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治维新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色,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色,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日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可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10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5分)
答案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4分)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4分)
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3分)
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分)
解析
(1)依据材料中的“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色,”、“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由此可见总结出康有为的理由是: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依据所学知识,《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依据所学知识,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是要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依据材料中的“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局限性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的主张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及评价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色,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主要考察你对明治维新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的成败,既取决于社会基础,也取决于改革者的智慧与能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初期,欧洲和日本一样,是从多样性的封建体制(注:指分封体制)和充分发展的社会结构的母胎中诞生的。
明治***在竭力实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废除了藩体制,撤销了原来的阶级制度,依靠征兵制设置了军队以取代过去的武士阶级,建立了近代经济机构的基础,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而创建了近代政治体制。
——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
材料二 从中古东方型的社会,转入现代西方型的社会。……其工程之浩巨,可想而知。但是那光绪也要把这百年难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其必然失败。
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也不是个办法。不幸这位年轻皇帝,显然感到国亡无日,所以迫不及待。但是他的军师谋臣,应该有见及此。不幸康某木讷执拗,识见不足;而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
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采取了哪些革故鼎新的措施?有何效果?(4分)
(2)同为近代化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请据材料一、二概括其失败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的失败客观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相似“前提”是指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外部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C.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D.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政府在抓教育改革方面,肯花大力气、下大本钱,……尽管财源拮据,教育事业的经费却是最多。文部省经费在政府各省(部)中为最高。……日本迅速地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大批有文化的能够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潜在劳动力;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据万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教育》
材料二 这次改革不仅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而且冲击了封建文化,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顽固派无法扼制由维新变法开始的思想解放潮流。
——周可桢《维新派教育改革的特征及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中教育改革的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评价。(5分)
(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教育改革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中教育改革措施的结局。(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制约近代中日两国教育改革成效的基本因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为
A.废藩置县B.解放农奴C.文明开化D.中体西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修改不平等条约为目的的日本使团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他们认识到“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无不超绝东洋,将此文明之风移入我国,以使我国迅速进入同等化域”。基于这种认识,日本实施了
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C.殖产兴业D.殖民扩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