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阅读下来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机户不得逾百张(织机)……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摘自《江宁府志》材料二  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来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户不得逾百张(织机)……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摘自《江宁府志》
材料二  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宁波帮”源于宁波而成于上海。鸦片战争后,宁波人开始向上海进军,最初主要从事商业、沙船运输业和钱庄业,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经济的进一步入侵,“宁波帮”又向近代工业企业和新式银行扩展,在这一过程中,“宁波帮”还扩展该帮成员,其联络对象由宁波籍扩大到浙江、江苏籍,甚至包括安徽籍,因此“宁波帮”演变扩大为“大宁波帮”——“江浙财团”。1904年,清廷户部尚书鹿钟麟奉谕组建大清户部银行,因国库空虚,邀请民间资本入股,原受邀的山西票号一致拒绝入股,结果使户部银行由江浙绸缎商筹办。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大清银行(中国银行的前身),资本扩充至一千万两,大部分由江浙商人掌握。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
材料三 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奠定了当今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新中国的诞生,消除了长达百年的社会动荡,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现代化在制度创新、工业化建设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当然,那三十年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个基本的事实是,1955年,中日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平,而到了1977年,中国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章百家《变动的中国和变动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初期针对该经济成分所采取的政策及其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浙财团”在近代崛起并达到鼎盛的主要因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为当今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哪些基础?(6分)举例说明这一时期发生的严重失误。(4分)
答案

(1)限制工商业发展;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2)主要因素:①19世纪末帝国主义竞相在中国开设银行工厂,大量输出资本,刺激了江浙商人投资近代工业和金融业 ②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受到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④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⑤辛亥革命后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的热情;⑥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基础:新中国成立;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一“机户不得逾百张(织机)……张纳税当五十金”,即可判断出清朝初期限制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其目的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分析。
根据材料二“...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经济的进一步入侵...1904年,清廷户部尚书鹿钟麟奉谕组建大清户部银行,因国库空虚,邀请民间资本入股...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大清银行(中国银行的前身),资本扩充至一千万两,大部分由江浙商人掌握。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提供的时间结点和重要历史事件,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即可分析出“江浙财团”在近代崛起并达到鼎盛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新中国的诞生,消除了长达百年的社会动荡,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现代化在制度创新、工业化建设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当然,那三十年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再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史,为当今中国现代化奠定的基础主要可以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把握这一时期主要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失误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来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机户不得逾百张(织机)……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摘自《江宁府志》材料二  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据戴逸的《简明清史》记载: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指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下列各项不属于江浙农村经济变化的原因是
A.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政策B.经济作物得到广泛种植
C.大批工商业城镇蓬勃兴起D.当地人口稠密,非农人口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中国与世界,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献礼朝贡是中国朝廷的一项礼节,它象征着接纳夷狄来沐受中华文化。这是赐予的一种恩典和特权,并非耻辱。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1942年5月,中国拟定了《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办法》,认为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目的是使各国自由贸易,加强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积极参加了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构建工作。在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中国力争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中国的配额由4.5亿美元增加至5.5亿美元,投票权占5.8%,居美英之后,列第三。
——据张士伟《中国与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创建》整理
材料三:1950年,***致电IMF,要求恢复中国在IMF的合法席位。然而,中国在IMF的代表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1980年3月,IMF派团来华谈判;4月17日,IMF正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组织的代表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怎样的外交观念?概括指出这一观念在明清后期造成何种消极后果?(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背景。简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世界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中国在IMF的代表权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2分)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IMF的代表权得以恢复的因素有哪些?(6分)
(4)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与世界发展关系?(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全国各地蚕桑业趋于萎缩,但珠江流域蚕桑业却快速发展,赶上太湖流域。这是因为
A.珠江流域棉纺织技术发展快速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清政府在广州设立洋务企业
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东汉崔寔《政论》中说:“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人厚,故农夫辍来而雕镂,工女投杼而刺文,躬耕者少,末作者众。”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使农业发展缓慢B.农业的主导地位正在丧失
C.作者反对重农抑商政策D.当时社会出现追商逐利的民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记•平淮书》记载:“杜周治之,狱之反者。乃分谴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理郡国缗钱;得民账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倾,宅亦如之。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主要反映出( )
A.吏治清明缓和了阶级矛盾B.商品经济获得了重大发展
C.工商业经济较为发达D.政府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