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6分)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现代化历程是始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观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现代化历程是始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观点,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材料二: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之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它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自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材料三:1933年7月《申报月刊》在创刊周年纪念之际发行特大号,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针对这一问题,编者明确写道:“须知今后中国,……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不特无以‘足兵’,抑且无以‘足食”’。
当时各种现代化思想相互碰撞,其中以热谈苏联和社会主义、探讨苏联“一五计划”成功原因以及表达对其向往的较为醒目。                ——《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
材料四:对于中国现代化探索道路问题,***很早就有思考,在1937年6月24日的一次谈话中,明确谈到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
——《***思想研究》1985年第1期
(1)从材料一列举的时期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中国现代化开端的时期并说明理由。(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进步性。并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6分)
(3)材料二表明,1933年对现代化的讨论出现新的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倾向的世界原因。(4分)
(4)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4分)
答案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世界,向西方学习一。
洋务运动:创办洋务企业,近代工业起步。
维新变法:提出改良政治,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建立近代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民主、科学观念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2分)说明:只提出观点,没说明依据的不得分。)
(2)进步性:以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强调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4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
(3)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危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4分)
(4)政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经济:新中国成立后,把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收归国有,之后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小问任选一种说明理由即可。第(2)小问从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角度分析进步性;根据材料进行归类。第(3)小问注意“1933年”,再结合经济危机和苏联的“一五计划”等知识回答。第(4)小问可以从政治上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上进行三大改造谈***的观点。
点评:关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1)掌握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①由学习的西方军事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深入发展;②学习的榜样:英德→俄日→欧美→以俄为师;③充满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有限,影响深远,近代化目标最终未能实现。中国近代化最终结局说明:实现近代化的前进条件是完成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2)掌握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的特点:(社会环境、领导者、发展进程、分布、结构)总特点: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近代化相比,它具有明显的特征。①近代工业化既受封建势力的阻碍,又受帝国主义的压制,发展极为艰难。②近代工业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终未能真正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③近代工业化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和思想准备不足,它以官司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要民用,从官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④发展畸形,近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重工业力量十分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 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核心考点
试题【(16分)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现代化历程是始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观点,】;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全面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C.反抗外来侵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一副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副春联反映出
①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深厚  ②普通农民的思想基本没有发生很大变化
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支持中国革命B.反对中国革命C.舆论导向谨慎D.认清了起义前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