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
题目
题型:天津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 
请回答: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书李鸿章的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
(2)孙中山思想的两个显著变化是: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3)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分裂剥削的政策,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本质区别: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
(4)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或国民党的涣散无力);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民国初年,孙中山针对民众出现的放弃理想社会的思想,为革命建设事业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是[     ]
A、“知易行难”学说   
B、“知难行易”学说 
C、“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的这段论述突出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认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三大政策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37年董必武在《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经济社会条件距离实现共产主义很远,没有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妄想在这样落后的经济条件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初步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党当前的目标首先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与孙中山先生所遗留的三民主义在现阶段真正实施起来,没有什么不兼容的地方。”对这一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阐明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具有明显的兼容性
B.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中国人民的主要目标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C.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将来会共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D.中共现阶段的革命目标与三民主义基本一致,没有原则冲突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面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做出了不同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1)图1所示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图2所示文件中的哪些原则体现了这一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康有为、梁启超认为)民智未开的中国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在民力、民智、民德上做充分的准备……因而主张在国本问题上“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一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比较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政治主张的不同。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