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1946年国民政府...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1946年国民政府接收西南沙群岛并派海军赴南海诸岛立碑、测绘地图、厘定岛屿滩礁名称,12月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南海中属于中国领土的四个群岛及其附属岛、礁名称。1947年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讨论并批准了“加紧建设西南沙群岛力保主权而固国防”的提案,并进行实质性的筹划。
——摘编自黄俊凌《20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维护南沙群岛主权的斗争》
材料二 1984年***提出“共同开发”的构想,是中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新思路的雏形。1988年《关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备忘录》称:“中国主张将南沙群岛问题暂时搁置一下,将来商量解决”。90年代,中国***在访问南海周边国家时,多次阐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99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此后又批准了《公约》,宣布了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布了领海基点。1998年中国颁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国有了覆盖所有管辖海域的基本法律。1987—1996年,先后对南海海域进行油气物探调查。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准进行南海海域勘探。
——摘编自郭渊《20世纪9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中国国民政府在南海海域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针对南海问题的新举措及其国际意义。(9分)
答案

(1)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辖;进行国防和经济建设。(6分)
(2)举措: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加强海洋立法;进行经济开发。(6分)
意义:有利于区域稳定和世界和平;为解决邻国领土争端提供了新原则。(答出一点2分,答出2点得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措施可概括材料一逐句概括。“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可概括为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1946年国民政府接收西南沙群岛并派海军赴南海诸岛立碑、测绘地图、厘定岛屿滩礁名称”可概括为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辖;“加紧建设西南沙群岛力保主权而固国防”可概括为国防和经济建设。
(2)新举措据材料二中“多次阐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概括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从“199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8年中国颁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准进行南海海域勘探”等信息概括为加强海洋立法,进行经济开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有利于区域稳定和世界和平,同时为解决邻国领土争端提供了新原则。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1946年国民政府】;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戴高乐生平经历简表(部分)
时 间
主 要 活  动
1940年6月
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 抗击德国的侵略。
1958年
调整第四共和国外交政策,贯彻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独立外交路线,强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要求法国取代美国在欧洲的地位,法国处于中心和领导地位,法兰西民族习惯于做欧洲的巨人,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59年
宣布就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宣布阿尔及利亚人民享有自决权;为履行1957年罗马条约的承诺,进行财政改革,取消关税壁垒,使法国的产品面向欧洲的竞争市场。
1960年
法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核国家。
1962年
提出采用普选方式直接选举共和国总统;为巩固欧洲经济共同体,他采取了共同农业政策。
1964年
戴高乐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到拉丁美洲国家进行访问。
1966年
在柬埔寨金边发表讲话时,抨击了美国在越南的政策。戴高乐还注重同苏联及其卫星国发展友好关系,以建立“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大欧洲”体系,前往苏联开始了他的“缓和紧张局势,进而达成谅解,最后进行合作”的外交政策。
1967年7月
他发出“自由的魁北克万岁”的口号,强调了维护法国在北美的历史角色,同时表达对帝国主义的反对。
1968年
访问波兰。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戴高乐的历史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政策。(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集体的活动非常活跃,当地的积极分子陆续出现并被吸收为干部。农村的街道房屋等外表形象没有什么改变,但各个人的身份地位则因他们参加会议和各种新的活动而有所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国民政府从来没有设想过的农村机构。”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统计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元
年份
全国居民
农民
非农业居民
工、农消费水平对比(以农民为1)
1953年
87
69
181
1:2.6
1954年
89
70
183
1:2.6
1955年
94
76
188
1:2.5
1956年
99
78
197
1:2.5
1957年
102
79
205
1:2.6
——国民收人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年)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结论最正确
A.体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异         B.农民与市民的身份不平等
C.当时我国商品经济不繁荣           D.农民消费低,自然经济仍存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世纪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利,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仅指19世纪末叶以前有财产的公民)组成。1815年以后,在欧洲各地爆发了一系列民族反抗运动,民族主义立即强烈地表现出来。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结束这场大战的一些和平条约一般都建立在民族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民族主义已在整个欧洲获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提取两项有关欧洲民族主义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在联省自治的鼓吹者中,梁启超认为“国家之组织,全以地方为基础,……各省乃至各县市皆由自动制定的根本法而自守之,国家须加以承认”。胡适则认为“根据于省自治的联邦制,是今日打倒军阀的一个重要武器”。他主张“打倒军阀割据的第一步是建设在省自治上面的联邦的统一国家”。北京大学的丁燮林等主张“分治的统一”,实行联邦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中央的权力应小,地方的权力应大。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
材料二:力能进取的军阀,便倡武力统一,或主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如曹[曹锟]、吴[吴佩孚]);仅能自保或希图自保的军阀,便倡联省自治或筹备省宪,举省长(如川、滇);同一军阀,进攻时宣布武力统一,退守时宣布联省自治[如奉张[张作霖]);位置动摇时改称省自治(如浙),或打算取消省自治(如湘赵[赵恒惕])……凡此种种,无非是封建的残局之下,军阀专政,军阀割据的必然现象和趋势。        
——摘自《蔡和森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联省自治”的基本主张。(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联省自治”主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