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杨谅。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验视敕字加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郡南山,虏老弱数万口。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桑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刘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今当免悉达等,尔善言旌:表彰
B.通占对无屈,得归长安竟:最终
C.通兵关中兵击之,安定次:依次
D.通候其无备,夜精甲袭破之简:选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屈突通“善战”和“忠诚”的一组是(3分) (   )
A.①与宇文述共破杨率②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B.①通发关中兵击之②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C.①通侯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②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D.①通每句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②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劝议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士人,深得文帝常识。
B.屈突通遇事从容,机智灵活。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即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
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从无叛心,后兵败被俘,虽未殉节而死,但其忠心依然为唐高祖所称道。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6分)
译文:
(2) 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4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1)贼军未能发觉,率军南下,在 距离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驻军,分兵侵占土地。(2)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C项,次,驻扎。诗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中的“次”都是“驻扎”之意。
点评:本题考查的几个实词对考生的复习很有指导意义,因为每个词都能从已学过的文章或常用成语中找到相应的解释。旌: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竟:有志者,事竟成。简: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小题2:
试题分析:B项,“通发关中兵击之”只是陈述事实,不能突出其善战。C项,“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是说他执法公正严明。D项,“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是指高祖释放了屈突通并授予其官职。
点评:本题扣住主人公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命题,让考生从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有利于引导学生平时复习时把握重点。另外,命题者也意在借本题来弘扬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给考生以润物无声的教育。
小题3:
试题分析:“即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错误,原文是“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即没有大胜,但也没有失败过。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将原文与题目选项仔细比对就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由此也可让学生得到启发,首先不要对文意理解题产生畏难情绪,要细心地与原文进行比对。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几个计分点:(1)“贼未之觉”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南:名词作动词,往南进军;舍:名词作动词,驻军;徇:掠夺。(2)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尽:尽守;节:气节;至此:到了这地步;羞:使动用法,使本朝羞。
点评:本题的第一小题选得比较好,考查的文言现象比较多,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而且该句要结合全文来理解,否则很难正确翻译出来,这有利于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检测。
核心考点
试题【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李翱文
欧阳修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识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推是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 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中庸》之义尔疏:说明,注释
B.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通“俊”,才智出众的人
C.又神尧以一旅取天下怪:责怪
D.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远 贱: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作可/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B.推是心,使光荣饱/某所,母立于兹
C.视予心不然兮/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D.可叹夫/师道之不传久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写《读李翱文》,实际上是借李翱文表达自己的忧时之心,由李翱所处的时代联系到北宋当时的现状。
B.所谓读李翱文,主要是读李翱的《幽怀赋》,先写对李翱《复性书》《与韩侍郎荐贤书》的看法是为了铺垫。
C.文中将李翱与韩愈加以比较,主要目的是为了批评韩愈没有忧国忧民之心,作者的这一观点有失偏颇。
D.文末作者愤慨地说“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谓翱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2分)
(2)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
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释]
①钜鹿城,古县名,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②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③承其敝,承,趁;敝,疲惫。④枝梧,抵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胜则兵罢,通“疲”
B.故不如先秦、赵斗,使……相斗
C.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身,亲自
D.楚王令羽诛之阴,阴沉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使人追宋义子,及齐,***之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饮酒高会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D.怀王使项羽为上将军
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  )(3分)
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不体恤士卒,却去钻营私利,“久留不行”,所以项羽***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⑵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4分)
                                                                           
⑶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江阴邑令战死
(明)李诩
六月廿三日,邑父母钱公晚出擒倭,被***,从公者二十余人皆死。
公先御之于石撞,矢尽继以瓦石,身被一箭,倭贼遁去。有团长吴兑死之,公祭以文曰:“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而吊之。呜呼,予以千人拒贼之来,千人走而予独后,汝以百人追贼之往,百人免而汝独死。噫,予幸而汝不幸耶!哀汝所以伤,予也,汝死矣,余哀而吊之,彼未死矣。不知前之走而免者与夫闻风而避者,其愧死乎否也?一劝一惩,风纪攸系,汝其有知,信予心而颔之。尚飨。”是文既书于轴,因无暇发,留于前库中。
公从兵宪王公从古命,方率邑兵援靖江,不虞侵城之至也,得报,亟驰接战,身罹数刃,马跃陷泽中,不幸死。贼且持公首悬于营,募谍者得之,始克完殓。
夫公之死,非仓卒遘也,乃平日所素植也。夏季应支俸,己独不支,曰:“民伤如此,何以俸为?”潜以印印其里衣,已预计郊原之莫辨矣。呜呼伤哉!始闻倭信时,各乡民拥入城者几万计,王公将不纳,钱公独挺身任之,而民得以不及于难。王与任公同入城,万民齐声呼曰:“惟苏州任兵爷救得小民,王兵爷在此,我等无靠。”哭声震天,余所亲见,诚哉莫作乱离人也。识者曰:“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大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慨赴之卒陷不测。使王肯上下同心,以保民为计,钱公岂遽及此哉!”
钱公名錞,号鹤洲,湖广显陵卫官籍,嘉靖庚戌科进士,中时年二十六,战死时才三十一岁耳。
【注】①兵宪:领兵的长官。②任公:苏州领兵副帅任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予心而之颔:点头。
B.不侵城之至也虞:忧虑。
C.身数刃罹:遭受。
D.乃平日所素也植:这里指埋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吊之
吾尝终日思矣
B.汝有知
渥然丹者为槁木
C.夫公
予犹记周公被逮
D.保民为计
至通州,几不纳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钱錞在抗倭斗争中的典型事迹及其死难经过与原因,刻画了一个果敢顽强、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
B.钱錞不顾主将王从古反对,毅然挺身担责,接纳数万乡民入城,使他们免于倭患,体现了他爱民如子的情怀。
C.作者以倒叙手法开头,引发悬念,选取钱錞的祭文、“识者曰”等材料来组织篇章,使文章详略得当,文势起伏。
D.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抗倭英雄钱錞的钦佩之情,但结尾纯客观地交代其名号、籍贯、履历、年龄等,与此前描写显示的情感不一致。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大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慨赴之卒陷不测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不知前之走而免者与夫闻风而避者,其愧死乎否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伤如此,何以俸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谢安字安石,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
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己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 “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时苻坚强盛,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谢)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张)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谢)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门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
及薨,年六十六。帝赐东园秘器等,赠太傅,谥曰文靖。又以平苻坚勋,更封庐陵郡公。  
(节选自《晋书·谢安传》)
【注】①王东海:即王承,东晋初年名士。②衡门:简陋的房屋。③刘惔:字真长,沛国萧人,汉室之裔,历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故世称刘尹。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导亦深之    器:器重 
B.及万废,安始有仕进志   黜:罢官
C.时苻坚强盛,众,号百万率:全部
D.既罢,还内,过门,心喜甚   限:门槛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谢安“沉静有识”的一项是
①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
②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
③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④(谢)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
⑤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谢安与孙绰等人泛舟,海中风浪汹涌,谢安谈笑自如,与众人恐惧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B.谢安喜欢独处安静,无意于为官,到了四十多岁才有进入仕途的意愿,此后果然不同凡响。
C.面对苻坚大兵压境,晋朝京师震恐,谢安却命人驾车出游,与张玄下围棋,以别墅赌输赢。
D.谢玄打败苻坚的消息传到谢安府中,谢安只显示出些许高兴的神色,然后继续与客人下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5分)
(2)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王商字子威。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繇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
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明年,商代匡衡为丞相,天子甚尊任之。
初,大将军凤连昏杨肜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商部属按问,凤以晓商曰:“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商不听,竟奏免肜,奏果寝不下,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会日有蚀之,太中大夫蜀郡张匡,其人佞巧,上书愿对近臣陈日蚀咎。曰:“窃见丞相商作威作福,性残贼不仁,天下患苦之。商不尽忠纳善以辅至德,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商言有固疾,后有耿定事,更诡道因李贵人家内女,执左道以乱政,诬罔悖大臣节,故应是而日蚀,宜究竟考问。商视事五年,官职陵夷而大恶著于百姓,甚亏损盛德,有鼎折足之凶。臣愚以为尤宜诛讨不忠。”
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勿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商与先帝有外亲,未忍致于理。其赦商罪。使者收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谥曰戾侯。而商子弟亲属,皆出补吏,莫得留给事宿卫者。
商死后,连年日蚀地震,直臣京兆尹王章上封事召见,讼商忠直无罪,言凤颛权蔽主。凤竟以法诛章。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
【注】①繇,yóu,古同“由”。②颛,zhuān,通“专”,专擅。③冒,覆盖。④连昏:“昏”同“婚”,姻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行多骄僭:超越本分B.义足以风俗厚:加厚
C.自失言恨:悔恨D.奏果不下寝:搁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于是大臣荐商行可励群臣凤竟法诛章
B.徙左将军非人力所
C.天下患苦有鼎折足
D.官职陵夷大恶著于百姓故应是日蚀
小题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凤以晓商曰B.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
C.商免相三日D.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商肃敬敦厚,自小就有很好的名声,而且把父亲的遗产全部分给异母兄弟,于是被荐入朝为官,得以成为皇帝的近臣。
B.王商得罪了以王凤为首的许多官员,当太中大夫张匡以日食发生因由阴险攻击王商时,汉成帝便听其谗言罢免王商官职。
C.建始三年秋天,京城传言洪水将至,老百姓极度惊慌,王凤推波助澜,唯独王商认为这是谣言,后经查证,果如其言。
D.王商死后,忠臣王章对皇上论说王商正直无罪,认为王凤独揽大权,对皇上隐瞒事情真相,以致王章被王凤***害。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3分)
②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