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下表反映的是1981~198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C.浦东开发战略的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反映的是1981~198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C.浦东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图片1981—1987年我国钢铁产量逐渐增长,结合时间应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促进了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所以选B
核心考点
试题【下表反映的是1981~198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C.浦东开发战略的全】;主要考察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已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已降低,煤油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进口商品,由1894年的近7,000万加仑增至1914年的2.25亿加仑,连同汽油,值3,464万海关两,约占进口总值的6%。钢铁、机械、铁路材料;交通工具的进口量在这时期都大量增长。虽然这四项加起来在 1914年的进口值只有3,362万海关两,占进口总值的5.9%,还抵不上煤油,但是与甲午前相比,已经是值得欣喜的迹象了,如果只强调它的小比例,难免不是割断历史。
——摘自《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
材料二 我国改革开放前推行的是一种极端内向的、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其基本点就是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它呈现出的贸易保护的特征有:政府通过关税以及对外汇、进出口的统一管理,或融管理与经营于一体,或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国内工业生产,扶持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不是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进程,而是越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加工工业。在这一时期,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我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苏联、东欧国家换回机器和成套设备,建立起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密切联系国防工业的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一般消费品工业,实现了早期的初级工业化。到了60年代,由于大搞三线建设,由此兴建了一些三线工业并进一步加大了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机械加工工业。70—80年代初,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多,进口替代型工业建设速度也加快了,一些基础原材料如化纤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摘自伍先斌《中国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原因及影响。(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B.分配关系的调整
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D.农村改革的支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不包括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④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