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费正清(美国)在《中国:传统与变迁》说“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其主要表现是  (   )A.出现了“市”B...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费正清(美国)在《中国:传统与变迁》说“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其主要表现是  (   )
A.出现了“市”
B.坊市布局整齐
C.城市布局突破了坊市的界限
D.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答案
C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费正清(美国)在《中国:传统与变迁》说“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其主要表现是  (   )A.出现了“市”B】;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32)
材料一 西周“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左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
——《战国策·赵策》
材料三 “扬、平阳,西贾秦、翟,北贾仲、代。”“然邯郸亦漳,河之间都会也。北通燕南有郑卫”。“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
——《史记、货殖列传》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三,指出西周和战国时期城市的产生和功能上有何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国城市不同于西周城市的社会原因(6分)
材料四 上海中心原在上海县城,范围在南市区北部,人民路与中华路围城的圆圈里。外滩、南京路、淮海路等处,原先或为绰道,或为农田,或为浜泾,租界开辟后才繁荣起来。
时人将县城与租界的市容比较:租界马路四通,城内道途狭隘;租界异常清洁,车不扬尘,居之者几为乐土,城内有清道局,然城河之水,秽气触鼻,僻静之区,坑厕接踵,较租界,几有天壤之别。
电灯出现时,时人不明白其发光原理,亦以为取自地火,有违天意,将遭雷击,起而反对者不乏其人,观察一段时间后,见安然无恙,其优越性自不待言,有识之士起而仿效,电灯公司随之创设。
1895年,上海市成立南市马路工程局,后建立总工程局,董事由选举产生,有任期,下设户政、警政、工政等科,均与租界工部局组织类似,发布的章程有许多是从租界市政管理条例中移植的。
——论文《论上海租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四指出近代上海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上海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4分)。
材料五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老牌专栏作家赖斯顿,随同到达阔别多年的上海。他的观感是除了殖民时代的华丽建筑,上海的市政建设在他的脑海里再没有留下任何其他印象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70年代上海在赖斯顿的“脑海里再没有留下任何其它印象”的原因。(4分)
材料六  上海城市经济统计表   
年代
1978年
2002年
人口(万人)
1098.28
1334.23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72.81
5408.76
全社会固定投资(亿元)
27.91
2187.06
外贸出口(亿美元)
28.93
320.55
直接利用外贸项目(个)
0
3012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亿元)
4.46
583.49

材料七 
    
图一 磁悬浮列车              图二 世博会中国馆
(4)从1978年到2002年上海市的各项投资和生产外贸数据以及图一图二看,你能得出些什么信息?(4分)
(5)综合以上所述,分析指出城市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提出:“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
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场景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

(1)《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汴京清明时节的都市生活。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
场景二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
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2)结合场景二中有关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2分)
场景三

(六七十年代发行的粮票和布票)
场景四

(3)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国发行了大量粮票、布票等,当时为什么要发行这些票证?你对这一措施有何评价?(3分)
(4)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票证,在市场上现在还能找到吗?为什么?材料四中的券证与材料三中的有何不同?(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图1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材料四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材料五 唐朝王建有诗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夜看扬州市》)
唐代李绅有诗曰:“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宿扬州》)
材料六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1分)
(3)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2分)
(4)材料六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三国时期,西部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先后被称为“天府”。关中地区曾是秦代和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故《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今陕西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交界的毛乌素沙漠地区,当时水草丰美,有较多重要的城镇。从关中以西,汉代的丝绸之路十分通达,有“胡商贩客,时见于塞下”的描写;丝路两旁农牧兼营,河西、西域地区屯田众多;丝路上城镇繁荣,如楼兰、精绝、且未、鄯善等十分知名。汉代成都平原由于有都江堰工程而“水早从人,不知饥馑……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
材料二 “一五”期间,国家对工业部门的投资总额达250.2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2.5%,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中,重工业的投资占87%。“一五”期间,国家对黑色金属工业投资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第一个五年计划头3年,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三省黑色金属工业的投资占全国的81.7%。棉纺织业工业的投资主要在河北、陕西、河南、山西等地。与此同时,内蒙、新疆、西藏、昌都等地,投资中以交通运输和工业建设比重为大。
材料三 “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区域比例表
部门
沿海
内地
工业
44.7%
55.3%
建筑业
47.0%
47.6%
地质勘探
22.5%
76.2%
交通运输
29.3%
52.1%
农林水利
37.7%
62.3%
总计
44.5%
52.4%
材料四 “我国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沿海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的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我们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五 邓小平先生早在80年代就对中国现代建设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大局”是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国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江泽民主席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大开发。他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现在“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会像前20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样,将为东部和中部地区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前景,有力地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繁荣。
——朱鎔基在“新加坡讲座” 的演讲
(1)结合材料一说明,古代早期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三反映“一五”期间我国在工业投资部门和投资地区布局上有何特点?并结合旧中国民族工业的不合理现象分析这些特点对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所起的积极作用。(1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五,说明80年代以来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是什么?(4分)
(4)材料四和材料五有哪些相同观点?两者在西部开发的着重点上又有哪些不同?(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北宋城市经济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街市
A.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B.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
C.官府不监督交易活动D.经营活动是八方辐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