城,围湖州益亟,而江苏巡抚驻军上海,忠节作血书乞援。募能犯围出者,翁请独行。及陈血书,议以松江提督曾秉中帅水师绝太湖而西,为外内合攻之计。乡人贾于上海者,聚资十万饷之。行有日矣,有尼之者,中变,翁乃流涕言曰:“老夫出城时,城中粮已尽矣,兵一日两粥,民食草根树皮,空巷敝庐,死人相枕。生者数老夫之行,日暮待援,惧不相保。城外贼如麻,登高叫呼,兵在城上与之应答,岌岌将为变。老夫病且死,犯围为此行;乡人贾于此者,念在围城父兄子弟、宗族姻连,其情愁急,恨水师无翮而飞也;彼尼之者,何其不仁乎!呜乎,吾不复见赵公矣!”举拳击案,大呼呕血以死。死之六月,为同治壬戌五月,湖州城陷,翁家亦破。翁之诸孙,至今以酒为业。
施氏曰:同治壬申、癸酉间,重修湖州府志,余言潘锦芳事,宜附壬戌殉节诸君之后,或以卖酒者少之,遂不得书。呜乎,翁卖酒者也,赵忠节公识之矣。
注:①内赀:即“纳资”,交纳钱款捐官,买官职。②封君:子孙贵显,父、祖因而受到封典的,称封君,也称封翁。③庸保:雇工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市井无赖咸惮之惮:害怕,畏难。
B.已而折节为善折节:降低身份。
C.围湖州益亟亟:急速,急迫。
D.聚资十万饷之饷:馈赠,赠送。
小题2:以下各组能直接表现潘锦芳“忠烈”品格的一组是
①少习拳勇技击,谊心直气    ②募能犯围出者,翁请独行    ③谦谨畏事,犯而不校
④老夫病且死,犯围为此行    ⑤翁卖酒者也,赵忠节公识之矣      ⑥举拳击案,大呼呕血以死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锦芳年轻时习过武,后来他谨言慎行,晚年虽家道殷实,但做事低调,为他人平争斗还欠债不求扬名致谢。
B.文章善用语言描写,潘锦芳为救兵不肯前来而激愤的一番陈词,形象极其鲜明生动,赤诚之心昭然可见。
C.作者赞美了潘锦芳具有侠肝义胆,又对朝廷官吏贻误战机,失陷城池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与愤恨。
D.潘锦芳为全城人冒死求援,结果却因是卑贱的卖酒人而不能名列地方史册,作者对此表示遗憾与惋惜。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11分)
(1)郡县大夫与缙绅之征而归者,敬翁为人,诣之,匿不敢见。(4分)
(2)生者数老夫之行,日暮待援,惧不相保(3分)
(3)彼尼之者,何其不仁乎!呜乎,吾不复见赵公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脩府,拜郎中。
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诩计贼当退,乃潜遣五百余人于浅水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大破之,斩获甚众,贼由是败散,南入益州。诩乃占相地势,筑营壁百八十所,招还流亡,假赈贫人,郡遂以安。
先是运道艰险,舟车不通,驴马负载,僦五致一。诩乃自将吏士,案行川谷,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
(节选自《后汉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
A.后羌寇武都寇:进犯
B.诩因出城奋击因:趁机
C.以戒不虞戒:防备
D.诩计贼当退计:谋划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众多行速,必惮追我。B.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
C.明日悉陈其兵众D.贸易衣服,回转数周。
小题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虞诩有“将帅之略”的一组是( )
①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②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③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④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⑤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⑥招还流亡,假赈贫人,郡遂以安。
A.②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①③④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邓太后升迁虞诩的官职,并接见赏赐他,表现了邓太后的知人善任。
B.虞诩在理论上懂得活用战例,在实战中能以少胜多,的的确确有“将帅之略”。
C.虞诩把自己的兵力完全暴露在后羌人面前,这种做法虽有迷惑敌方的作用,但其实是一种冒险之举。
D.虞诩在治理武都郡的时候发展了武都郡的经济,表现了他出众的管理才能。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5分)
(2)  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