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材料二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火花图案,思考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是指什么时间?(1分)说明“黄金时代”产生的原因。(4分)
(3)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2分)
答案
(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精神或实业救国思想。 (2分)
(2)吋间:1914〜1919年(或一战期间)◊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麄君主专 制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推动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吋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 思潮的影响。(5分)
(3)直接原因:二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由暂吋蘩荣转入萧条 困境。(1分)原因: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追,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和爱协性所致,或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提取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挽回利权”“还我河山”等,可以得出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精神或实业救国思想。
(2)根据“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可以得出是指1914〜1919年(或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工业不可能独立发展。
点评:本专题基本线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洋务企业兴办,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曲折发展。重点问题有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难点有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社会中的地位。
核心考点
试题【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达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材料二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材料三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晚清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4分) 材料一、二的说法哪一种更准确的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2分) 说明理由。(4分)
(2)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2分)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2分)
(3)有人说,西方的代议制优于中国的政治制度,请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包括
A.面粉业B.钢铁业C.纺织业D.造纸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开始于
A.1949年B.1953年C.1956年D.1978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经济全球化的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B.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区域集团化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注:1952年工业比1949年增加187% 农业增加50% 。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材料三 读下表
 
1978年
2000年
城市数量
193个
663个
小城镇
2173个
20312个
市镇总人口
1.7亿
4.56亿
城市化水平
17.9%
36.1%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3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21世纪以来,该现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此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