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语言文字运用 >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充分?                  因而,不了解世界,或者理解上有错位,就往往会误解我们自身...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充分?                  因而,不了解世界,或者理解上有错位,就往往会误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艺术。
①事实上,我们即使是对西方文化艺术的把握,也有明显的不足
②而中国艺术是否属于“非理性”一路,也大可怀疑
③但我们今天对世界的了解显然还是以西方为中心的
④比如对非洲文化,甚至亚洲文化,往往就不甚熟悉
⑤不要忘记,西方是有非理性主义传统的,并非所有西方艺术都是“理性”的
⑥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了解和包容世界的
A.⑥④③①②⑤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①⑤②D.①②⑤⑥④③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排序题,一般从组织小句群开始,接着确定起始句,再按逻辑顺序将小句群组合起来。本题为排序选择题,比直接给句子排序难度小一些,因为给出的四个选项必有一个是正确的,可以从起始句和小句群两个角度试读是否通顺,合符逻辑。本题选项只有①⑥两句,从“历史”与“今天”相呼应看,⑥③句应组合成一组,④①句“不甚熟悉”、“明显的不足”为标志,为同一方面,注意词语间的呼应,即可判断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充分?                  因而,不了解世界,或者理解上有错位,就往往会误解我们自身】;主要考察你对语言文字运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请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成都日报10月21日讯)昨日,盛况空前的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蓉落下帷幕,记者从西博会成都执委会办公室获悉,西博会期间我市共接待国内、国外7个城市代表团100多人,国内外知名商协会、企业代表1000多人;会期全市投资项目签约金额1171.1亿,162个项目。其中,外资97.2亿美元,50个项目;代表成都形象展示窗口的成都展馆共接待观众7万多人次,发送相关资料3万多份,不论是项目签约额还是贸易成交量均大大超过往届。我们看到,凭借着西博会搭建的广阔平台,作为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成都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正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观察“孔子应聘”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3分)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3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集中因素进行随机抽查,结果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语言表达       句子、词汇、修辞            39.45%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19.75%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3.90%
其他            书写、标点                 6.90%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分)(不超过30字)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2分)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边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6分)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在当今世界上,似乎没有哪个东方国家比日本的西化程度更高了;然而与此同时,恐怕也没有哪个东方民族比日本更善于保存传统文化了。一方面,日本人不遗余力地引进西文文化;另一方面①                          于是,在这个太平洋的岛国上,随处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奇妙的文化景观:西式的摩天大厦与和式的木制建筑同时并存;西服、革履与和服、木屐并行不悖;既可以发现握手地场面,也可以看到鞠躬的情景;既有地球上速度最快的电气火车,又有世界上节奏最慢的茶道仪式。真可谓是泾渭分明、并行不悖。说到底,②                       。因此,③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4 分)
多少年来,鲁迅这张脸是一简约的符号、明快的象征,         。这张脸给刻成木刻、做成浮雕、画成漫画、宣传画,或以随便什么精陋的方式翻印了再翻印,出现在随便什么媒介、场合、时代,均属独一无二,            。延安时期粗糙的鲁迅木刻肖像,老先生出殡时游行队伍捧扶的大肖像,文革时期被百般夸张的鲁迅像,都并不像他,          ,宣称这是他自己的容颜,不曾遗失,不曾贬损,不曾消淡。他的容颜在他殒灭后继续活在无数图像中,               
A.以至这些图像竟能以被任意引用的方式,继续捍卫他那张脸
B.然而鲁迅的形质与神采总能穿透笔墨的歪曲,扑面而来
C.都有他那股风神在,经得起变形、经得起看
D.如他大量的警句,格外宜于被观看、被引用、被铭记。接着写鲁迅肖像的广泛应用,C承此进行总结,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