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宁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馆于军帅家,代军帅上书言事。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时方四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宁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馆于军帅家,代军帅上书言事。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时方四征,羽书帝午,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淮安纳款,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宁抗论不屈,释还,擢广德知府。会大旱,乞免民租,不许。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召拜司农卿,迁兵部尚书。明年出为松江知府。用严为治,积岁蠹弊,多所厘革。寻改山西行省参政。召拜参知政事,知吏、户、礼三部事。宁,初名亮,至是赐名宁。
三年,坐事出知苏州。寻改浙江行省参政,未行,用胡惟庸荐,召为御史中丞。太祖尝御东阁,免冠而栉。宁与侍御史商暠入奏事,太祖见之,遂移入便殿,遣人止宁毋入。栉已,整冠出阁,始命入见。六年命兼领国子监事。俄拜右御史大夫。八月遣释奠先师。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久之,进左御史大夫。
宁有才气,而性特严刻。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吏民苦之,号为陈烙铁。及居宪台,益务威严。太祖尝责之,宁不能改。其子孟麟亦数谏,宁怒,捶之数百,竟死。太祖深恶其不情,曰:“宁于其子如此,奚有于君父耶!”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十三年正月,惟庸事发,宁亦伏诛。
(节选自《明史·奸臣列传·一九六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馆于军帅家馆:寄居
B.太祖益才之。才:认为……有才干
C.多所厘革。厘:治理
D.免冠而栉栉:洗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C.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久之,进左御史大夫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小题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陈宁有才无德的一组是(3分)
① 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
② 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
③ 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
④ 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
⑤ 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
⑥ 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宁向太祖进谏,善于变通陈情。一次他乞免民租,未得到允许,就向太祖面奏,以征租不止会把百姓赶跑为由,说服了太祖。
B.陈宁虽有才气,但性情严酷刻薄。他在苏州做知府时,征赋苛急,曾烧红了铁烙人肌肤。官居高位后,仍不听太祖的指责,也不听儿子的多次劝阻,反而恼怒,将儿子捶打数百至死。
C.太祖对陈宁虽爱其才,但恨其恶,不姑息。陈宁在提拔为中书参议后,因隐过被揭发,坐了一年牢。因为没举奏丞相胡惟庸等不陪祀而受胙,被停了半个月薪水。终因与胡惟庸勾结,二人一同被杀。
D.陈宁是一个奸臣,有才无德。他在广德任知府时,乞免民租,而在苏州知府任上时,却征赋苛急;虽以严为治,取得一点政绩,但严刻之中丧失人性,致使官民苦不堪言,乃至太祖恨恶之极。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②三年,坐事出知苏州。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1)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每错断、漏断3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2)①陈宁自己到太祖那儿报告说:“老百姓遇上像这样的饥荒,朝廷还征租不止,这是替张士诚那儿驱赶百姓啊。”太祖认为他勇敢眼光远大,听从了他的意见。(诣:到……去。壮:认为勇敢、有眼光。“诣”、“壮”各1分,文意1分。)
②洪武三年,因犯错受罚离开京城做苏州知府。(坐:因犯……罪或错误。知:做……的知府。“坐”、“知”各1分,文意1分。)
解析

小题1:D(栉:梳头)
小题1:C(A.副词,于是,就/副词,却,竟然。B.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接,就。C.都是介词,因,因为。D.衬音助词,用来调节音节,不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小题1:A(③是写陈宁被抓获。④是写发放祭肉的一条规定。均与德才无关。)
小题1:C(原文基本如此,但也有姑息情节。陈宁坐了一年牢后,本应处决,太祖过爱其才,还是免了他死罪,并用他做太仓市舶提举。对陈宁严酷行为也未处治。)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陈宁是茶陵人。元朝末年做了镇江的低级军官,跟随军队到了集庆。寄居在军队首领家,代军队首领起草报告说明军情。太祖看了报告说好,召入让他写讨敌文告,言词大气,就任用他做了行省掾吏。当时正四面征讨,调兵文告纷繁,陈宁处理起来严谨从容,工作没有耽搁,太祖更认为他有才干。到淮安收款,奉命征调那里的部队,到达高邮时,被张士诚抓获。陈宁直言不屈,被放回,朝廷提拔他为广德知府。正碰上大旱,陈宁请求免除百姓田租,未得同意。陈宁自己到太祖那儿报告说:“老百姓遇上像这样的饥荒,朝廷还征租不止,这是替张士诚那儿驱赶百姓啊。”太祖认为他勇敢眼光远大,听从了他的意见。 
辛丑年任枢密院都事。癸卯年升为提刑按察司检事。第二年改任浙东按察使。有个差役揭发了他未暴露的过错,当时陈宁已被提拔为中书参议,太祖亲自审问了他,陈宁坦白了,被囚在应天监狱一年。吴元年,冬天过了将要处决他,太祖爱惜他的才干,命各将领列举他的罪过,免了死罪,用他做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下令封他为司农卿,升兵部尚书。第二年出京任松江知府。从严理政,多年弊政,有很多改变。不久改任山西行省参政。朝廷下令封为参知政事,掌管吏、户、礼三部政事。陈宁,原名亮,到这时皇上赐名宁。 
洪武三年,因犯错受罚离开京城做苏州知府。不久改任浙江行省参政,未出发,因胡惟庸举荐,朝廷召他为御使中丞。太祖曾到东阁,脱下帽子梳头。陈宁跟御使商暠进阁报告工作,太祖看到他俩,就移步进便殿,叫人阻止陈宁不要进来。梳头完毕,整理好帽子出了东阁,才命令进见。洪武六年,命他兼管国子监的工作。不久做了御史大夫。八月派他祭奠先圣先师。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同祭祀却领了祭肉,太祖因陈宁不检举报告,也停了他半个月的薪水。从这以后,不参加祭祀的人不发放祭肉。很久以后,升任左御史大夫。
陈宁有才能魄力,但性情严酷刻薄。他在苏州征收赋税烦细严峻,曾烧红了铁烙人皮肤。官民深受其苦,称他为陈烙铁。等到处在高级官吏的位子上,更加追求威严。太祖曾批评过他,陈宁不改。他的儿子孟麟也多次劝诫,陈宁恼怒了,捶打儿子几百下,打死了。太祖十分不满他不讲人性,说“陈宁对自己的儿子都这样,对于君父会有什么心肠呢!”陈宁听说后很害怕,就跟胡惟庸串通密谋。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案发,陈宁也被处死。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宁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馆于军帅家,代军帅上书言事。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时方四征】;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
翟鹏,字志南,抚宁卫人。正德三年进士。性刚介,历官以清操闻。嘉靖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时边政久弛,壮卒率占工匠私役中官家。守边者并赢老不任兵,又番休无期,甚者夫守墩,妻坐铺。鹏至,尽清占役,使得迭更。野鸡台二十余墩孤悬塞外,久弃不守。鹏尽复之。岁大侵,请于朝以振。坐寇入,停俸。复坐劾总兵官赵瑛失事,为所讦,夺职归。
二十年八月,俺答①入山西内地。兵部请遣大臣督军储,因荐鹏。乃起故官,整饬畿辅、山西、河南军务兼督饷。鹏驰至,俺答已饱去,而吉襄军复寇汾、石诸州。鹏往来驰驱,不能有所挫。寇退,乃召还。
明年三月,宣大总督樊继祖罢,除鹏兵部右侍郎代之。其年七月,俺答复大入山西,杀掠太原、潞安。兵部复请设总督,乃起鹏故官。鹏受命,寇已出塞。鹏遣千户火力赤率兵三百哨至丰州滩,不见寇。复选精锐百,远至丰州西北,遇牧马者百余人,击斩二十三级,夺其马还。未入塞,寇大至,官军饥惫,尽弃所获奔。鹏具实陈状。帝以将士敢深入,仍行迁赏。旧例,兵皆团操镇城,闻警出战。自边患炽,每夏秋间分驻边堡,谓之暗伏。鹏请入秋悉令赴塞,画地分守,谓之摆边,九月中还镇。遂著为令。
二十三年正月,帝以去岁无寇为将帅力,降敕奖鹏,赐以袭衣。帝倚鹏殄寇,锡命屡加,所请多从,而责效甚急。鹏亦竭智力,然不能呼吸应变。御史曹邦辅尝劾鹏,鹏乞罢,弗允。(俺答)由顺圣川至蔚州,犯浮屠峪,直抵完县,京师戒严。帝大怒,屡下诏责鹏。鹏在朔州闻警,夜半至马邑,调兵食,复趋浑源,遣诸将遏敌。御史杨本深劾鹏逗留,致贼震畿辅。兵科戴梦桂继之。遂遣官械鹏,而以兵部左侍郎张汉代。鹏至,下诏狱,坐永戍。行至河西务,为民家所窘,告钞关主事而杖之,厂卫以闻。复逮至京,卒于狱。人皆惜之。
初,鹏在卫辉,将入觐,行李萧然,通判王江怀金遗之。鹏曰:“岂我素履未孚于人耶?”江惭而退,其介如此。隆庆初,复官。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蒙古族的一个首领。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擢右佥都御史擢:提拔
B.请于朝以振振:救济
C.而吉囊军复寇汾寇:敌寇
D.帝倚鹏殄寇殄:消灭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翟鹏性情刚直耿介的一组是(    )(3分)
①尽清占役,使得迭更;②岁大侵,请于朝以振;③坐寇入停俸;④鹏具实陈状;
⑤御史曹邦辅尝劾鹏,鹏乞罢;⑥岂我素履未孚于人耶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翟鹏生性耿介刚直,为官清廉。任官以来因为高尚的节操而闻名,但这也注定了他宦途坎坷的命运。
B.翟鹏巡抚宁夏时,看到边塞防守松弛,边塞重地只剩下老弱残兵把守,于是下令尽数清理占职位的现象,恢复了野鸡台一带的守备。
C.翟鹏仕途不顺,屡遭弹劾,先后被总兵官赵瑛、御史杨本深、御史曹邦辅、兵科戴梦桂弹劾,最终皇帝下诏将翟鹏逮捕入狱。
D.通判王江看到翟鹏上朝时行李简朴,送金钱给他,但遭到翟鹏的拒绝,王江感到惭愧。翟鹏最终死在狱中,人们都为他惋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坐劾总兵官赵瑛失事,为所讦,夺职归。
(2)帝以去岁无寇为将帅力,降敕奖鹏,赐以袭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自请且留此县,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乃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①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
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吏皆移②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乃召见诸曹吏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郡中大惊。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③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
【注】①二千石:指郡太守。②移:旧时公文的一种。③谳(yàn):审判定罪。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         著:显著
B.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更:更改
C.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论:论罪,判定罪行
D.正监以为博苟强           强:逞强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3分)(   )
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②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
③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④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
⑤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 ⑥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立即斩杀了组织者,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几年时间使琅邪的陋习有了很大的改变。
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升调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4分)
译文:                                                                
(2)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3分)
译文:                                                                
(3)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及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惟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节选自《北齐书•高长恭传》)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长恭总其众总:统领B.求福反以速祸速:加速
C.今何不发发:发作D.为将躬勤细事躬:亲自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邙山之捷不忍杀之,以赐公
B.朝廷若忌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C.于此犯便当行罚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杖士深二十以安之不赂者以赂者丧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王 前 既 有 勋 今 复 告 捷 威 声 太 重 宜 属 疾 在 家 勿 预 事。
A.王 前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在 家 / 勿 预 事。
B.王 前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 在 家 勿 预 事。
C.王 前 /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 在 家 勿 预事。
D.王 前 / 既 有 勋 / 今 复 告 捷 / 威 声 太 重 / 宜 属 疾 在 家 / 勿 预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4分)
译文:                                                                                 
(2)岂不以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4分)
译文:                                                                                
(3)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享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以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 “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为具牛酒饭食具:备办
B.以故城中益空无人更,更加
C.幸来告语之幸:幸亏
D.皆衣缯单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②比诸侯之列
B.①以故多持女远逃亡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C.①且留待之须臾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②常为晋君赐矣
小题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西门豹初到邺城,从长老哪里了解到当地给河伯娶亲的事:即,祝巫看到长得漂亮的贫苦人家的女子,就说此女子应该嫁给河伯为妻,便立即给被选定的女子打扮好,投到河中。
B.西门豹为了改变这个恶俗,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借口给河伯选定的妻子不好看。把祝巫投入河中让她给河伯禀告,并接着将祝巫的三个弟子、三老及廷掾都投入河中,邺城的官员百姓,再没有人敢提起给河伯娶亲的事情了。
C.西门豹到邺城后,开始兴修水利。老百姓有怨言,他也无所畏惧,并认为修水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然而,兴修水渠的事情因为阻碍了御道而被迫改变。体现了西门豹审时度势,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
D.本篇在写作上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叙事上,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逐步展开的。这样就使文章生动具体,避免了平铺直叙。其次,注意从神态、语气上加强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注意选择具有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
小题4:翻译(2小题,计6分)
① 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②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可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与韩相侠累有郤郤:仇怨
B.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畅:畅饮
C.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就:成功
D.岂不殆哉      殆:危险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性格的一组是(  )
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③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⑥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聂政本是轵深井里人,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与母亲和姐姐逃跑到齐国,以屠宰为业,奉养老母。
B.严仲子多次登门拜访,聂政都没有答应他,是因为母亲尚在。等到母亲去世后,聂政找到严仲子,为他手刃仇人。
C.侠累是韩君的叔父,侍卫众多,聂政谢绝严仲子多派助手一同前往的好意,是怕人多泄密,使仲子与韩国结仇。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2)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