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 “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7分)
答案
(1)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8分)
(2)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7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要点是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能力。学生主要根据材料并联系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分析。
(2)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中,宋军在采石江面上击败金军的一次重要水战。答题时先根据材料概括出虞允文的作为,然后进行简要评价。
点评:采石之战的胜利是南宋官兵同仇敌忾,英勇奋战的结果,也是同虞允文的指挥分不开的。此战的特点是,宋军因势利导,战法灵活多变,充分发挥水战之长,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采石矶水战告捷,阻止了金军渡江,从而保卫了长江防线,使金朝攻灭南宋的战略计划遭到彻底***,南宋得以转危为安,保持长期偏安的局面。
核心考点
试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A.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愿望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⑴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2分)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4分)
⑵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
⑶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4分)
⑷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 2分) 原因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