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乾符初,举进士,累不第。广明中,遇乱归乡里。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乾符初,举进士,累不第。广明中,遇乱归乡里。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崇重,隐欲依焉,进谒,投素作。镠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遂为掌书记。性简傲,高谈阔论,满座风生。好谐谑,感遇辄发。镠爱其才,前后赐予无数,陪从不顷刻相背。表迁节度判官、盐铁发运使。未几,奏授著作郎。谬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 镠请隐为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作者称赏。转司勋郎中,自号“江东生”。魏博节度罗绍威慕其名,推宗人之分,拜为叔父,尝表荐之。隐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诗文凡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且介僻寡合,不喜车旅;献酬俎豆间,绰绰有余也。与顾云同谒淮南节度副使高骈,骈不礼。骈后为毕将军所***,隐有题延和阁之讥。又以诗投相国郑畋,畋有女殊丽,喜诗咏,读隐作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由是切慕之,精爽飞越,莫知所从。隐忽来谒,女从帘后窥见迂寝之状,自是绝不咏其诗。隐精书法,喜笔工苌风,谓曰:“笔,文章货也。今助子取高价。”即以雁头笺百幅为赠,士大夫踵门问价,一致千金。率多借重如此。所著《谗书》、《谗本》、《淮海寓言》等,并行于世。
(节选《唐才子传》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欲依焉,进谒,投作素;一般的
B.谬得之大喜,以书之辟:征召
C.推宗人之,拜为叔父,分:辈分
D.传食诸侯.人成事因:依靠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市,全部表明罗隐善属文的一组是(   )
①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
②前后赐予无数,陪从不顷刻相背
③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
④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
⑤即以雁头笺百蝇为赠,士大夫踵门问价,一致千金。
⑥所著《谗书》、《谗本》、《淮海寓育》等,并行于世。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明年间,遭逢战乱,罗隐回到家乡,当时镇守东南一方、势力极大的钱镠对罗隐很是称赏,于是罗隐投靠了他。
B.罗隐的诗文大多以讽刺为主,他不喜军事,而在祭祀、宴会等场合献诗应酬的能力却是非常高的,因此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仰慕罗隐,罗隐上表推荐了他。
C.罗隐曾与顾云一同拜见淮南节度副使高骈,高骈待他们很不礼貌。高骈后来被毕将军所***,罗隐写了题延和阁的诗来嘲笑他。
D.郑畋有个女儿非常美丽,因读罗隐的诗丽对其极为爱慕,俚在她看到罗隐相貌丑陋且不通世故的样子后,便不再咏读他的诗文了。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5分)
(2)即以雁头笺百幅为赠,士大夫踵门问价,一致千金。(5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如今浙西正当兵火战乱之后,朝中大臣们正急迫地想索求贿赂,这个奏章递上去,他们将会把我当成鹰犬一样驱使。(2)就用雁头笺纸(书写)百幅作为赠品(赠与苌凤),结果士大夫们一个接一个上门问价,苌凤一次就获得千金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素:平素。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对应的原文“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崇重,隐欲依焉,进谒,投素作。镠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翻译为“当时钱镠镇守东南一方,势力极大,罗隐想去投靠他,就前去拜见钱镠并投献自己(   )的作品,钱镠得到此诗大喜,就用书简召聘罗隐”,把给的解释代入原文,从语法上讲得通,但有投靠的意图,给的是“一般的”的作品,从意义上矛盾,可以判断选项错误,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中知是“平素、一向”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罗隐”性格特征是“善属文”,②镠爱其才,③表现其英敏,⑤表现隐精法书都和“属文”没有关系,排除这几项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B对应的原文“魏博节度罗绍威慕其名,推宗人之分,拜为叔父,尝表荐之”,是“罗绍威上表举荐罗隐”,选项正好相反,事件错误,选项前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1)焚荡——兵火战乱,方切——正急迫,表奏——递上奏章,鹰犬——把我当成鹰犬(意动用法)。(2)以——用,为——作为,踵——一个接一个地(名词作状语)。
【参考译文】
罗隐,字昭谏,是钱塘人。他自幼聪敏过人,善于写文章。诗笔尤其出众,修炼浩然之气。乾符初年,罗隐多次应进士举而落榜。广明年间,遭逢战乱,他回到家乡。当时钱镠镇守东南一方,势力极大,罗隐想去投靠他,就前去拜见钱镠并投献自己以往的作品。钱镠得到此诗大喜,就用书简召聘罗隐。于是罗隐在钱镠手下任掌书记。罗隐生性傲慢,爱高谈阔论,在宾客满堂时谈笑风生。他喜欢开玩笑,遇事有感总要表现。钱镠喜爱他的才能,先后给他无数奖赏,陪从人员没有一刻离开罗隐。钱镠表奏升罗隐为节度判官、盐铁发运使。不久,又上奏授他为著作郎。钱镠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之初,命令沈崧起草奏章以谢恩,奏章上极力描述浙西的富饶。罗隐说:“ 如今浙西正当兵火战乱之后,朝中大臣们正急迫地想索求贿赂,这个奏章递上去,他们看了就要把我们生吞活剥了。”钱镠就请罗隐来起草,罗隐写道:“ 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罗隐还在为庆贺昭宗改名的奏章上写道:“ 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
受到文人们的称赞。罗隐调任司勋中郎。他自称“江东生”。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仰慕罗隐的名声,推求罗姓同族人的辈分,拜罗隐为叔父,并曾上表举荐他。罗隐原以为自己应被朝廷重用,谁知却科举一再落榜,辗转在地方大员的门下吃饭,依赖他人之力而成事,因此对唐朝廷深怀怨恨。他的诗文大多以讽刺为主,即使是荒野祠庙的木头神像也都免不了被他讽刺。而且他的性格孤僻、落落寡合,不喜欢军事;而在祭祀、宴会等场合献诗应酬,他的能力绰绰有余。罗隐曾与顾云一同拜见淮南节度副使高骈,高骈待他们很不礼貌。高骈后来被将军毕师铎所***,罗隐写有题延和阁的诗来嘲笑他。罗隐还曾用诗投献宰相郑畋,郑畋有
个女儿极为美丽,爱好诗歌,她读罗隐的诗读到“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两句,从此十分爱慕罗隐,她的灵魂都飞出躯体,不知该做什么。一天罗隐忽然来拜见郑畋,这个姑娘从门帘后面偷看罗隐,见他相貌丑陋不通世故的样子,就不再咏读他的诗文了。罗隐精通书法,他特别喜欢制笔的工匠苌凤,他对苌凤说:“ 毛笔,是文章的本钱 。 今天我帮您卖个好价钱。”就用雁头笺纸(书写)百幅作为赠品(赠与苌凤),结果士大夫们一个接一个上门问价,苌凤一次就获得千金。人们多这样借重罗隐的名声。罗隐所写的《谗书》、《谗本》、《淮海寓言》等著作,一并在世上流行。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乾符初,举进士,累不第。广明中,遇乱归乡里。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交 河 县 吏
交河有为盗诬引者,乡民朴愿,无以自明,以赂求援于县吏。吏闻盗之诬引,由私调其妇,致为所殴,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曰:“此事秘密,须其妇潜身自来,乃可援方略。”居间者以告乡民。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母告妇,咈然(fúrán不悦貌)不应也。
越两三日,吏家有人夜扣门。启视,则一丐妇,布帕裹首,衣百结破衫,闯入。问之不答,且行且解衫与帕,则鲜妆华服艳妇也。惊问所自,红潮晕颊,俯首无言,惟袖出片纸,就所持灯视之,某人妻三字而已。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问其来意。妇掩泪曰:“不喻君语,何以夜来?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吏发洪誓,遂相嬿婉(yàn wǎn欢好貌)。潜留数日,大为妇所蛊惑,神志颠倒,惟恐不得妇意。妇暂辞去,言村中日日受侮,难于久住,如城中近君租数楹,便可托庇荫,免无赖凌藉,亦可朝夕相往来。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狱解之后,遇乡民,意甚索漠,以为狎昵其妇,愧相见也。
后因事到乡,诣其家,亦拒不见。知其相绝,乃大恨。会有挟妓诱博者讼于官,官断妓押归原籍,吏视之,乡民妇也,就与语。妇言苦为夫禁制,悔相负,相忆殊深。今幸相逢,乞念旧时数日欢,免杖免解。吏又之,因告官曰:“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盖觊怂恿官卖,自买之也。遣拘乡民,乡民携妻至,乃别一人。问乡里皆云不伪。问吏何以诬乡民?吏不能对,第曰风闻。问闻之何人?则噤无语。呼妓问之,妓乃言吏初欲挟污乡民妻,妻念从则失身,不从则夫死,值妓新来,乃尽脱簪珥,赂妓冒名往,故与吏狎识。今当受杖,适与相逢,因仍诳托乡民妻,冀脱棰楚。不虞其又有他谋,致两败也。官覆勘乡民,果被诬。姑念其计出救死,又出于其妻,释不究,而严惩此吏焉。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盖愚者恒为智者败,而物极必反,亦往往于所备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胜之。无往不复,天之道也。使智者终不败,则天地间惟智者存,愚者断绝矣,有是理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惟恐不得妇意当:担当
B.免无赖凌藉凌藉:欺凌
C.吏又之惑:被诱惑
D.冀脱棰楚棰楚:杖刑,惩罚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交河县奸邪营私的一组是(3分) (  )
①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
②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问其来意。
③问乡里皆云不伪。
④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
⑤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
⑥官覆勘乡民,果被诬。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交河县有个乡民质朴憨厚,但被强盗诬陷为同伙,无法昭雪自己怨屈,便行贿县吏请求帮忙。县吏意测其妻漂亮,顿生色念。
B.乡民之妻为救夫被迫无奈乔装打扮了一番去满足了县吏的***。事后,县吏觉得乡民见到他发窘,不好意思,以为乡民心存惭愧。
C.一般情况下愚蠢的总是斗不过聪明的,但有时物极必反,往往在预料之外,愚蠢人的智慧有时却比聪明人还要高超,突然地胜过聪明人。
D.本文人物个性较为鲜明,主要人物形象也较为生动丰富;情节较为复杂而且起伏大,悬念也较多。结尾的议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3分)
                                                                          
(2) 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3分)
                                                                          
(3)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曰:“吾有子矣,后何患?”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太夫人忧,服除,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兴化军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 无一不中。
遂拜参知政事。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然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庄献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于是益以公为果可用也。
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
先期,状公之功行上之太常,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夫人忧丁:遭逢
B.破奸发伏,见随决逆:违背
C.太后不能,为改他服夺:改变
D.若有所,何也属:嘱托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3分)
①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③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             ④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⑤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⑥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公少年早慧,十余岁时即能属文,其父早就对其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楣,后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初举进士,把第一之位让给了里人王严,赢得乡人称赞。为官之后,薛公善解民疾,政绩斐然,在莆田时就因悉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明肃太后欲以天子兖服冕见太庙,臣子中只有薛公直言正谏,虽当时未能说服太后,但太后驾崩前还是意识到了薛公意见的正确。
D.薛公因病告还,皇上下诏免其上朝,只照常处理政务。薛公多次请辞后才得以退官还乡。在他死后,太常根据有关薛公功行的汇报,议定谥号为“简肃”。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3分)
译文:                                                                       
(2)然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3分)
译文:                                                                        
(3)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9分)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救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为人忍暴,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父偃之 疾:嫉妒
B.仲舒弟子者遂:成功
C.瑕丘江生谷梁《春秋》 为:撰写
D.《春秋》之义正之 以:根据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董仲舒“专心治学”或“为人廉直”的一组是
①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  ②进退容止,非礼不行
③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④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⑤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⑥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
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董仲舒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B.董仲舒为中大夫后,在家写了《灾异之记》。这时辽东高帝庙火灾,主父偃就窃其书上奏天子,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
C.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因此就憎恨董仲舒,故意推荐他去担当狠毒暴戾的胶西王之相。
D.董仲舒的弟子中官运通达的,做到了大夫之职;谒者、掌故的则有百余人。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因精通儒学做了高官。
小题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3分)
译文:  
(2)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4分)
译文:  
(3)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数十辈 无论:不止,岂止
B.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迨:等到
C.坐客乃西顾而叹 西顾:看着西面
D.其夜,华林部马伶 过:责备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其士女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①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得之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C.①日侍昆山相国朝房②且立石其墓之门
D.①华林部相与罗拜去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在一次演唱会中他卸妆逃走是因为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而李伶又不肯授技于马伶,说明当时演艺界竞争激烈、互相倾轧。
B.马伶作为一位有名的演员,在经历一次演出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励志奋发,远走几千里,不惜为人奴仆去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
C.侯方域推测,倘若马伶去了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他就仍然不会回来。并感叹说马伶具有如此坚定的意志,取得精湛的技艺是无须再问的了。
D.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这个故事表明,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索,闭门造车是不能取得高度成就的。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4分)
 
⑵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分)
  
⑶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开口辄以《三百篇》《十九首》为准,六朝而下,渐不满意。至宋人,殆不齿矣。然世 间万 变 皆 于 古 不 同 何 独 文 章 而 可 以 一 律 限 之 乎 就 使 后 人 所 作 可 到 《 三 百 篇 》 亦 不肯 悉 安 于是 矣。凡文章须是典实过于浮华,平易多于奇险,始为知本末。
(节选自王若虚《滹南诗话》)
小题2:《三百篇》又称什么?其内容由哪几部分组成?(2分)
《》;
小题3:概括文中作者对写作诗文的看法。(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