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请回答:
(1)材料一实际上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2分)
(2)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3分)
(3)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经济政策?(2分)这些经济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2分)
答案
(1) 政策: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2分)
(2) 不是。(1分)根本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统治影响。( 2分)
(3)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分)
消极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活力,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1分)
“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 从材料一中“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可以得出其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2) 从材料二中“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等叙述可得出乾隆帝认为中国不需要外来物品,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形态的影响,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此问可联系所学史实,基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还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高祖曾经令贾(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用重税困辱他们。孝惠、高后时,仍不准市井之子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B.禁止经商政策C.歧视商人政策D.打击商业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其主要目的应是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B.鼓励国人出海贸易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朝雍正帝说:“凡士农工商,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A.抑农经商B.贱农重商C.重农抑商D.工商皆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
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文教娱乐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