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史 > (25分)中国的GDP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关于GDP的话题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历史老师也乘热打铁,要求同学们开展题为“世界GDP大国百年兴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中国的GDP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关于GDP的话题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历史老师也乘热打铁,要求同学们开展题为“世界GDP大国百年兴衰启示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此而上网收集的部分材料。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到了1895年,中国经济受甲午战争战败的拖累,这个位置被美国所取代。……甲午战争时,中国的GDP大约是日本的5倍,没想到日军却打了胜仗。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GDP的发展与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密切相关。二战后,美国又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有力地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1945—1969年,美国GDP翻了一番还多。
材料三 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二战后,苏联GDP长时间稳居世界第二,直至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GDP被日本超过。对苏联GDP排名的升跌,有人感慨:“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苏联和日本GDP排名的易位,有网友留言:“看看两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就能明白其原因。”
(1)某同学这样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的GDP优势只胜在数量,在质量上却输给日本,工业化的进程远比日本缓慢是中国节节失利的经济原因。”他的分析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9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扩大国内市场迅速发展经济的政治前提是什么?二战后美国是如何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的?(8分)
(3)材料三中的“萧何”指的是什么?中国后来是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的?请说明苏联和日本的财政支出对GDP增长的不同影响。(8分)
答案

(1)有。(1分)
理由:①中国:洋务企业的诸多弊端制约了发展,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②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进殖产兴业,推动民间企业兴起,掀起工业革命的热潮,推动日本逐渐向先进工业国转变。(8分)
(2)政治前提:通过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实现统一与稳定。(2分)
国际市场: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市场。(6分)
(3)“萧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影响:①苏联:与美国争霸造成军费开支过高,不利于GDP的增长;(2分)
②日本:大量资金投向科教和福利,有利于GDP的增长。(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同学认为“工业化的进程远比日本缓慢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经济原因”,这种说法有道理。原因可以从中国、日本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和压迫,发展艰难而曲折;日本明治维新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美国通过1861-1864年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诸州的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和稳定。第二小问联系二战后的史实进行归纳: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市场。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后来这种体制日益僵化,导致苏联解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处的“萧何”指的就是苏联实现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联军费开支过高,而日本大量资金投向科教和福利,对两国GDP增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核心考点
试题【(25分)中国的GDP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关于GDP的话题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历史老师也乘热打铁,要求同学们开展题为“世界GDP大国百年兴衰】;主要考察你对近代史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的支持B.有利的国际环境C.社会性质的改变 D.民族独立的实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
A.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B.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
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D.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周积明的《最初的世纪》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②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   
③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企业,创立之时最有利的国内环境是(  )
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