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江天一传 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江天一传
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至江宁, 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我。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
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汉津,遂为之传。
  汪琬曰: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天一本名景,别自号石嫁樵夫,翁君汉津云。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暑则酷日中。暴:暴露
B.大帅天一甚急。购:悬赏
C.天表往收其尸,之。瘗:埋葬
D.天一为辨疏赍:呈递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江天一“立品者”行为的一组是(3分)
①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②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③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
④我为若计,若不如***我。我不死,必复起兵
⑤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
⑥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
A.①②③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天一贫而好学、少有品节,得到了前朝歙县县令傅岩的赏识,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他总是被选拔为第一名。三十六岁时,补为一名生员。
B.江天一虽然凭借文人身份而出名,却沉着持重、足智多谋。他英勇抗击盗匪,在同郡佥事金声的部下发生叛乱,徽州人非常震惧之时,被金声委以重任。
C.江天一生死关头知事明理、豪侠仗义。囚禁期间,他碰到同案在系的好友金声,虽有解脱的机会却坚决与朋友共存亡。
D.作者以“好奇尚气”评价江天一,文中江天一请许多名士写诗文来表彰为救婆婆而割下自己肝脏的淮安民妇一事,正是这种性格的具体体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
(2)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
(“遽、属、遂”各1分,“于天表”、 “我江天一也”句式各1分。)
(2)到那里后,江天一多次高呼“高皇帝”,向南面拜了两次,拜完,坐下来受刑。
(“既、再、讫”各1分,“高皇帝者三”、“南向”句式各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暴,曝晒。
点评:对文言实词的复习,以“本”为本。前一个“本”指课文。一定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认真读好教科书”上,“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考题取自课外,但考点均在课内。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只有通过自己独立地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才能从中真正掌握必备的知识,形成可靠的阅读能力。这一过程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要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文章中的注释、重要的词句及一些有深意的句子。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尤其是要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做必要地归纳整理,以便更好地全面掌握。
小题1:试题分析:②③是其军事方面的才能,这样就已排除了ABC三项。⑤是陈述其客观经历。
点评:筛选文中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我们先要弄清“立品者”的内涵,再对照这一概括性论断去分析题面的每一个句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选择。
小题1:试题分析:张冠李戴,“同郡佥事金声的部下发生叛乱”错,是左良玉的部下发生叛乱。
点评:概括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历年高考要求概括、分析的内容大多在论点的某个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事发生的原因或发展导致的结果等几个方面。建立整体的阅读观,分析问题时要整体把握,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做到:读有序,想有据,析有理,选有联。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句,遽,立即。属,同“嘱”,嘱托。“于天表”状语后置。“我江天一也”,判断句。第二句,既,完了,已经,此可译为……后。再,两次。讫,完。“大呼高皇帝者三”数量词后置,三,多次。“南向再拜讫”,宾语前置。
点评:文言文翻译必须要求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理解确定句意,并力求以直译为主,只对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句子,才酌情采用意译。这样,实现译文“信”“达”“雅”也就完全可能。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江天一传 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
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呼。
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下。
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
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
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
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                                 
(节选自《明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偕:和……一起
B.凡三月阅:查看
C.南北日干戈寻:挑起
D.铉淮上屯:驻扎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铁铉“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
①铉督饷无乏                         ②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
③又遣千人出城诈降                   ④铉屯淮上,兵亦溃
⑤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   ⑥反背坐廷中嫚骂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②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铁铉机智灵敏善决疑狱,太祖朱元璋赐字“鼎石”。建文初年,他被任命为山东参政。
B.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后,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铁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从临邑赶到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死守卫。
C.燕王朱棣连续三月攻打济南,主要是企图攻占济南后,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地区,进而图谋金陵,但是没料到被铁铉挫败,只好兵退北平。
D.朱棣攻济南时,筑堤挡水,引河水灌城。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朱棣,但可惜计划失败,引发了燕军更加疯狂的攻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5分)
(2)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窺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因留教授,徒众数百人。莽败,天下乱。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极,后复客授江淮间。
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帝曰:“俞①,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
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
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谓曰:“如有不讳,无忧家室也。”后病愈,复入侍讲。
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②,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节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注①俞:叹词,表示允许。②太傅:与下文的“少傅”都是教授太子的官员。
小题1:对下列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祖从容问汤师为谁 本:原来的
B.每以礼让相 厌:满足
C.今博士不正朕 难:困难
D.今日所蒙: 得到的,受到的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桓荣“为推崇古事而坚持讲诵或勉励后生”的一组是()
①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
②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后复客授江淮间。
③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
④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
⑤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缓,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⑥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④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宗令桓荣讲解《尚书》,觉得他讲得好就授予他议郎一职,赏赐十万钱,并让他教授太子,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适逢欧阳博士一职空缺,世宗想要任用桓荣,可是桓荣却谦虚地推荐了他的两位同门。
B.世宗到太学视察,看到桓荣与各位博士辩论时温文恭让,以理服人,就特别地加以赏赐。有一次,在朝中宴会时,诏赐群臣奇果,大家都接受并揣到怀里,只有桓荣依古礼举双手行叩拜礼后才接受。
C.博士张佚不妄揣圣意坚持为天下选材,得到世宗称赞,被封为太傅。桓荣也被封少傅,并被赐予车马。桓荣广聚门生,陈列车马、印绶来鼓励他们学习古学。
D.早年时,桓荣虽然家境困厄可依然坚持讲诵学习古学。他的族人荣元卿嘲笑他生逢乱世学无所用,后来桓荣以学致官,他的族人桓元卿揶揄道:我是农家孩子,靠双手劳动,不像你,靠读书取利。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5分)
(2)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
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
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
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
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
葬厉王母真定。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父世县也。
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厉王蚤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
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①,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之子奇谋,以马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注】  ①警跸:警戒清道,断绝行人,是帝王出入时的规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赵王敖弗敢宫内:通“纳”
B.厉王母亦系:囚禁
C.厉王失母,常附吕后蚤:通“早”
D.厉王有材力,力能鼎扛:把东西放在肩膀上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为筑外宫舍之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
B.厉王母家在焉令从者魏敬刭
C.立子长淮南王臣谨天下诛贼臣辟阳侯
D.上亲故,常宽赦之厉王此归国益骄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高祖经过东垣时,赵王进献美人(即后来的厉王之母)给他,后来赵王又专门在宫外造房子给她住。
B.贯高谋反之事,牵连到了赵王,赵王被囚禁,厉王之母也一起被抓起来了,她虽然有孕在身也没有得到高祖的赦免。
C.厉王在其母死后依附吕后,因而免于祸患,但他内心却始终怨恨辟阳侯,怪他当初没有尽全力救自己的母亲。
D.孝文帝和厉王关系很好,常常称他为“大兄”,厉王到辟阳侯府上把辟阳侯***了,而孝文帝也没有怪罪他。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
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之,坐左转修武令。
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去则县之县:通“悬”,悬挂
B.坐左转修武令坐:因犯……罪
C.事亡如存事:侍奉
D.蕃常疾之疾:嫉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谏争不合作《师说》以贻之
B.唯蕃能致焉或师焉,或不焉
C.蕃因与窦武谋之因人之力而敝之
D.若陈蕃之徒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璆下陈蕃之榻,使者造假遭遇毒打,这两件事体现了陈蕃鲜明的个性特点。
B.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
C.陈蕃和窦武密谋消灭宦官的事情泄露,太后命令曹节等人将两人***害。
D.陈蕃宦海几起几落,这与他刚直不阿、爱民忠君的高尚节操分不开。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5分)
译文:                                                               
(2)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3分)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选自《白居易·草堂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