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语言文字运用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B.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他认为诗人应该像先知一样,“要走遍陆地和海洋,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浇亮”。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主要作品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郭沫若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D.刘白羽,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北京人。在其近70年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共发表作品50余部400多万字,有多种作品被译成英、俄、德、缅甸等文字。主要作品有《红玛瑙集》、《第二个太阳》等。

答案
C
解析
“编年体”改为“纪传体”;“郭沫若”改为“鲁迅”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主要考察你对语言文字运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
C.“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各方面,是了解儒家学说最直接、最宝贵的资料。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4分)
②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3分)
③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划线处所指的人物依次是(   )
①吾人咏怀,独惭康乐
②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A.谢惠连苏辙高渐离李白
B.谢灵运文与可荆轲曹植
C.庄子苏轼荆轲石崇
D.谢灵运欧阳修高渐离嵇康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是苏轼的父亲。本文是一篇史论,作者就是为了研究六国灭亡的历史而作。
B.《伶官传序》是一篇序文,作者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写作本文意在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C.《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柳宗元,针对统治阶级的“好烦其令”写了这篇讽刺性极强的文章。他文风朴实,反对华丽的骈文,掀起了“新乐府”运动。
D.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是“桐城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项脊轩志》是在妻子去世后为了怀念她而作。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到了唐代,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的作品: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诗人则是杜甫,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传奇”是我国古代一种文学体裁。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高峰,代表作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等,明清传奇则是戏剧,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等。
C.曹禺和老舍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话剧《雷雨》和《茶馆》。老舍还是一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D.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杰出的戏剧家,马尔克斯是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钦差大臣》、小说《百年孤独》和《雪国》。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