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启蒙运动 > (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文学作品,小说通过对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文学作品,小说通过对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时代欧美国家妇女地位的提高。
材料二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请回答:
(1)结合19世纪以来欧洲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对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4分)
(3)你如何看待妇女地位的提高。(2分)
答案
(1)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逐步确立(资产阶级改革、革命的推动亦可);经济上,工业化(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亦可);思想上,启蒙运动的推动、民主平等人权思想的传播。(6分)
(2)妇女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2分)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4分)
(3)妇女地位的提高是渐进的过程,妇女地位的提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答中一个要点得2分,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文学作品,小说通过对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主要考察你对启蒙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
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
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7分)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的普遍接受和信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仅指19世纪末叶以前有财产的公民)组成,这些公民居住于一个共同的地区,在其共同的政府里拥有一个发言权,并意识到其共同的(想象的或真实的)遗产和其共同的利益。……但是,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粱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搜摸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目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20世纪末期的世界在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趋势。一种趋势是由欧盟体现的。尽管欧盟在其内部建设中困难重重矛盾不断,正如人们所说建构一个超民族的共同体、形成统一的欧洲认同是如此之难。但欧盟无疑体现着对传统的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概念的超越。国内有的学者把欧盟描述为一种新型的民族主义,这也许是基于对欧共体的成立背景及早期情况的考察,当时它东抗苏联集团挑战西拒美国控制的企图,要在“两超”的夹缝中确立欧洲的地位。而欧盟的内部建设意味着人们正在企图克服民族主义给欧洲带来的弊病,“结束上千年来存在于欧洲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与争斗以及民族主义的战争”,通过一体化而使欧洲享有和平、繁荣和幸福。
——摘自安东尼·D《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材料五:自1945年以来,经济一体化趋势逐年增长,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国际贸易、资本、劳务、技术等市场已经把全球社会联成一体。这是一种经济世界主义趋势。另一方面,殖民帝国的崩溃,“冷战”的结束,民族意识与主权意识的高扬又使新建的主权国家单位越来越多,划分愈来愈小。这是一种政治民族主义趋势。很显然,这两种背道而驰的趋势必将给21世纪世界国际政治带来更多的纷争和冲突。
——摘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民族主义呈现近代形式的背景,(6分)比较民族主义在19世纪中期前后的区别。(4分,不得抄录原文。)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原因和目的。(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9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所说的民族主义趋势及影响。(6分)
(5)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材料五所提出的“这两种背道而驰的趋势必将给21世纪世界国际政治带来更多的纷争和冲突”?(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主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卢梭此话的含义是
A.倡导“君权神授”B.君主应该享受一定的特权
C.否定“君权”的存在D.“君权”来源于人民的“契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处于同时期的古希腊学者德谟斯提尼指出,不管城邦大小,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是由人的本性和法律统治的。人的本性是没有秩序因人而异的(即追求自由),而法律却是共同一致的,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为什么全体公民要参加公民大会?为什么人们要立法庭?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治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
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1)归纳概括材料一对人的本性即追求自由的看法。(6分)结合德谟斯提尼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发表上述看法的原因。(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人的本性即追求自由做了哪些新的阐述? (6分)指出孟德斯鸠为维护自由提出的政治构想及其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处死路易十六主要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学说是(     )
A.天赋人权说B.社会契约论C.三权分立说D.自由平等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