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这...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这种态度的典型表现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对西方文化的排斥的态度,持有类似观点的最明显的是义和团运动,在运动中盲目排外。故选C。A项在指导思想和其它方面并不反对西方;BD项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
点评: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发动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义和团运动常考的知识点就两个:一个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和充满着迷信色彩;另一个是对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的的理解,体现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的矛盾和落后的盲目排外性。
核心考点
试题【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这】;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上海租界居住②在广州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挽救民族危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荣誉”。造成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差距巨大的原因不包含
A.事件性质变化B.时代背景变化C.作者立场变化D.主观动机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辛丑条约》的签订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