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母之也         讳:隐瞒。
B.陬人挽父之母孔子父墓 诲:教诲。
C.请与孔子周适:到。
D.累世不能其学殚:穷尽。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孔子小时做游戏,常摆起各种祭器,学着大人的礼仪动作。长大成人后又向老子“问礼”,说明孔子后来倡导“礼治”绝非偶然。
B.鲁国南宫敬叔不仅为孔子“适周问礼”争取到了必要的条件,而且亲自陪他去请教老子,是一位难得的仁人。
C.孔子在鲁国局势混乱不堪之时来到齐国,希望得到齐景公的重用,虽然一度很受景公看重,最终却未能如愿而无功而返。
D.孔子在齐国曾专心学习《韶》乐,竟然三个月以来吃饭时,连肉味都尝不出来,这件事情很受齐国人称赞。
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5分)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2)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答案

小题1:H
小题2:B
小题3: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小题4: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参考答案:纵然有粮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它呢!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A项,第二段说《礼记》记载了最早的礼乐仪式,但不代表这是最早的记载;C项,错在“只要”“就能”太绝对,“淫音”就不能;D项,“礼教不如严刑,礼治不如法治”不符合文意。
试题分析:
小题2:“为孔子‘适周问礼’争取到了必要的条件”有误,文中意思应该是南宫敬叔请求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亲自陪他去请教老子”文中也没说这么具体。
试题分析:
小题3:略
试题分析:
小题4:注意“虽”“岂”“食诸”的翻译。注意“闻”“以”“言”等词及介词结构后置句的翻译。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钅舌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澍就擢巡抚      擢:升迁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
小题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
①总督蒋攸钅舌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⑤⑥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小题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
小题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以陛下就臣位。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莽大怒,即下诏狱,劾恽大逆。犹以恽据正义,难即害之,使黄门近臣胁导恽,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恽终不转,曰:“所言皆天文大圣意,非狂人所能造。”遂系经冬,会赦得免,因南游苍梧。
建武初,自苍梧还乡里,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久之,为郡功曹。
汝南旧事,冬飨,百里内县皆持牛酒到府宴饮。时太守欧阳歙飨礼讫,教曰:“西部督邮繇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典部折衡,摧破奸雄。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恽前跪曰:“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按延质性贪邪,所在荒乱,虐而不治,冤慝并作,百姓怨之。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此既无君,又复无臣,君臣俱丧,孰举有罪?君虽颠危,臣子扶持,不至于亡。”歙甚惭,遂不宴而罢。恽归府,因称病。延亦退。
(门下掾)郑次都素清高,与恽厚,招恽去,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次都遂去,隐于弋阳山中。居数月,延果复召,恽即去,从次都止,渔钓甚娱。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次都曰:“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各别去。
郡举孝廉,为郎,迁上东门候。世祖尝夜出,还,诏开门欲入,恽不内。上令从门举火射帝面,恽对曰:“火明燎远。”遂拒不开。明日,恽谏曰:“昔文王不敢盘游于田,以万民惟正。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由是上重之,后为梁令、长沙太守,崇教化,表异行。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世祖:汉光武帝刘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莽大怒,即下诏狱      狱:监狱
B.遂系经冬,会赦得免系:羁押
C.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显:显现
D.诏开门欲入,恽不内内:同“纳”,交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令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若属皆且所虏
B.久,为郡功曹不知东方既白
C.而明府恶为善,股肱不争为桂林、象郡
D.恽归府,称病不如善遇之
小题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能表现郅恽正直敢言的一组是(  )
①志气高抗,不慕当世 ②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 ③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 ④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 ⑤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 ⑥崇教化,表异行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②③⑤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王莽末年,郅恽到京城长安,借天命祸福之说劝谏王莽还政于刘氏,退回臣子之位,因此惹得王莽大怒,但终得赦免。
B.郅恽认为西部督邮繇延生性贪婪邪恶,治理政事荒废而紊乱,劝谏郡守欧阳歙将他弃用,正因此,繇延没有获得推荐。
C.郅恽虽一度追随友人郑次都归隐山林,但终不肯与鸟兽为伍,可见他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入世的,主张人生要有所作为。
D.文中写到了郅恽三次直言进谏,前两次都因所谏招惹大祸。只有第三次劝谏光武帝刘秀,反而得到了刘秀的器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诘、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注:①涵煦:滋润化育。②本:描绘。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修尝考其山川,其图记按:按照
B.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计算,列举
C.其风俗之美道:陈述,称道
D.遂书以其亭焉名:命名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耸然特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致千里
B.辟地以为亭屠暴起,刀劈狼首
C.盖天下平久矣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
D.欲问事,而遗老尽矣皆出于此乎
小题3: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A.孔子曰:何陋之有
B.甚矣,汝之不惠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滃然”,就点出了景物的特点。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们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
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第Ⅱ卷(11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石处士序
韩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环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途,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
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受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沐浴,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筵于上东门外,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图。”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以事免  免:拒绝
B.具马币    币:礼物
C.戒行李    戒:斋戒
D.遂以为先生寿 寿:向人进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求士从事之贤者    其身也,则耻师焉
B.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彼与彼年相
C.酒三行,在邦域之中矣
D.敢不敬蚤夜求从祝规弱天下之民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作为人们把石处士当作“贤者”的缘由的一组是(  )
①人与之钱,则辞
②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
③求士为国,不私于家
④劝之仕,不应
⑤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
⑥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图
A.①④⑥B.③④⑤
C.①④⑤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序言描写了石处士不慕名利,自甘淡薄,卓有识见的品德和才能。
B.石处士欣然赴召是因为他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
C.这篇序言表达了朋友对石处士出仕后的期望和要求。
D.事实证明,石处士没有辜负朋友的期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