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气体实验定律 >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留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一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开始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留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一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开始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活塞上、下方气体的体积分别为3V0、V0,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0,活塞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为0.4p0.先保持气体温度不变,缓慢将活塞上方抽成真空并密封,然后再对气体缓慢加热.求:
(1)刚开始加热时活塞下方密闭气体的体积V1
(2)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T2
(3)当气体温度达到T3=1.6T1时气体的压强p3魔方格
答案
(1)抽气过程为等温过程,活塞上面抽成真空时,下面气体的压强为0.4p0,体积设为V1
由玻意耳定律得  (p0+0.4p0)V0=0.4p0V1    
解得V1=3.5 V0
(2)气体等压膨胀,设活塞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是T2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V1
T1
=
V0+3V0
T2
 得 T2=
8
7
T1
(3)气体温度达到T3=1.6T1时气体的压强为p3,活塞碰到顶部后的过程是等容升温过程.
由查理定律得 
0.4P0
T2
=
P3
T3
     得  p3=0.56p0      
答:(1)刚开始加热时活塞下方密闭气体的体积为3.5V0
(2)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为
8
7
T1
(3)当气体温度达到T3=1.6T1时气体的压强为0.56p0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留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一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开始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主要考察你对气体实验定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发生等容变化的过程中(   )
题型:南汇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济宁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徐汇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徐汇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上海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气体的压强跟摄氏温度成正比
B.气体的压强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C.气体温度每升高1°C,压强就增加原来的1/273
D.气体温度每升高1°C,增加的压强等于它在0°C时压强的1/273
(Ⅰ)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小
(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Ⅱ)如图所示,大气压强为p0,气缸水平固定,开有小孔的薄隔板将其分为A、B两部分,光滑活塞可自由移动.初始时气缸内被封闭气体温度T,A、B两部分容积相同.加热气体,使A、B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2.
(1)气体应加热到多少温度?
(2)将活塞向左推动,把B部分气体全部压入A中,气体温度变为2T,求此时气体压强.魔方格
B.用右面的实验装置可研究气体的等压变化规律.h是装满水的玻璃容器,a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b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用橡皮管e将两管下端连接在一起,b管用g固定在可上下移动的标有刻度的木板f上,c为温度计,d是用来加热的电阻丝,a、b管内充有一部分水银,水银面等高,如图所示.
(1)此装置中研究的对象是______.
(2)如由于电热丝加热,b管中的水银面将______;如要保持压强不变则应调节b管______(填“上升”或“下降”).魔方格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均匀细U型试管,左侧管长LOA=30cm,右管足够长且管口开口,初始时左管内被水银封闭的空气柱长20cm,气体温度为27°C,左右两管水银面等高.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cmHg.
(1)现对左侧封闭气体加热,直至两侧水银面形成10cm长的高度差.则此时气体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2)保持此时温度不变,从右侧管口缓慢加入水银,则至少加入多少长度的水银,可以使得左侧管内气体恢复最初的长度?魔方格
如图1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B、C内的水银面等高.

魔方格

(1)若气体温度升高,为使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应将C管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气体温度,用△t表示气体升高的温度,用△h表示B管内水银面高度的改变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2)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