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 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所受阻力会随物体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下落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所受阻力会随物体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下落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的收尾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和质量有关.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A
B
C
D
E
小球的半径(×10-3m)
0.5
0.5
1.5
2
2.5
小球的质量(×10-6kg)
2
5
45
40
100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20
32
 
(1)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B球与C球在达到终极速度时所受阻力之比.
(2)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球型物体所受阻力f与球的速度大小及球的半径的关系(写出有关表达式、并求出比例系数).
(3)现将C号和D号小球用轻质细线连接,若它们在下落时所受阻力与单独下落时的规律相同.让它们同时从足够高的同一高度下落,试求出它们的收尾速度;并判断它们落地的顺序.
答案
(1) fB:fC=1:9(2) k=4.9Ns/m3(3)C球先落地,
解析

试题分析:(1)球在达到终极速度时为平衡状态,有
f =mg
则  fB:fC =mB :mC
带入数据得  fB:fC=1:9
(2)由表中A、B球的有关数据可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
由表中B、C球有关数据可得,阻力与球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即
得  
k=4.9Ns/m3 (或k=5Ns/m3
(3)将C号和D号小球用细线连接后,其收尾速度应满足


代入数据得
比较C号和D号小球的质量和半径,可判断C球先落地
点评:此类问题通过图表隐藏信息,因此本题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十分关键。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出平衡关系式最后通过数学关系求解。
核心考点
试题【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所受阻力会随物体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下落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的】;主要考察你对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当载人车厢与钢索匀加速向上运动时,车厢中的人对厢底的压力为其体重的1.25倍(车厢底始终保持水平)则车厢对人的摩擦力是体重的(  )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N,(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A.A物体在3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5/11倍;
B.t>4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4.5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t>4.5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当=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当=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长绳AB,在恒定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绳内距A端x处的张力T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A.水平外力F=6N
B.绳子的质量m=3kg
C.绳子的长度
D.绳子的加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