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12分)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12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共同,一齐。
B.徒慕君之高义也高义:高尚的品德。
C.其势不俱生俱生:共同生存。
D.臣等不肖不肖:不像。
小题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2分)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游视听之娱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③⑤
小题3:关于舍人们与蔺相如的谈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舍人们认为蔺相如胆小怯懦,蔺相如举廷叱秦王的事,证明自己并不缺乏勇气。
B.舍人们觉得蔺相如的避让有辱身份,蔺相如的回答表现了以国事为重的高风亮节。
C.舍人们的劝谏是心胸狭隘的表现,蔺相如的话表现出他先处理国事再计较私仇的胸怀。
D.舍人们以辞去为由劝谏蔺相如,蔺相如用有理有据的一席话来消除舍人们的误解。
小题4: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分)
(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1)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
(2)廉颇听说这个事后,光着膀子,背着荆条,通过门客,领他到蔺相如府上取请罪。
解析

小题1:不肖:不才。
小题1:···的原因。/用来做···
小题1:心胸狭隘的表现错,只是不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点:(1)之、视、孰与各一分。(2)肉袒、因、句意各一分。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12分)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 选择题每小题3分 )(19分)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於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於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於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馀态”者也。间以其馀,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然文长竟以不得志於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注:①曲蘖:蘖,音niè。曲蘖,酒曲,这里指酒。  ②石公:即作者自己。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数,屡试辄蹶。奇:音jī,命运不好
B.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幕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C.会得白鹿,文长作表属:音zhǔ,嘱托,吩咐。
D.文长皆叱而之奴:奴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项王按剑跽曰
B.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今以钟磬置水中,大风浪不能鸣也
C.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D.然文长竟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小题3: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文长虽然才华出众,但个性自负高傲。虽然在山阴县做生员的时候,声名狼藉,但胡宗宪赏识他的才能,把他当作客人邀请到自己的幕府。
B.本文作者认为徐文长的文章往往见解非凡、气势深沉而且文笔谨严,是属于韩愈、曾巩一流的作品,但因为他不迎合时兴的调子,且不把当时所谓的文坛领袖放在眼里,所以他的名声没有传出越地。
C.徐文长多才多艺,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绘画均有一定成就。他的书法作品与其诗文风格相似,奔放苍劲,且不乏媚人之姿。
D.作者虽然对徐文长的命运遭际深表同情,认为古今文人的抑郁不平、遭遇困苦,没有比他更厉害的,但同时也否定了那种认为徐文长完全是怀才不遇、时运不济的观点。
小题4:翻译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1)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2)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襄子乃豫让曰数:责备B.则虽死不恨:仇恨
C.女为说己者容:打扮D.今日之事,臣固诛伏:服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 (2分)
①去而事智伯                 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他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清扫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B.赵襄子开始放掉行刺未果的豫让,是因为豫让是个义士,后来赵襄子不想释放再次行刺的豫让,是因为赵襄子认为自己对待豫让已经仁至义尽了。
C.豫让伏剑自杀前作了最后一搏,三次跳起来向赵襄子扑去,但只是刺破了赵襄子的衣裳,最终未能替智伯报仇。
D.豫让要舍命为智伯复仇,用生命捍卫智伯的尊严。他是一个未能成功的刺客,但这个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的人格。
小题4:把阅读材料中或课内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4分)
(2)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3分)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3分)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才满前 畯:通“俊”。B.妒宠而负,争妍而取怜恃:动词,依仗。
C.采于山,美可茹:吃。D.车服不,刀锯不加维:束缚。
小题2:下列均是写隐居之乐的一项(     )(3分)
①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
②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③起居无时,唯适之安。
④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⑤盘之阻,谁争子所?     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 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第一段以简练的笔墨叙写盘谷得名的由来,描绘了一个清静幽美、超脱尘俗的境界。
B.李愿所说的话描述了三种人:“遇知于天子”者,“不遇于时”者,“伺候于公卿”者。作
者借李愿之口,对这三种人均持批判态度。
C.最后一段作者用极富韵味的诗歌来唱叹盘谷的环境之美、隐居之乐,表达了作者的企
慕向往之情。
D.本文从正反两方面着笔,隐居者心灵之高洁与小人灵魂之卑污,形成鲜明对照,作者
的爱憎褒贬之情态不言自明。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3分)
(2)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
注解:①王:齐宣王 ②大:使……大。③赫斯:发怒的样子。④爰:语首助词,于是。 ⑤遏:止。徂:攻击。莒:国名。⑥笃:厚;祜:福。⑦厥:用法同“其”。 ⑧衡行:即“横行”。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孟子暗喻齐宣王要像周文王那样激于正义,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B.“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是武王的大勇。
C.孟子指出君王是帮助上天来统治下贱的老百姓,有责任要让天下安定、不让老百姓横行霸道。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小题2:根据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小勇”与“大勇”的理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项羽之死》片段,完成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项王军垓下壁:设营驻扎
B.持短接战兵:兵器
C.项王身亦十余创被:受
D.吾闻汉我头千金购:购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令骑皆下马步行②自刎而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分)
(2)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4分)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