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许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民,封府库登记
B.不如因而遇之好好地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道歉
D.妇女无所幸免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予犹记周公被逮
B.臣韩王送沛公赵王窃闻秦王善秦声
C.今人有大功击之德不厚望国之治
D.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小题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A.将以有为也
B.不能容于远近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夫晋,何厌之有
小题4: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争曲直,屡当死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伤告密,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冒犯了他的尊严,当即决定进攻刘邦;谋士范增乘机揭露刘邦野心,也力主进攻,但两人认识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刘邦的不同态度。
B.项羽听了项伯的话后,不假思索,马上许诺,随便改变既定的决策,表现了他为人头脑简单而又刚愎自用。
C.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
D.项伯的通风报信,使得刘邦、张良得知了项羽的军事行动。作为刘邦安排在项羽身边的间谍,项伯在鸿门宴会上也“常以身翼蔽沛公。”
小题6:翻译下列句子(8分)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1)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
解析

小题1:幸免:幸免于难。此处应为宠幸,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
小题1:C:连词,表转折关系。A:动词,到;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介词,替;动词,演奏。D:介词,趁机;介词,通过
小题1:例句与B项均为状语后置
小题1:A婚姻 语境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无聊 语境义:没有依靠;今义:言谈、行动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C东道主:语境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小题1:项伯不是“间谍”。项伯通风报信是为了救出恩人张良,同时,他也似乎不同意项羽攻打刘邦。
小题1:(1)“距”、“内”、“尽”“王”各1分(2)“所以”、“非常”、“出入”、判断句各1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嘿嘿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番。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借以重势,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当王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竟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自守,默然无言。莽时为掌乐大夫,更始立,召拜太中大夫。
世祖即位,征待诏,上书言事失旨,不用。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
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且设法禁者,非能尽塞天下之奸,皆合众人之所欲也,大抵取便国利事多者,则可矣。夫张官置吏,以理万人,县赏设罚,以别善恶,恶人诛伤,则善人蒙福矣。……
夫理国之道,举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二业,锢商贾不得宦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今可令诸商贾自相纠告,若非身力所得,皆以臧界告者。如此,则专役一已,不敢以货与人,事寡力弱,必归功田亩。田亩修,则谷入多而地力尽矣。
……
书奏,不省。
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又酬赏少薄,天下不时安定。谭复上疏曰:
臣前献瞽言,未蒙诏报,不胜愤懑,冒死得陈。愚夫策谋,有益于政道者,以合人心而得事理也。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
……
帝省奏,愈不悦。
其后……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
初,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所著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
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冢,乡里以为荣。
( 节选自《汉书·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 )
小题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非毁俗儒 憙:通“喜”,喜好,爱好B.务执廉悫:诚实,谨慎
C.子夫立竟:居然,表示意外D.居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骄: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
A.皇后父孔乡侯晏深于谭。B.谭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
县赏设罚,以别恶夫士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
C.然,为奈何?”D.闻谭名,与之交
臣闻国废兴,在于政事          山雨来风满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谭为傅皇后父晏深建议为日后计,当遣散宾客,廉洁谨慎,以免蹈汉代陈皇后覆辙。
B.桓谭因为不满董贤的骄横而拒绝与之合作,保持特行节操。
C.世祖即位,征待诏,桓谭上疏陈时政,从君臣关系、法令实施、举本抑末等方面讽谏世祖,世祖并未采纳。
D.针对皇上的笃信谶纬之术,桓谭痛陈弊端,指出天道性命,就连圣人也难以道明,何况当世粗览诗书的浅儒,帝若不明辨是非,终会贻误国家大事。
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译成汉语。(10分)
(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
(2)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竟不往。
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农务,恐失民望。”从之。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住曰:“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雠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帝悟,夺其官,仆其碑。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拜住,遂弑帝于行幄。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  疾苦B.安童世祖克成善治也辅助
C.屡***大臣,鬻卖官官司D.拜住以海运粮世祖时顿增数倍观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问宿卫之臣左右舆拜住画相海云寺B.帝悦遽兴大役以妨农务
C.朕委卿大任者告逆谋D.以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生异谋
小题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拜住“贤”的一组是(3分)(   )
①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 ②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③大臣协和,国之利也
④奏请岁减二十万石      ⑤夺其官,仆其碑       ⑥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⑥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拜住是安童的孙子,五岁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教育成人;早年在朝廷任职,得到太子的欣赏,但他始终不与太子结交。
B.拜住支持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浩的奏章进谏,拜住的直言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拜住的正直遭到了右丞相铁木迭儿的助手张思明等人的忌恨,面对他们的密谋陷害,拜住以大局为重,没有对他们加以报复。
D.在奸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晋王即位后,诛***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尤 恶 平 章 王 毅 右 丞 高 昉 因 京 诸 仓 粮 储 失 陷 欲 奏 诛 之 拜 住 密 言 于 帝 论 道 经 邦 宰 相 事 也 以 金 谷 细 务 责 之 可 乎 帝 然 之 俱 得 不 死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3分)
②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叔孙建,代人也。父骨,为昭成母王太后所养,与皇子同列。建少以智勇著称。太祖之幸贺兰部,建常从左右。登国初,以建为外朝大人,与安同等十三人迭典庶事,参军国之谋。随秦王觚使慕容垂,历六载乃还。拜后将军。顷之,为都水使者,中领军,赐爵安平公,加龙骧将军。出为并州刺史。后以公事免,守鄴城园。
太宗即位,念建前功,乃以建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饥胡刘虎等聚党反叛,公孙表等为虎所败。太宗假建前号安平公,督表等以讨虎,斩首万余级。余众奔走,投沁而死,水为不流,虏其众十万余口
司马德宗将刘裕伐姚泓,令其部将王仲德为前锋,将逼滑台。兖州刺史尉建率所部弃城济河,仲德遂入滑台。乃宣言曰:“晋本意欲以布帛七万匹假道于魏,不谓魏之守将便尔弃城。”太宗闻之,诏建自河内向枋头以观其势。仲德入滑台月余,又诏建渡河曜威,斩尉建,投其尸于河。呼仲德军人与语,诘其侵境之意。
迁广阿镇将,群盗敛迹,威名甚震。久之,除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楚兵将军、徐州刺史,率众自平原济河,徇下青兖诸郡。建济河,刘裕兖州刺史徐琰奔彭城,建遂东入青州。司马受之、秀之先聚党于济东,皆率众降。建入临淄。刘义符前东牟太守清河张幸先匿孤山,闻建至,率二千人迎建于女水,遂围义符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义符遣将檀道济、王仲德救夔,建不克而还。建以功赐爵寿光侯,加镇南将军。
建与汝阴公长孙道生济河而南,彦之、仲德等自清入济,东走青州。刘义隆兖州刺史竺灵秀弃须昌,南奔湖陆。建追击,大破之,斩首五千余级,遂至邹鲁。还屯范城。世祖以建威名南震,为义隆所惮,除平原镇大将,封丹阳王,加征南大将军、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太延三年薨,时年七十三。世祖悼惜之。谥曰襄王,赐葬金陵。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十七》)
小题1:下列各项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之贺兰部幸:驾临
B.建前功念:考虑
C.镇南将军加:加封
D.建与汝阴公长孙道生济河而南:向南
小题2:下列各项都能表现叔孙建智勇的一项是
①虏其众十万余口
②后以公事免,守鄴城园
③督表等以讨虎,斩首万余级
④建追击,大破之
⑤建不克而还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孙建是代郡人。他的父亲是叔孙骨,曾被昭成帝的母亲王太后抚养,和皇子同等对待。
B.司马德宗的将领刘裕讨伐姚泓,命令他的部将王仲德担任前锋,在将要逼近滑台时,兖州刺史尉建率领部众弃城池渡过黄河逃走,仲德趁机占领滑台。
C.叔孙建威震四方,如司马受之、秀之原先聚集党羽在济水以东,但是在叔孙建占领彭城以后,两人都率领部众投降。
D.世祖因叔孙建威名震撼南方,让刘义隆畏惧,升任叔孙建为平原镇大将,封为丹阳王,加授征南大将军,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众奔走,投沁而死,水为不流,虏其众十万余口。(5分)
(2)晋本意欲以布帛七万匹假道于魏,不谓魏之守将便尔弃城。(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小题1: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立法度,耕织务:努力从事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作揖行礼
C.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遗策因:沿袭,沿用
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小题2: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致千里蟹六跪二螯
B.君臣固守窥周室然后六合为家
C.东割膏腴地然而不王者,未有也
D.青,取之于蓝,而青蓝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
小题3:对第三段文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的强大,意在与秦后来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
C.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D.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3分)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分)
(3)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鹺贾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曰御览集。
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人论重辟,士祯曰:“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咸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 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 海寇:郑成功③ 鹺(cuó)贾:盐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鹺贾课数万逋:拖欠
B.索债殴毙负债者坐:犯罪
C.王五及谦并死论:讨论
D.标示趣,自号渔洋山人指:通“旨”,意旨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士祯募款代输之,事解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B.则释起龙罪曹莅中国抚四夷也
C.士祯瞻徇夺官申之孝悌之义
D.宗钟惺,失之纤仄若民,无恒产,因无恒心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宽政爱民”品格的一组是(            )
① 严反坐,宽无辜                      ② 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
③ 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④ 王五及谦并论死
⑤ 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                ⑥ 以瞻徇夺官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④⑤⑥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通海寇”案中,统治者泄愤于百姓,大开***戒,株连甚广。王士祯大力平反冤案,拯救了众多无辜。
B.王士祯因博学善诗被举荐,深受康熙赏识,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康熙还亲自索要他的诗作精品,定名为《御览集》。
C.王士祯担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时力争为杨成、王训、于相元、徐起龙等冤案减刑,又力争将萧儒英、曹氏等人绳之以法。
D.王士祯既是政绩卓著的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首倡诗学“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小题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共16分)
(1) 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4分)
(2) 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3分)
(3)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3分)
(4)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2分)
(5)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2分)
(6)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