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东京梦华录》序(宋)孟元老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①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东京梦华录》序
(宋)孟元老
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
然以京师之浩穰,及有未尝经从处,得之于人,不无遗阙。倘遇乡党宿德,补缀周备,不胜幸甚。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幸详焉。绍兴丁卯岁除日,幽兰居士孟元老序。
《东京梦华录》跋
(明)胡震亨
《东京梦华录》多记崇宁以后所见,时方以逸豫临下,故若彩山灯火,水殿争标,宝津男女诸戏,走马角射,及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虽事隔前载,犹令人想见其盛。至如都人探春,游娱池苑,京瓦奏技,茶酒坊肆,晓贩夜市,交易琐细,率皆依准方俗,无强藻润,自能详不尽杂,质不坠俚,可谓善记风土者。但大内所载殿阁楼观,仅仅十一,无论诸宫,只如政和新宫,自延福、穆清已下,尚有四十余殿,而艮岳于时最称雄丽,何可略也?
(有删节)
【注】①崇宁癸未: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 ②教池游苑:指金明池、琼林苑的游赏。  ③拜郊孟享:孟,首。指到郊外拜祭天帝。  ④梦游华胥之国:《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用“梦华”为追忆往事恍如梦境之意。 ⑤艮(ɡèn)岳:北宋末年在汴京城内东北景龙山侧耗巨资人工修筑的一座小山,内有大量名花奇石、珍禽异兽。其正门名为阳华门,因而艮岳又名为阳华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白之老,不识干戈识:了解,知道
B.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易:交易,买卖
C.目之曰《梦华录》目:用眼睛看
D.然以京师之浩穰穰:众多,兴盛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表现京师“当时之盛”的一组是(   )
①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       ②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③出京南来,避地江左           ④节物风流,人情和美
⑤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     ⑥率皆依准方俗,无强藻润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序文前半部分文辞艳丽,全方位地描述了京师胜景,涵括了当年汴梁城的众多领域,繁声竞响,光影满目,作者十分喜欢这些繁华的景象。
B.北宋末年,身居京师的百姓眼福不浅,他们有机会看到公主出嫁、皇子纳妃的盛大典礼,甚至在一些重要场合上可以亲睹皇上天颜。
C.孟元老创作《东京梦华录》的原因只是为了纠正后生们对往事的不以为然,他想还原历史真相,觉得自己的作品能让后世的读者了解到当时的盛况。
D.胡震亨认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再现了京师当年的盛况,并赞扬孟元老非常擅长记录地理风俗人情,但他对孟元老略过艮岳这一当时的代表性建筑不提表示不理解。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3分)
                                                                              
(2)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3分)
                                                                              
(3)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我担心时间长久之后,再谈起那时的风俗和景观,更会失去历史的真实,那就的确太可惜了。(2)我如今追思往事,回忆起来怅然伤怀,这难道不是和华胥之梦刚刚醒来的情形一样吗?
(3)这本《梦华录》语言通俗浅显,没有刻意进行雕琢修饰,其原因大概是想使文人学士和普通百姓都能看懂而已。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目:命名。
小题2:
试题分析:①陈述自己成长在京师,并未涉及到表现“京师之盛”;③讲自己离开京师,避难南方;⑥是胡震亨对《梦华录》的评价。
小题3:
试题分析:有两处错误:①“原因只是为了纠正后生们对往事的不以为然”的说法不正确,这只是他创作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应是他对往昔生活的无限眷恋;②“能让后世的读者了解到当时的盛况”的说法不准确,原文“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中“庶几”表示“可能”或“希望”。
小题4:
试题分析:(1)得分点:“恐”“诚”各1分,句意1分。(2)得分点:“追念”“岂非”“觉”各1分。(3)得分点:“鄙俚”“盖”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东京梦华录》序
(宋)孟元老
我小时候跟着在外地做官的父亲周游于南北各地,于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来到了京都,住在城西的金梁桥西边夹道的南侧。我逐渐长大,正赶上生活在天子脚下。太平盛世很长时间了,京城里人口密集,物业繁华。垂着童发的小孩儿,只知道玩耍;两鬓花白的老人,没有经历过战争。节日一个接着一个,我得以观赏到各种好景。华灯齐放的良宵,月光皎洁的夜晚,瑞雪飘飞之际,百花盛开之时,或者是七夕的乞巧,或者是重九的登高,或者是金明池的禁军操练,或者是琼林苑的皇上游幸,放眼所见,到处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饰华丽的轿车争相停靠在大街旁,名贵矫健的宝马纵情奔驰在御街上,镶金叠翠耀人眼目,罗袖绮裳飘送芳香。新歌的旋律与美人的笑语,回荡在柳阴道上与花街巷口;箫管之音与琴弦之调,弹奏于茶坊雅聚与酒楼盛宴。全国各州郡之人都往京都汇集,世界各国的使者都和宋朝往来。调集了四海的珍品奇货,都到京城的集市上进行贸易;荟萃齐九州的美味佳肴,都在京城的宴席上供人享受。花光铺满道路,不阻止任何百姓乘兴春游;音乐震荡长空,又见有几家豪门正开夜宴。奇特精湛的技艺表演使人耳目一新,奢侈享受的生活使人精神放松。能够观瞻到皇上天颜的机会,是在元宵节观灯、金明池观射、郊坛祭天的时候。而且还能够多次看到公主出嫁、皇子纳妃的盛大典礼。皇宫的重要建筑成就是创建了大庆殿,重要的冶铸伟绩是制成了九鼎。我在几十年当中沉醉于观赏盛典,迷恋于游玩胜地,从来没有感到厌倦和满足。
不料忽然间战火燃起,宋钦宗靖康元年的第二年,我离开汴京来到了南方,因躲避战乱而住在江左,情绪郁闷而低落,年岁又逐渐进入老年晚景。暗想当年在汴京城里的生活,每逢佳节是的人物风流倜傥,人情和顺畅美,都已化成惆怅和隐恨。最近同亲戚会面的时候,谈到往昔汴京城里的繁华景象,年轻后生们总是妄加非议,不以为然。我担心时间长久之后,再谈起那时的风俗和景观,更会失去历史的真实,那就的确太可惜了。因此,我非常慎重地把我的记忆写下来,编成一集,这可能会使今后的人们打开此书就能够看到(了解)到当年的盛况。古代传说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的典故,我如今追思往事,回忆起来怅然伤怀,这难道不是和华胥之梦刚刚醒来的情形一样吗?因此我把我所撰作的这本书命名为《梦华录》。
但是,汴京城毕竟太大太繁华了,对于那些我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件或者没有去过的地方,靠听别人讲述来记录,这就难免有遗漏或欠缺。如果遇着故乡的朋友或德高望重的前辈,对此书予以补充使它更加完备,那真是不胜欣慰。这本《梦华录》语言通俗浅显,不刻意进行雕琢修饰,其原因大概是想使文人学士和普通百姓都能看懂而已,希望读者能理解这一点。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岁在丁卯,大年除夕之日,幽兰居士孟元老序。
《东京梦华录》跋
(明)胡震亨
《东京梦华录》多记载宋徽宗崇宁以后的景象,当时朝廷以崇尚安乐治理天下,所以像那元宵节灯山金光灿烂、临水殿里龙船夺标比赛、宝津楼上男女艺人的杂技表演、骑马相逐射箭的表演以及天宁节女子舞队骑马归来时少年豪俊争相迎接的诸多场景,虽然事属前代的记载,然后仍能让人想象得到当时的盛况。至于其他那些像那京城人春日里出城踏青,在园林苑囿中游玩,京城各瓦肆中的技艺表演,茶坊酒家、早市夜市里细小琐碎的交易等,全都按照当时京城的习俗,没有强加一点雕琢修饰,自能详细介绍当时的风貌,然而不显得杂乱,语言通俗质朴而不显得粗俗。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擅长记录风土人情的。但是它所记载的皇宫内的宫殿楼观,只是提及了很少的一部分,且不说各个宫殿,只说政和年间营造的新宫,自延福宫、穆清殿以下,还有四十余座宫殿,而且艮岳在当时最是雄伟壮丽,怎么可以省略不提呢?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东京梦华录》序(宋)孟元老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①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也。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善属文,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及高祖为丞相,素深自结纳。高祖甚器之,以素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上柱国。开皇四年,拜御史大夫。其妻郑氏性悍,素忿之曰:“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郑氏奏之,由是坐免。
俄而江南人李稜等聚众为乱,大者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杀害长吏。以素为行军总管,帅众讨之。贼朱莫问自称南徐州刺史,以盛兵据京口。素率舟师入自杨子津,进击破之。晋陵顾世兴自称太守,与其都督鲍迁等复来拒战。素逆击破之,执迁,虏三千馀人。进击无锡贼帅叶略,又平之。吴郡沈玄懀、沈杰等以兵围苏州,刺史皇甫绩频战不利。素率众援之,玄懀势迫,走投南沙贼帅陆孟孙。素击孟孙于松江,大破之,生擒孟孙、玄懀。黟、歙贼帅沈雪、沈能据栅自固,又攻拔之。浙江贼帅高智慧自号东扬州刺史,船舰千艘,屯据要害,兵甚劲。素击之,自旦至申,苦战而破。智慧逃入海,素蹑之,从馀姚泛海趣永嘉。智慧来拒战,素击走之,擒获数千人。
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临寇,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不下十数。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三二百人复进,还如向法。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素时贵幸,言无不从,其从索征伐者,微功必录,至于他将,虽有大功,多为文吏所谴却。故素虽严忍,士亦以此愿从焉。
时素贵宠日隆,其弟约、从父文思、弟文纪,及族父异,并尚书列卿。第宅华侈,制拟宫禁。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素皆阴中之。朝廷靡然,莫不畏附。唯兵部尚书柳述以帝婿之重,数于上前面折素。大理卿梁毗,抗表上言素作威作福。上渐疏忌之。素寝疾之日,炀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人,恒恐不死。素负冒财货,营求产业,东西二京,居宅侈丽,朝毁夕复,营缮无已,爰及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石豈并利田宅以千百数,时议以此鄙之。大业元年,迁尚书令。寻拜太子太师,余官如故。前后赏赐,不可胜计。明年,拜司徒,改封楚公。真食二千五百户。其年,卒官。
史臣曰:杨素少而轻侠,倜傥不羁,兼文武之资,包英奇之略,志怀远大,以功名自许。然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则知积恶余殃,信非徒语。多行无礼必自及,其斯之谓与!
(节选自《隋书·杨素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深自结纳结纳:结交
B.郑氏奏之,由是坐免坐:犯罪(错误)
C.多为文吏所谴却却:退却
D.第宅华侈,制拟宫禁制:体制,规模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素“积恶余殃”“多行无礼必自及”的一组是(3分)
①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
②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素皆阴中之
③居宅侈丽,朝毁夕复,营缮无已
④大理卿梁毗,抗表上言素作威作福
⑤其弟约、从父文思、弟文纪,及族父异,并尚书列卿
⑥上渐疏忌之……然密问医人,恒恐不死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素自小才华横溢,善于写文章,擅长写草书、隶书,英俊潇洒,慷慨豪迈,但做事不拘小节,曾在家出言不慎,被妻子告发。
B.杨素知杨坚甚得众心,且有称帝之一意,遂主动投到杨坚门下,与其深自结纳,而杨坚也知杨素之才,对其也非常器重,不久便以杨素为汴州刺史。
C.杨素有谋略,作战时敢于赴敌,也善于随机应变,对部下“严忍”,战无不胜,被称为名将,而士兵也多愿意跟从他。
D.晚年的杨素日益骄横,作威作福,后有人弹劾他,使他渐渐失去了皇帝的恩宠,皇帝甚至赐毒药给他,惟恐他不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妻郑氏性悍,素忿之曰:“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
(2)素时贵幸,言无不从,其从索征伐者,微功必录。
(3)朝臣有违忤者,虽至诚体国,素皆阴中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虎丘记(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ƒ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④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⑤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迨:到、至B.属而和者,才三四辈属:连缀
C.每度一字,几尽一刻度:吐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吏:做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山无高岩邃壑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竞以歌喉相斗秦亦不以城予赵
C.一人缓拍而歌吾尝终日而思矣D.则箫板亦不复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首先交代了虎丘的方位,虽“其山无高岩邃壑”,却因其“近城”而吸引众多游人。由此作者确定了审美重心,不在林泉岩壑,而在游人旅客及他们纵游虎丘的情景图画。
B.第②段“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三句,作者以比喻兼夸饰的描绘,分别从游人密度之大、歌者数量之多、饮酒场面之盛三个角度,生动描绘出虎丘中秋游客如云的盛况。
C.第③④段月夜赛歌场面的描绘,作者用“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几个标志时间推移的词语连带出一幅幅动人画面;场面由喧闹而转向幽静,突出了赛歌的紧张而快乐。
D.第⑤段作者从“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的情景中,感受到封建社会官吏的“横行气盛”和封建官差的 “庸俗粗野”,表现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厌恶和鄙视,也是作者呈请解官的重要原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然后按要求答(1)—(2)题。(13分)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节选自(刘开《问说》)
小题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小题2:用斜线(/)给下面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义士杨景和埙传
(明)张弼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延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拷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辩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遂击登闻鼓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成化初,修《英宗实录》,称“义士杨埙”云。
埙字景和,其先某处人。父为漆工。宣德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遂习之,而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齚指称叹,以为不可及。盖其天资敏悟,于书法诗格不甚习,而往往造妙,故其艺亦绝出古今也。既不避权奸,为此义举,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有欲授之以官者,不就,遂隐于艺以自高。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然此公论,具人面目者皆能知之,而高冠长裾,号称科第人物者,乃低佪淟涊,甘为之扫门捧溺,无所不至,而覸然自得,夸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捕拷掠掠:掳掠
B.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狱:讼案
C.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秩:官品
D.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目:看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安能以身之察察
D.以五色金钿并施以勇气闻于诸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埙是一位天资敏悟、有创造性的平民艺术家。但更主要的,他是一位见义勇为的义士。
B.当锦衣卫指挥门达陷害袁彬时,官吏们虽然都为袁彬叫屈,但没有人敢于出面援救,只有素不相识的杨埙,敢于上疏喊冤。同时,又用谋略揭穿了门达欲诬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的阴谋。
C.杨埙不避权奸的义举赢得大家的尊重,有人想授予他官职,他没接受,而是隐于技艺以孤高自守。人们不敢只把他当成一个艺人,而是敬称他为“义士杨埙”。
D.作者在表彰杨埙的同时,也鞭挞了权贵及那些为权贵们“扫门捧溺”的“高冠长裾”的“科第人物”,可谓一箭双雕。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3分)
(2)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亨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淳、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监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日:“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日:“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拳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监察御史擢:被任命、被提升
B.假以粮种假:借
C.桧衔之衔:衔接,紧跟着
D.以绍兴十三年卒以:于,在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治理有方”和“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A.①顺昌民以刚为命②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B.①刚喻从盗者使反业②刚论奏无所避
C.①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②刚显疏其恶
D.①假以粮种,复以租赋②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奏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生病而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到了极点,主张强化对建康的筹划、建设与管理,并应做好率军驻扎固守的打算,以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诸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既能打仗又能种田的,应当给以优厚的赏赐。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并把他们安排在秦桧周围来遏制秦桧,从而引起了秦桧的强烈不满。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5分)
答:                                                                          
②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2分)
答: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节选自韩愈《原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