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17分)改革和革命,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7分)改革和革命,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里是如何“有效利用西方技术”的?(2分)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什么思想有相似性?(1分)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概括材料二图表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关键的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的理解。(2分)
材料三 日本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小学教育、农业革新和邮政事业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3)日本用“法国模式”来“改革法制”,最大可能借鉴法国的什么法律文献?(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西化的特点?(4分)
材料四 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况今兹之法,皆汉、唐、元、明之敝政,何尝为祖宗之法度哉?又皆为胥吏舞文作弊之巢穴,何尝有丝毫祖宗之初意哉?今托于祖宗之法,固已诬祖宗矣。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辨矣。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4)根据材料四,归纳康有为认为必须变法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1)利用: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发展军事力量,创办近代军队(2分)
思想:中体西用(1分)
(2)现象:俄国的铁产量远远落后于英国(或俄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2分)
理解:政治,沙皇专制制度的阻碍(1分);经济,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分)
(3)文献:《拿破仑法典》。(2分)
特点:①西化为改革动力,但仍然保留日本特色;②全面借鉴西方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天皇制度及军国主义思想等(任答两点可得4分)
(4)原因:①自然事物只有不断变化才能发展、强大、新鲜,法制也要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②法律制度是维护祖宗统治的,但今天的法律制度已不能维持祖宗统治,所以要变。(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以及中国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第一小问,主要联系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即可;而对于后一问,则要联系中国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1861年俄国改革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区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俄英两国铁产量示意图,得出有益信息,然后结合两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分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及维新的特点的认识与理解。对于第一小问要注意分析理解问题的要求“改革法制”与“最大可能借鉴法国的法律文献”,联系所学知应是《拿破仑法典》。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总结其特点。如材料“日本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法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小学教育、农业革新和邮政事业则归功于美国。”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原因的分析与理解。从材料“……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辨矣。”归纳其原因。
核心考点
试题【(17分)改革和革命,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洋务派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洋务运动从某种程度上讲可看作是对抵抗派主张的一次具体实践
B.洋务派和抵抗派的阶级属性、根本目的都是相同的
C.二者的主张和实践都有一定积极性
D.二者都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题型:0110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前后,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觉醒,从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请写出两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90年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已深入到政治制度领域。这一时期的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之路始于

[     ]

A、鸦片战争期间
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维新运动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