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 (26分)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变化一 从“夷务”到“洋务”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化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变化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8分)
变化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三个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概括指出上述三个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分)
答案
(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4分)
(2)变化:由排斥到接受。(2分)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6分,任意3点即可)
(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6分)
(4)发展趋势: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2分)
关系: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演变为“洋务”。 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2)鸦片战争以前,人们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说明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变为接受。原因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4)考查了历史学界的两种史学观点:即近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从近代化史观来看;这三个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从全球史观来看,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
点评: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出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核心考点
试题【(26分)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变化一 从“夷务”到“洋务”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努力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
①民族危机的加剧 ②救国思想的成熟 ③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共和观念的普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和***
请回答:
小题1: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4分)
小题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6分)
小题3:D组人物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巨大的理论贡献,试各举一列。(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中的几位人物:
人物及编号
人物速写
①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②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③魏 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④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
⑤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禁烟活动
⑥梁启超
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著有《变法通议》
⑦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等文章
⑧曾国藩
创建“湘军”
请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不用写人名,只写编号)。(8分)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12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