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王安石变法 >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太学三合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合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含、上含三等,“上等...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太学三合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合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含、上含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材料二  德国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级教育。各个封建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从16世纪起,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并于1872年将6至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萨克森学制计划》也称为萨克森法令(the Saxon Code),由梅兰克顿执笔、路德修订,是16世纪第一部学校法。《萨克森学制计划》以法律的形式要求萨克森地区实施世俗办学,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所涉改革发生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分析宋代教育与宗教改革后德国教育的异同。(9分)
答案
(1)材料一王安石变法,北宋统治面临危机;(3分)
材料二宗教改革,天主教会的特权地位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分)
(2)同:用教育来推动改革;重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政府办学。(3分)
异:中国:以培养官员为目的;教育与科举、选官相联系,功利性强;(3分)
德国:重视儿童教育;强迫教育;教育立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中对应材料一,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从北宋面临危机角度思考作答;宗教改革的原因从资本主义发展受阻碍的因素去归结答案。(2)对应材料一和二,从材料一中“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 “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 以及材料二中“从16世纪起,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并于1872年将6至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来归结相同点;不同点中国从培养变法人才、选官与变法结合角度思考,德国从重视儿童教育以及立法教育等视角分析作答。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太学三合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合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含、上含三等,“上等】;主要考察你对王安石变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苗法者,不过一季艮行之业耳,……而季艮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坐是雕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彳艮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5分)
(2)据材料二,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3分)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哪些改革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各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改革取得怎样的效果?(8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并分析其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革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对历史的影响十分复杂,关于一场改革的评价,往往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南宋读书人:王安石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儒之说,聚敛害民,剥民兴利。
材料二:现代学者:王安石运用行政权力量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扩大了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由此发达,民间工商业经济发展受到抑制。通过这一次强化专制集权,一个本来已经有可能走向开放和民主的社会体制,又逆转回去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1)王安石变法中具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双重作用的措施有哪些?(3分)
(2)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指出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提出批评的出发点有什么不同?(8分)
(3)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批评角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
材料一: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勿需地主同意,不再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予。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
——据俄1861年《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材料三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1)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你说明理由。(4分)
(2)结合材料二,归纳脱离依附关系的农民获得的权利。(4分)据此指出“一般法令”收到近代欧洲哪些社会思潮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百日维新”中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