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北宋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北宋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清初,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最后集中于皇帝。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君权强化到了极点。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三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摘要: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封建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该文件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原则?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4分)
(3)根据材料三,建国初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体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答案

(1)不断分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皇权强化到了极点(明清皇权发展到极致)。(4分)
(2)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2分)
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
(4)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        
从资产阶级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一归纳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隋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北宋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明朝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清初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从中可以看出,各个朝代都采取措施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君权强化到了极点”。
(2)结合《临时约法》的内容概括约法体现的原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原则;“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自由平等原则;“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三权分立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建立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开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材料一体现的封建君主专制;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材料三颁布宪法,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三则材料体现的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点评: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就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史。其主要内容和目标是消除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树立民主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实行民主的政治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真正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北宋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鲁迅《看镜有感》
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先以中学固其根底,然后择西学可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启吾疾者取之。”
——张之洞在《劝学篇》
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 合之则两止。”
——《侯官严氏丛刊》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唐与清代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潮的变化。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说明其政治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
《共产党宣言》
与中国的结合
理论成果
实践成果
第一次
民主革命纲领
③(2分)
第二次
①(1分)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第三次
②(1分)
④(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点不包括
A.代表都是通过选举产生B.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C.上院权力都比下院大D.都拥有立法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深刻历史教训是
A.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B.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要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D.要严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对外关系中所实行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原则
③“一国两制”方针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