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射。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疆,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与匈奴和亲,不过数岁即复倍约率:大抵,大多
B.今匈奴戎马之足负:依仗
C.单于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怪:觉得…奇怪
D.欲问尉史刺: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推举皆廉士,贤己者也青,取之于蓝,而青
B.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C.卒善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
D.甲肉袒谢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六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
①“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②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③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④阴使聂翁壹为间⑤御史人大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安国在吴楚反叛时担任梁孝王的中大夫,因平叛有功而显名,后虽获罪下狱,但时问不长,汉朝廷便又任命他为梁王内史。
B.在与匈奴和亲的问题上,王恢与韩安国的主张相左。汉皇帝最终采纳了韩安国的意见,同意与匈奴和亲。
c.利亲期间,豪绅聂翁壹献计,可利用此时匈奴单于的思想麻痹,引诱他上钩后打败他。王恢把该计策上奏给皇帝,皇帝采纳了。
D.韩安国在举荐人才上出以公心,唯贤才是举,他举荐的人受到了士大夫的称慕,皇帝也认为这些人是国之重器。
小题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甲不就官,我灭而宗。(2分)
(2)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弊。(3分)
(3)单于顾谓左右曰:“儿为汉所卖!”乃引兵还。。(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D
小题5:(1)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就”“而”各1分,共2分)(2)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罢”“敝”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3)单于回头对左右人员说:“差点儿被汉欺骗!”就带领部队回去了。(“顾”“为……所”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题中,D项的“刺”解释错误,应为“刺探,询问”之意。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的都作介词,都相当于“比”。B项的“且”,前者作连词,相当于“况且”;后者作副词,相当于“尚且”。C项的“之”,前者作人称代词,指代田甲;后者作助词,置于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D项的“因”,前者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后者作介词,相当于“通过”。
小题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进项筛选,其中,④讲的不是韩安国的谋划,⑤只是朝廷的任命,都不符题干要求,故凡含此两句的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小题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故选项表述同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其正误。题中,D项错误在于,根据文本,被士大夫称幕的不是韩安国推荐的人,而就是韩安国;“国器”也是韩安国,而不是“这些人”。
小题5: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就”是动词,“就(任)、就(职)”之意;“而”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第(2)句中的“罢”通“疲”,疲惫之意;“敝”即“弊病、弱点”。第(3)句中的“顾”是动词,“回头”之意;“为……所”表被动。
【参考译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国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建元六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兵攻打他。”韩安国说:“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所以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通过大行王恢告诉皇上说:“匈奴刚与汉和亲,亲近信任边地之民,可以用财利去引诱他们。”于是暗中派遣聂翁壹做间谍,逃到匈奴,对单于说:“我能***死马邑城的县令县丞等官吏,将马邑城献给您投降,财物可以全部得到。”单于很信任他,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答应了聂翁壹。聂翁壹就回来了,斩了死囚的头,把他的脑袋悬挂在马邑城上,假充是马邑城官吏的头,以取信于单于派来的使者。说道:“马邑城的长官已经死了,你们可以赶快来。”于是单于率领十余万骑兵穿过边塞,进入武州塞。这时汉王朝埋伏了战车、骑兵、材官三十多万,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诸位将军都隶属护军将军。互相约定,单于进入马邑城时汉军的伏兵就奔驰出击。当时单于进入汉长城武州塞。距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将要抢夺劫掠,可是只看见牲畜放养在荒野之中,却见不到一个人。单于觉得很奇怪,就攻打烽火台,俘虏了武州的尉史。想向尉史探问情况。尉史说:“汉军有几十万人埋伏在马邑城下。”单于回过头来对左右人员说:“差点儿被汉所欺骗!”就带领部队回去了。
韩安国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处于忠厚之心。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在梁国推荐了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前127)中去世。
核心考点
试题【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后面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弃甲兵而走曳:拖着。
B.不百步耳直:只是,不过。
C.罟不入洿池数:读作cù,数量多。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制止,约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而已②不入虎穴,得虎子
B.①斧斤时入山林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C.①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②以其无礼
D.①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走②朝济昔设版焉
小题3: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之以桑
B.七十者帛食肉
C.吾道也,失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序八州而同列
小题4: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分)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以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文后各题。
(一)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二)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赵璧,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节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召有司图案:同“按”,按照B.相如广成传舍:安置
C.大王弗予城而赵璧绐:欺骗D.一胜而相如族:灭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②使其从者衣褐
B.①臣固知大王弗予城也②蔺相如获全于璧也,天也
C.①今奈何使舍人怀逃之②且秦强赵弱
D.①夫秦王既按图予城②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
小题3:以下对两组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相关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4分)
(2)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3分)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杜延年传
延年字幼公,本大将军霍光吏,首发大奸,有忠节,由是擢为太仆、右曹、给事中。光持刑罚严,延年辅之以宽。治燕王狱时,御史大夫桑弘羊子迁亡,过父故吏侯史吴。后迁捕得,伏法。会赦,侯史吴自出系狱,延尉王平与少府徐仁杂治反事,皆以为桑迁坐父谋反而侯史吴臧之,非匿反者,乃匿为随者也。即以赦令除吴罪。议者知大将军,皆执吴为不道。延年乃奏记光争,以为“吏纵罪人,有常法,今更诋吴为不道,恐于法深,不合众心。延年窃重将军失此名于天下也!”光以廷尉、少府弄法轻重,皆论弃市,而不以及丞相。延年论议持平,合和朝廷,皆此类也。
见国家承武帝奢侈师旅之后,数为大将军光言:“年岁比不,流民未尽还,宜修孝文明政,示以俭约宽和,顺天心,说民意,年岁宜应。”光纳其言。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辄下延年平处复奏。
昭帝末,寝疾。帝崩,昌邑王即位,废,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张安世与大臣议所立。时,宣帝养于掖廷,号皇曾孙,延年知曾孙德美,劝光、安世立焉。宣帝即住,褒赏大臣,延年以定策安宗庙,益户二千三百,与始封所食邑凡四千三百户。
延年为人安和,备于诸事,久朝政。霍光薨后,子禹与宗族谋反,诛。上以延年霍氏旧人,欲退之,而丞相魏相奏延年素用事,官职多奸。遣吏考案,但得苑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延年坐免官,削户二千。后数月,复召拜为北地太守。延年以故九卿外为边吏,治郡不进,上以玺书延年。延年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是时,四夷和,海内平,延年视事三岁,以老病乞骸骨,天子优之,赐安车驷马,罢就第。后数月薨,谥曰敬侯。   
(选自班固《汉书》,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议者知大将军指:旨意
B.年岁比不登:丰收
C.备于诸事,久朝政典:主管
D.上以玺书延年让:使……退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杜延年性情宽厚、为人安和的一组是(3分)(   )
①首发大奸             ②今更诋吴为不道,恐于法深
③宜修孝文明政         ④劝光、安世立焉
⑤以定策安宗庙         ⑥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延年原本是大将军霍光的属吏,因为首先告发大奸而被破格提拔,后又因他是霍光的旧属而被皇帝免官。
B.侯史吴因曾经收留桑弘羊的儿子桑迁受到牵连入狱,后虽逢朝廷大赦得以出狱,但朝廷官员对此仍有不同意见。
C.昭帝驾崩后,昌邑王即位后又被废黜,杜延年劝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立皇曾孙为帝,得到他们的同意。
D.杜延年为官多年,善于处理各项政务,虽有小误,但仍多次获得皇帝的信任、赏赐,去世后被追封为敬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治燕王狱时,御史大夫桑弘羊子迁亡,过父故吏侯史吴。(3分)
(2)光以廷尉、少府弄法轻重,皆论弃市,而不以及丞相。(3分)
(3)延年视事三岁,以老病乞骸骨,天子优之,赐安车驷马,罢就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21分)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万物殷富,政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 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反覆手耳反覆:翻转。
B.地万里方:方圆。
C.人众车舆:众多。
D.政一家由:如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陆生说佗曰不如善遇之
B.将相欲移兵诛王今人有大功击之
C.尉佗蹶然起坐今其智反不能及
D.佗因稍以法诛秦置长史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4)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彭城郎玉柱,其先世官至太守,居官廉,得俸不治生产,积书盈屋。至玉柱尤痴。家苦贫,无物不鬻,惟父藏书,一卷不忍置。父在时,曾书“劝学篇”粘其座右。郎日讽诵,又幛以素纱,惟恐磨灭。非为禄,实信书中真有金粟。昼夜研读,无问寒暑。年二十余不求婚配,冀卷中丽人自至。见宾亲,不知温凉,三数语后,则诵声大作。客逡巡自去。每文宗临试,辄首拔之,而苦不得售。
一日方读,忽大风飘卷去。急逐之,踏地陷足;探之,穴有腐草;掘之,乃古人窖粟,朽败已成粪土。虽不可食,而益信“千锺”之说不妄,读益力。一日,梯登高架,于乱卷中得金辇径尺,大喜,以为“金屋”之验。出以示人,则镀金而非真金。心窃怨古人之诳己也。居无何,有父同年观察是道,性好佛。或劝郎献辇为佛龛。观察大悦,赠金三百、马二匹。郎喜,以为金屋、车马皆有验,因益刻苦。然行年已三十矣。或劝其娶,曰:“‘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何忧无美妻乎?”又读二三年,迄无效,人咸揶揄之。时民间讹言:天上织女私逃。或戏郎:“天孙窃奔,盖为君也。”郎知其戏,置不辩。
一夕,读《汉书》至八卷,卷将半,见纱剪美人夹藏其中。骇曰:“书中颜如玉,其以此验之耶?”心怅然自失。而细视美人,眉目如生;背隐隐有细字云:“织女。”大异之。日置卷上,反复瞻玩,至忘食寝。一日方注目间,美人忽折腰起,坐卷上微笑。郎惊绝,伏拜案下。既起,已盈尺矣。益骇,又之。下几亭亭,宛然绝代之姝。拜问:“何神?”美人笑曰:“妾颜氏,字如玉,君固相知已久。日垂青盼,脱不一至,恐千载下无复有笃信古人者。”郎喜,每读必使女坐其侧。女戒勿读,不听;女曰:“君所以不能腾达者,徒以读耳。试观春秋榜上,读如君者几人?若不听,妾行去矣。”郎暂之。少顷忘其教,吟诵复起。逾刻索女,不知所在。神志丧失,嘱而祷之,殊无影迹。
选自《聊斋志异·书痴》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非为禄求取
B.又读二三年,无效最终
C.益骇,又之磕头
D.郎暂之跟从
小题2: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书痴之“痴”的一组是(3分)(      )
①又幛以素纱,惟恐磨灭   ②而益信“千锺”之说不妄   ③以为金屋、车马皆有验,因益刻苦
④天孙窃奔,盖为君也     ⑤我何忧无美妻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书痴爱书如命,家里穷,可以卖任何东西,但舍不得不卖一本书。他读书时一律大声朗诵,“织女”认为这是他不能中举的原因。
B.书痴读书不分昼夜,不论寒暑,专心致志以致年届三十尚未婚娶,但他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不考取功名,绝不成亲。
C.有一次大风吹走了书痴的书,书痴在追书时,陷入一个地洞,挖掘后发现是古人的地下粮仓,由此他对“书中自有千钟粟”深信不疑。
D.有一次他把在书架上找到的一个金辇,献出作为佛龛,与他父亲同榜及第的道员赐给他金银马车,他越发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
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分)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