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新闻报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美国时代周刊以美国人的视角透视世界,日本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观察下列...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新闻报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美国时代周刊以美国人的视角透视世界,日本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观察下列《时代周刊》有关日本的封面回答问题。

材料二  在内部建设方面,欧共体实行一系列共同政策和措施。1967年起欧共体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率,1968年 7 月 1 日起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的关税和限额,建立关税同盟。1962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行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 8 月开始实行农产品统一价格;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1971年起对农产品贸易实施货币补贴制度。1979年3月,在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的倡议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将各国货币的汇率与对方固定,共同对美元浮动。                        
——国际财经财讯网
材料三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四  ……虽然我们是生活在信息化的社会,但这并不必然等于人们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我觉得国家之间一定要怀着换位思考的意识,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来承认和照顾彼此的合理利益需要,这样才能够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增加共识。中国向来有礼尚往来、子诚我信的优良传统,我们愿意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合作。  
——据《人民日报》中国外长谈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
(1)美国频频关注日本,体现了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关注。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共体成立之后,西欧国家在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的表现。(4分)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4分)
(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合作”的主要表现?(2分)新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答案
(1)美国的扶植;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残余;重视科技与教育;采取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4分)
(2)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4分)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4分)
(4)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入WTO、APE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立上合组织。(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得分)(2分)综合国力的强弱。(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新闻报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美国时代周刊以美国人的视角透视世界,日本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观察下列】;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
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其中的“师”是
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透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社会主义制度
A.① ③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进行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世贸组织的建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