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13分)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3分)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四 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得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诸侯王国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3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4分)
答案
【答案】
(1)原因:王室衰微;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疏远)。(2分)
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2分)
(2)演变:汉初诸侯王实际统治其封国,分官设职大致模仿朝廷;后来诸侯王完全失去军政权力(诸侯王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2分)
(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
目的: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分)
(4)外在:时代的变化。(2分)
内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王室衰微;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疏远)。第二问由“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可以概括出汉初诸侯王实际统治其封国,分官设职大致模仿朝廷;由“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可以概括出后来诸侯王完全失去军政权力(诸侯王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可以分析出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由“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可以分析出行省也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性质。第二问由“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目的是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以郡县制的设立,材料二郡国并行制的废除及材料三行省制的目的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内在的用意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其外在的需要主要是时代的变化。
考点:近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国并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行省制。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13分)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据《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枢密使的设立(    )
A.加强了宰相的权力B.沿袭唐末五代制度
C.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与“中书”互相依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历代政府关于少数民族管理的各项举措中,不正确的是
A.秦朝在相当于“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同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道”
B.元代的宣政院是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C.清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惑
C.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时,“密镌一碑,碑中“誓词三行,……一云:‘不得***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这主要反映出宋朝
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注重维护皇权独尊与神秘感
C.统治者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D.保障言路畅通与政治开明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