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戊戌变法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 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
题目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 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 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原因:戊戌政变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2)判断: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3)缺陷: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的真实。注意:第一手材料,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史料。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 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主要考察你对戊戌变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题型:甘肃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国家之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 ——《保国会章程》
材料二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光绪帝为此说:“会为保国,岂不大善?”下令将文悌革职。 ——《戊戌变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据材料归纳保国会的宗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悌代表哪一集团?其弹劾保国会的理由有哪些?据材料二指出光绪帝支持保国会的根本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分析保国会夭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指出保国会的性质,并分析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
A.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推动了中华民族近代思想的启蒙   
D.摆脱了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请回答: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后,清廷命各省学政广为刊印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理由是该书“卫人心大有裨益”。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清政府重用张之洞                  
B.“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
C.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D.清廷反对君主立宪制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