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魏孝文帝拓跋宏认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 ,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 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魏孝文帝拓跋宏认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 ,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 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他还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
材料二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评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今有学者也认为,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魏孝文帝迁都以后,父子相继在洛阳大兴土木,修筑洛阳的民夫“日有万计”,工程的耗费“日损千金”。国力耗费严重,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
——蒋福亚《魏孝文帝迁都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孝文帝拓跋宏执意迁都的原因是什么?(10分)
(2)有学者认为迁都与北魏的覆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10分)
答案

(1)适应北魏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摆脱鲜卑族内部保守势力的束缚;移风易俗;推进封建化进程。(10分)
(2)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其中,观点2分。论述8分,要求史论结合。
举例:
观点:我认为迁都不是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
说明:迁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的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但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迁都没有必然联系。(10分。此答案为参考答案,论证充分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原因可以放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大背景中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目的是适应北魏社会发展的需要, 推进封建化进程, 摆脱鲜卑族内部保守势力的束缚;再结合材料一中“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的信息可概括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出移风易俗。
(2)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注意史论结合即可,如果选择赞同,可依据材料二中“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国力耗费严重,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等信息来论证;如果选择反对,可从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迁都没有必然联系来说明。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魏孝文帝拓跋宏认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 ,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 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主要考察你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社会的演进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针对社会风俗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这一内容的改革?(8分)
(2)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针对社会风俗又是如何变革的?你又如何评价?(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D.分封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朝B.西汉
C.唐朝D.北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