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鲁宣公十五年,“民不肯尽力于公田”,说明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井田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农民用怠工的办法对付贵族的剥削C、农民都有自己的私田可...
题目
题型:0128 同步题难度:来源:
鲁宣公十五年,“民不肯尽力于公田”,说明的根本性问题是 [     ]
A、井田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农民用怠工的办法对付贵族的剥削
C、农民都有自己的私田可以耕种
D、农民徭役负担太重,无力耕种公田
答案
A
核心考点
试题【鲁宣公十五年,“民不肯尽力于公田”,说明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井田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农民用怠工的办法对付贵族的剥削C、农民都有自己的私田可】;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对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有  [     ]
A.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B.鲁国按田亩收税加快了土地国有向私有转化
C.春秋时期的各国变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井田制和均田制触动我国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
题型:0118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D.小农经济容易积累财富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战国时代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后期“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的现象说明

[     ]

A、自然灾害严重
B、公田变为私田
C、井田制无法维持
D、农民反抗剥削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