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1984年10月,有两个在80年代初还受批评的观点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有一个是要逐步缩...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84年10月,有两个在80年代初还受批评的观点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有一个是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此时,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包括 (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984年10月,有两个在80年代初还受批评的观点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有一个是要逐步缩】;主要考察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B.经济手段不是中西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C.以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
D.指令性计划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C
试题分析: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调节手段。故C不正确。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启了中国伟大的改革进程,高考命题往往站在这一角度,要求学生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联系密切,高考试题一般从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模式两个角度要求学生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后企业的状况。
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0000斤
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国国务院发出的67号文件中规定:国有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允许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的范围内浮动。对此正确认识有
①显然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    ②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产物
③不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④使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推动”主要体现在农村改革
A.逐步地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C.使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得以改变
D.突破了“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D.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 

①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 
②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 
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 
④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