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13分)请回答:(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13分)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2分)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2分)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1分)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4)以上照片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分)有何感想?(1分)
答案
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会议:亚非国际会议。(1分)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2分)
作用: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分)
(3)原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分)
特点: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分)
(4)主题: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程。(2分)感想:落后就要挨打,若国无外交。(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主要结合所学史实回答,《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其影响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此问考查史实,联系课本回答,是亚非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很大不同。(3)这张图片是我们课本中的,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的情景。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的一种重要职务,所以反映了中国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4)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国遭受侵略到恢复合法席位等可自拟主题——中国的外交历程可作为一个参考答案。感想类的问题一定要紧扣题意,防止答偏题。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程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比较归纳。
核心考点
试题【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13分)请回答:(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北洋军阀将领吴佩孚(1874—1939)曾经填词《满江红·登蓬莱阁》:“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词作于九一八事变以后
②该词中“甲午役,土地削”指的是甲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给日本
③该词中充满了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④“甲辰役,主权堕”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的沦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这种态度的典型表现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上海租界居住②在广州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挽救民族危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