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可以看出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故A正确;结合所学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拱卫王室,且分封主体是周王室子弟,故B项正确;由“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可以看出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13分)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四 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得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诸侯王国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3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观察某朝世系示意图,可知,该朝所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
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家”字的构成,最早使用这一词表示居住处所的是
A.皇帝B.贵族C.平民D.奴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原创】从《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到《秦朝郡县制示意图》可以得出一些历史性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感悟是下列的哪一个选项?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世袭到任命
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④从分裂到统一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