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度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度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长征并没有实现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仍在农村,故排除掉含有③的选项,其他都符合史实,故选C。
核心考点
试题【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度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史学家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乡村政权……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湘赣边界方言)政府’”。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苏维埃运动走出了中国化的道路
B.苏维埃政权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C.农民阶级对苏维埃政权的性质认识有误
D.苏维埃运动在农村的开展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共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
A.国民党已放弃武力剿共方针B.共产国际要求国共两党结束内战
C.国共关系正处于转折时期D.中共呼吁结束内战一致抗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
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